1、1梓潼县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市林业局:2008 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林业产业发展,先后完成了灾后重建的有关内容,同时,以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了林业产业,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增收,使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现将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取得的成效 (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结合退耕还林、日元贷款造林、林业灾后重建等林业重点工程,紧紧围绕全县建设 40 万亩纤维林基地的目标,以建丰、新锐等企业为龙头,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 33.6 万亩,其中新建以桤木、杨树、巨桉为主的短期工业原料林 8.6
2、 万亩(到 2015 年我县将建成工业原料林业 40 万亩),建丰和种植大户已流转 25 万亩。以若源公司、添宝柑桔协会等为重点,围绕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和新品种引进两条主线,从引进品种、建立种植基地和建立专业协会入手,逐步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拓展市场,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特色经果林已成为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全县已发展特色经果林基地 3.8 万亩(到 2015 年我县将发展特色经果林基地 6 万亩),建协会(或专业合作社)9 个,可实现年收入 13900 万元。(二)林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县对木材加工利用进行了合理规划布局,按照“经营加工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工艺设备先进、加工利用率高、
3、产2品附加值高,社会效益明显”的要求,对原有经营加工户进一步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鼓励扩大经营规模。全县共有木产品加工、经营企业 94 户,就业人员 2687 人,主要是人工商品林经营、自用材加工、家具制造销售等,年实现产值51000 万元。其中建丰公司建成了年产 20 万立方米的中纤板生产线、年产 5 万吨甲醛工程项目、年产 600 万平方米强化地板项目,年产值达 4 亿元;绵阳新瑞木业公司板材生产和实木家具生产,年产值达 4000 万元。(三)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森林生态旅游全面兴起,围绕七曲山古柏自然保护区、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卿山森林公园、两弹城建设,积极开发森林观光旅游与汉唐文化、三
4、国文化、红色文化和科考等相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同时,以生态建设成果为依托发展新农村休闲旅游 36 家,已成为林农新的增收点。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体,以优化林业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原料林产业、特色经果林产业、林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供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林业产业化生产格局。2010 年实现林业总产值 7.5 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5439 元,其中来自林业产业收入 10387 元。(四)2011 年上半年产业发展情况2011 年上半年,实现林业产值 4.2 亿元,其中生态旅游接待人员 107 万人次,
5、收入 9560 万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 1600 元;建工业原料林 1.6 万亩、核桃等干果林 1.2万亩,柑橘等特色水果 0.8 万亩;恢复林产加工线 3 条,产能达到 20 万立方米。3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把产业发展列为各 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 级政府分别成立了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 公室,并层层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为林业产业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级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 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二)整合林业项目,助推产业发展我
6、县始终以林业重点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营造林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巨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以核桃、柚子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项目。严格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 的要求,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评估、总体设计、施工设计、技术模型到选地、种苗、整地、栽植、抚育、环保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全力建设不同林种的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适时调整林种树种结构,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巨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全县发展工业原料林 8.6万亩,其中通过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新发展工业原料林 3.7万亩,2008 年全县纤
7、维林基地建设栽植工业原料林 2.4 万亩,2009 年春季新栽工业原料林 0.8 万亩,2010 年春季新栽工业原料林 1.7 万亩。同时,大力兴建以核桃、柚子、黄金梨为主的特色经果林示范基地。许州天宝柑桔协会始终坚持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队伍、统一销4售,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协会 9 家,现已发展农户 12500 多户,有柚子 3000 多亩,碰柑 500 多亩,年产柚子5000 吨,碰柑 600 吨,实现销售收入 3600 多万元,仅此一项,果农人均收入 6000 元以上。绵阳科兴公司在东石乡皇观村建立黄金梨示范基地 1500 亩,每亩年收入 4000 元
8、以上。丰裕农场豢龙乡红江村建设 1200 亩核桃示范基地,若源公司在宝石乡核桃示范基地 2600 亩,长势良好。三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为了确保我县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县林业局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和四川省林科院多位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论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制定栽植和管理措施,以科学技术推进产业发展。四是加快林地流转,奠定产业基础。通过林权合理流转,适度扩大规模,依法重新明晰和落实租赁期内森林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高质量、高规格、高起点、大规模地建设产业基地,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林业生产经营秩序。近两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
9、的建设 40 万亩纤维林基地目标,通过县林业局的牵头协调,各乡(镇)配合,完成流转建丰公司林地 18 万亩,林业种植大户流转 8 万亩,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积极转变林产工业发展思路,实现由单一林产品加工向以市场化、低消耗、高效益规模经营发展。一是严格遵循“总量控制,扶优扶强”的原则,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我县原有林产品加工、木材经营单位 94 个,大多数生产设备差、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之“5.12”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的5巨大木材需求量,使我县资源保护面临严重挑战。为有效缓解加工利用和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县上对木材加工利用进
10、行了规划布局,进一步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行为,鼓励扩大经营规模。二是加大林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林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因为只有龙头企业才能把生产和加工组合起来,把农民和市场联结起来,促使农村经济结构由林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农村产业化向工业化迈进,最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标。2008 年我县引进了全市规模大、全省也排名前列的林产加工企业绵阳建丰林产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销售中密度纤维板、印刷装饰纸、浸渍胶膜纸的材料制造商之一,同时经营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从建厂至今已在我县投资近 4 亿元,建成了年产 20 万立方米的中纤板生
11、产线,年产 5 万吨甲醛工程项目 10 月份投产、年产 600 万平方米强化地板生产线,可为农户带来 420 万元务工收入,实实在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公司加快了二期项目的实施,主要内容有:热能中心、2000 万浸胶纸生产线、1200 万压贴生产线、堆料场、纤维林地建设配套苗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一、二期项目可实现年工业产值 12 亿元,利税 2 亿元,提供 1500 以上人员就业,带动老百姓年增收 300 元以上。绵阳新瑞木业公司是我县 2007 年扶持发展起来的实木加工及家具制造企业,已建成板材生产和实木家具生产线各两条,年产值达 4000万元,创税 220 万
12、元以上。公司的生产原料是柏木,为了有充足的原料基地,现已通过流转购买了 5000 多亩林地作为原料基地,并将逐年采伐更新,在采伐更新中可带动当地老6百姓增收 200 元以上。这些企业的引进对调整我县林产品结构,提升林产工业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新兴的“生态工业” 和“朝阳产业”,也是一个综合带动效应很强的产业。近年来按照“ 旅游兴县” 的要求,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强化核心景点打造,初步形成了核心旅游品牌,林业资源逐步转化为旅游资源,对县域经济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一是围绕七曲山古柏自然保护区和 AAAA 级风 景区 七曲山森林公园积极开发森林观光旅
13、游与汉唐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科考等相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近年平均每年接待游客 100 多万人,旅游直接收入 3400 多万元。二是依托生态建设成果发展休闲农家旅游。通过近几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城周边乡村纷纷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载体兴办休闲农家旅游,全县现已发展农家乐 36 家,实现农家生态旅游收入 1000 多万元。三、下一步林业产为业发展思路 一是继续加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兴建以杨树、桤木、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和以核桃、枣子、柚子、香桂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不断完善科学营林长效管理机制,普及应用林业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贡献
14、率和转化率。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推广新工艺,引进新设计,拓宽销售渠道,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将产品向更广大地区幅射。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抓好森林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亮点。二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发展产业。一要引进优良品种。尽快选育一批最适宜梓潼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良7品种,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低产、低效林实施改造,大幅提高产品产量。二要强化技术推广。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特别要注重加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果林等丰产高产技术部与经营管模式的集成和推广运用,不断提高产业基地的经营水平和效益。三要提升装备水平。加强林
15、产加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企业对小径村、木材在“三剩物” 的加工利用率,要 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是切实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职能。加强机关作风管理和效能建设,全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加强木材源头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流通顺畅,依法监督检查木材、苗木和野生动物运输。加强林业产业协会建设,建立健全林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加强林业队伍建设,为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四,存在的问题一是,林业政策方面对产业发展倾斜不够,林业产业发展周期长,对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影响大,使林业产业发展进程受限。二是,林业产业发展技术水平较落后,产业链较短,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初加工的水平,没有进行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三是,行业在林业产业发展上投入不足,项目扶持资金少。8二 0 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