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卷共四个大题,23 个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Hi,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老师真诚地提醒你:心境平静,认真思考,细心作答。请你务必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卷面整洁、美观。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41 分)1、请将下列语言工整地书写在方格里。 (5 分)爱就像云,你摸不到云,但你会感觉到雨。同样,你摸不到爱,但你会感觉到人的温情。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3 分)A.长髭(z) 长髯(rn) 炽热(ch) 杳无音讯(yo)B.禁锢(g) 诘责(ji) 绰号(chu) 广袤无垠(mo)C.不逊(xn) 匿名(n) 尴尬(g) 冥思遐想(mng)D
2、.企盼(q) 犀利(x) 宽恕(sh) 深恶痛绝()来源:xYzKw.Com3、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深恶痛急 油光可鉴 不可名状 霞想 B、杳无音信 抑扬顿挫 广袤无垠 繁衍 C、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粗制滥造 迁徙 D、鹤立鸡群 黯然失色 花团锦簇 犀利 4、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列夫托尔的斯泰三作家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 我的母亲胡适自传 胡适母亲C、 再塑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莎莉文教师D、 藤野先生野草 鲁迅藤野先生5、下列课文句子理解有错的一项( ) (3 分)A、 “还要将脖子扭即扭,实在标致极了。 ”句中“
3、标致”运用反语,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腐朽、没落的丑态。B、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句用词很有分寸感,体现了作者谦谦君子的风度。写出了母亲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源:xYzKw.ComC、 “人不能忘本。 ”这一句的意思主要是指我不能忘记“第一本书” ,以此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了“第一本书”对我的影响。 D、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他须发的特征,不仅给人深刻的印象,而
4、且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6、下列加点词使用准确的一组是( ) (3 分)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了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 ,他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7、填到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变化的四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
5、相伴的 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8、根据语意仿写,表达你的读书感受(4 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 , ;每次阅读, , 。与书为伴,你的生命会更精彩。9、找病句(8 分)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有个大军阀叫韩复榘。他不学无术却喜欢附庸风雅,卖弄才气,到处演讲,闹了不少笑话。下面是他在一所大学里的讲话。里面有许多好笑的语病,请你指出几点来。诸位先生们: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敝人也很感冒。今天来的人不少咧,看样子大抵有五分之八啦,来到的就不说了,没来的请举手吧。今天校长阁下敬请我光临贵校,本人
6、深感侥幸,犹似鹤立鸡群,不由得我飘飘然。(学生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兄弟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大家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学生,都会说七八国的英文。你们大家都是从笔杆子里面爬出来的,我是从炮筒子里钻出来的。我虽然说话狗屁不通,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我今天本来准备不讲的,可我一来,你们的情绪很欢迎,非要我演讲一下,那我就说他几嘴吧!重复啰嗦: ;不合逻辑: ;语言不得体: ;搭配不当: 。10.综合实践(6 分)(1)母爱是世间亘古不变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你对母爱的理解。 (2 分)格言: 诗句: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
7、。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2 分) _(3)某班要举办一个以“献歌母亲”的主题班会,请你为其写一条宣传标语。(2 分)_二、古诗词积累(10 分)11、古诗词默写。 (10 分)(1) 赠从弟一诗中,作者赞颂松柏挺立风中不到的句子是_ _ , 。(2)前不见古人,_。念天地之悠悠,_。(3)我们在和朋友分别时,常常会引用王勃“_,_”的诗句来安慰对方。不要伤感(4)唐代大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使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了的句子是_,_。(5)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轻拂着我们的脸庞,暖暖的阳光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深吸一口春天的空气,到野外踏青去!请写两句与春有关
8、的古诗词。_,_三、现代文阅读。 (44 分)(一)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20 分)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
9、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A、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
10、,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B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12、作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具体指的是_作者把
11、受到优待的原因归结为_ 。 (4 分)13、体会加点句子的情感。 (4 分)A 处:_ B 处:_14、文中说“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具体有什么变化?结合两个事件说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4 分)_1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4 分)_16、读了本文,对今天的我们在立志方面有什么启示?(4 分)_(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24 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送报的少年放署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 6 楼,每天清早 8 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
12、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7 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
13、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 5 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 9 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
14、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转眼到了 8 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 8 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
15、便下楼去了。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3 分)开端:_。发展:_。高潮和结局:_。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1 分)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2 分)_4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说说理由,在其下面画上横线。(6 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答:1: 。2: 3: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4 分)(l)_。(2)_
16、。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回答问题。(4 分)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例:_表现了:_7.你读了这段文字,得到什么启示?(4 分)答: 。四、作文。 (55 分)23、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过了花一样的季节,清点人生的行囊,我们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请以“十四岁,我多了一分_”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的作文,书写认真,不少于 600 字。綦江县 10-11
17、 学年(下)八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23 个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Hi,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老师真诚地提醒你:心境平静,认真思考,细心作答。请你务必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卷面整洁、美观。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41 分)1、请将下列语言工整地书写在方格里。 (5 分)爱就像云,你摸不到云,但你会感觉到雨。同样,你摸不到爱,但你会感觉到人的温情。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D ) (3 分)A.绯红(fi) 幽默(yu) 炽热(ch) 杳无音讯(yo)B.禁锢(g) 诘责(ji) 绰号(chu) 广袤无垠(mo)C.不逊(xn)
18、匿名(n) 尴尬(g) 冥思遐想(mng)D.企盼(q) 犀利(x) 宽恕(sh) 深恶痛绝()3、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3 分)A、深恶痛急 油光可鉴 不可名状 霞想 B、杳无音信 抑扬顿挫 广袤无垠 繁衍 C、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粗制滥造 迁徙 D、鹤立鸡群 黯然失色 花团锦簇 犀利 4、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3 分)A、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 鲁迅藤野先生B、 我的母亲胡适自传 胡适母亲C、 再塑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莎莉文教师D、 列夫托尔的斯泰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5、下列课文句子理解有错的一项( C ) (3 分)A、 “还要将
19、脖子扭即扭,实在标致极了。 ”句中“标致”运用反语,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腐朽、没落的丑态。B、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句用词很有分寸感,体现了作者谦谦君子的风度。写出了母亲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C、 “人不能忘本。 ”这一句的意思主要是指我不能忘记“第一本书” ,以此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了“第一本书”对我的影响。 D、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他须发的特征,不仅给人深
20、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6、下列加点词使用准确的一组是( D ) (3 分)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了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 ,他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7、填到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3 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变化的四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21、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8、根据语意仿写,表达你的读书感受(4 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 ,使人回味无穷 ;每次阅读,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 ,使人茅塞顿开 。与书为伴,你的生命会更精彩。 (视具体情况改卷)9、找病句(8 分)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有个大军阀叫韩复榘。他不学无术却喜欢附庸风雅,卖弄才气,到处演讲,闹了不少笑话。下面是他在一所大学里的讲话。里面有许多好笑的语病,请你指出几点来。诸位先生们: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敝人也很感冒。今天来
22、的人不少咧,看样子大抵有五分之八啦,来到的就不说了,没来的请举手吧。今天校长阁下敬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犹似鹤立鸡群,不由得我飘飘然。(学生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兄弟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大家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学生,都会说七八国的英文。你们大家都是从笔杆子里面爬出来的,我是从炮筒子里钻出来的。我虽然说话狗屁不通,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我今天本来准备不讲的,可我一来,你们的情绪很欢迎,非要我演讲一下,那我就说他几嘴吧!重复啰嗦:“诸位先生们”、“看样子大抵”、“你们大家”;不合逻辑:“五分之八”、“没来的请举手”、“七八国的英文 ;语言不得体:“敬请光临”、“侥幸”、“鹤立鸡群”
23、、“说他几嘴”;搭配不当:“你们的情绪很欢迎”。10、综合实践活动(6 分)(1)母爱是世间亘古不变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你对母爱的理解。 (2 分)格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2 分) 狐狸母亲的行为看似不近人情,但却让子女们学会了生存的本领,让子女们能适应环境,独立生存,这是一种严厉的爱,相反,我们人类在这方面有时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不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和将来的发展,所以狐狸母亲
24、的这种行为值得人类借鉴。 (3)某班要举办一个以“献歌母亲”的主题班会,请你为其写一条宣传标语。(2 分)母亲,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父爱恩如山,母爱深似海等 。二、古诗词积累(10 分)11、古诗词默写。 (10 分) (答案略)(1) 赠从弟一诗中,作者赞颂松柏挺立风中不到的句子是_ _ , 。(2)前不见古人,_。念天地之悠悠,_。(3)我们在和朋友分别时,常常会引用王勃“_,_”的诗句来安慰对方。不要伤感(4)唐代大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使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了的句子是_,_。(5)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轻拂着
25、我们的脸庞,暖暖的阳光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深吸一口春天的空气,到野外踏青去!请写两句与春有关的古诗词。_,_三、现代文阅读。 (44 分)(一)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20 分)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
26、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A、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
27、,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B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
28、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12、作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具体指的是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作者把受到优待的原因归结为物以稀为贵 。 (4 分)13、体会加点句子的情感。 (4 分)A 处:体现了作者面对日本学生歧视的愤慨和弱国国民内心的心酸。 B 处: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无比感激之情,表达了对他的怀念。 14、文中说“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具体有什么变化?结合两个事件说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4 分)具体指学医救国到弃医学文。发生变化的原因:一、从匿名信事件让作者感受了弱国国民受人歧视的地位,激发了他富国强民的强烈愿望。二、看电影事件人作者感到了中国民众
29、的麻木不仁,让他明白光有强健的体魄,而不使他们觉悟是不行的,必须用文学来唤醒他们。 1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4 分)因为藤野先生学识渊博,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尤其是对我这个异国学生平等、关心,没有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在我看来他是伟大的。 16、读了本文,对今天的我们在立志方面有什么启示?(4 分) (视具体情况给分)读了本文,让我们明白个人的理想要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今天的我们中国也不再是弱国,也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我们当代学生应该学好本领,报效祖国,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来源:xYzkW.Com(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24
30、 分)送报的少年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放署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 6 楼,每天清早 8 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31、。7 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 5 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
32、?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 9 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转眼到了 8 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 8 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
33、:“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3 分)开端:_放暑假的时候。发展:_七月下旬的一天。高潮和结局:转眼到了 8 月底 。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对比_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1 分)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2 分)_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34、_。4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说说理由,在其下面画上横线。(6 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答:1: 。2: 3: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4 分)(1)表明少年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好 _。(2)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回答问题。(4 分)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例:_表现了:_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言之成理即可7.你读了这段文字,得到什么启示?(4 分)答: 。四、作文。 (55 分)23、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过了花一样的季节,清点人生的行囊,我们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请以“十四岁,我多了一分_”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的作文,书写认真,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