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很重要NBA 的故事NBA 是个商业传奇。我们在关注其商业模式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其制度演进过程。NBA 是美国国家篮球联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美国四大职业体育组织棒球联盟、橄榄球联盟、冰球联盟和篮球联盟中的首富,年收入超过 40 亿美元,NBA 虽然不是北美地区观众最多的联赛,但却是世界上最全球化、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组织,现在正以 42 种语言向 212 个国家直播赛事,7.5 亿个家庭在观看 NBA 赛。麦肯、张伯伦、拉塞尔、乔丹、奥尼尔、姚明等 NBA 英雄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 NBA 成立以前很多年,职业篮球运动就存
2、在了。职业篮球运动开始于 1898 年,其后不久美国就出现了第一个职业联盟 NL。在 NBA 成立前 7 年的 1939 年,一个相当有规模的职业篮球联盟 NBL 就成立了。在 NBA 成立时,美国不仅已经有了 NCAA 业余篮球联赛(1937 年) ,而且还有美国大大小小几十个职业篮球联赛。在 NBA 成立 21 年后,又出现了 ABA 职业篮球联赛。为什么 NBA 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统江湖?为什么 NBA能够带领职业篮球运动走向全球化?NBA 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我们从制度分析的角度讲述 NBA 的故事。NBA 的原则1946 年,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一
3、个叫 BAA 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全称是美国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在 19491950 赛季,BAA 吞并了 NBL,改为现在的名字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成立 BAA 的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空闲冷场,但是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商业理由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需要从紧张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体育和娱乐正是人们的消费热点,当然也是投资热点,因此,联盟的成立与其说是一项竞赛,不如说是投资一档生意。BAA 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沃尔特阿布朗为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
4、四条原则:1.球队的拥有者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资产,职业联盟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2.用高收入保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和比赛,不为生计所困。3.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4.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以备现役选手受伤或者因故无法比赛时,球队的整体实力不受损失。从 NBA 的成立和原则可以看到:1.NBA 是个商业机构,而不是政府机构,或者是什么事业单位2.NBA 是股东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NBA 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须保证联盟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球员,并通过长期持续经营以形成规模效益。 “有恒产者有恒心” ,NBA也确实是经历了将近 30 年的惨淡经营才走向繁荣的。俱乐部
5、和联盟的委托代理关系NBA 联赛经营体制由俱乐部(Club )和“联盟(Association) ”双重构成。联盟和俱乐部的关系:各俱乐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是公司;而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赛现在有 29 个俱乐部参加。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但是,无论赚多少钱都是联盟成员29 个俱乐部的,参加联盟的俱乐部共同为联盟支付管理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仅此而已。联盟: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这个契约规定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契约,你可以去别的地方玩。联盟会出版一个简称为 CBA(目前
6、使用的是 1999 年版本)的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切谈判的基础。按这个指引谈判,双方的余地非常有限,不可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非常节约交易成本。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玩具、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 、全球推广活动如日本和中国赛事等。联盟收入的 48.04% 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 2005-2006 赛季以后这一标准将调至 51%) ,另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费用支出。联盟有一个 6 人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是,联盟总裁有很大的决定权,在
7、很多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否决委员会的决议。但是,如果他的工作不能使俱乐部满意,委员会可以炒他的鱿鱼。如果认为他干得好,可以加他的薪水,现在 Stern 的年薪大约 1000万美元,相当于 50 个美国总统的年薪。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俱乐部:俱乐部经营范围: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上缴联盟 6%、季后赛税后上缴 45%) 、场内广告(联盟规定广告位置和数量) 、球衣广告(联盟规定位置和大小) 、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
8、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税” 。但是,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 70英里,而且销售收入的一个很大的比例要上缴联盟。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1、能不能进季后赛;2、大牌球星的号召力,比如 76 人队 Iverson 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 20万件;3、球场广告费收入等。俱乐部在成为联盟成员后,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给一个托管银行,以防俱乐部万一在解散、倒闭时支付尚未支付的球员工资、经纪人费用、场馆费用、拉拉队工资等。俱乐部股权的转让也要经联盟的批准,最近一次俱乐部股权转让是联盟批准了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控制权从时代华纳转到 Spirit 的手中。NBA
9、的这一整套联赛组织管理制度,非常严密合理。首先,将俱乐部的“私权利”和联赛的“公权利”切分得非常干净。俱乐部是联盟的主人,但是,将联赛的公共事务完全委托给联盟处理,联盟也不干预俱乐部的“私权利”范围内事务。其次,平衡了富有的俱乐部和贫穷的俱乐部之间的收益。联赛是由多个俱乐部组成的,如果俱乐部之间收益差距过大,那么,联赛将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和观赏性将会变差,市场一定不会好。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是俱乐部实力再弱,也有一个基本收入能雇请球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大锅饭” ,实力强、投入大的俱乐部收入多,实力弱、投入少的俱乐部收入相应少。体现了既有公平,又有竞争的精神。第三,联盟除了
10、成员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的利益。联盟如果有自身利益就可能会出现和俱乐部争夺利益的倾向。按 NBA 的架构,联盟自身不是盈利机构,没有自身利益,只代表成员利益。第四,保证金制度,合理防范了俱乐部经营风险可能会带给球员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俱乐部股权转让审查制度,也尽可能保证 NBA 能有最好的股东。NBA 球员工资制度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咨询有限公司,对 1999 年至 2000 年度英国足球经济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 92 家英国足球俱乐部中,有 16 家出现了球员工资超出俱乐部收入的状况,不少低级别的联赛俱乐部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这几年随着“博斯曼法案”推行,情况更加严重。1984 年 N
11、BA 聘请大卫斯特恩担任联盟总裁时,NBA 面临相似的情况,23 支球队有17 支亏损,面对这样的局面,19841985 赛季,斯特恩引进了球员工资封顶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工资帽制度”和“奢侈税”制度。在工资帽和奢侈税之外,NBA 还设立了一些例外条款,如伯德条款、中产阶级条款、小鸟条款、100 万美元工资条款、底薪条款、新人条款等条款,使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在一定条件下超过工资帽也不必支付奢侈税。主要目的是鼓励球员尽量忠诚于一个俱乐部,而不是经常“跳槽” 。工资帽制度的实施,很好的平衡了俱乐部与球员之间、俱乐部之间的关系。1.象乔丹那样的天才球员总是稀缺的,是一种自然垄断,而俱乐部总是数量较多
12、的。如果无序竞争,必然会形成明星球员工资高企侵蚀俱乐部利益的事情。工资帽制度限制了俱乐部漫天开价的能力。2.俱乐部之间资本实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强的俱乐部可以象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那样买尽天下奇才,那么,竞赛就完全没有悬念。3.如果俱乐部可以随意压低球员工资,那么,联赛将得不到最好的人力资源。4.如果球员为获得高收入而经常跳槽,一方面,俱乐部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联赛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工资帽”的设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工资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合理,是通过多年实践中联盟与球员工会、俱乐部和联盟之间的不断博弈而日臻合理,表现在不断通过例外条例修订“工资帽” 。球员选拔、球
13、员转会和经纪人制度NBA 俱乐部的球员市场来自选秀、自由球员签约和球员交换新球员是通过选秀进入联盟成为签约球员的。注册的球员又分为自由球员和非自由球员两种。有合同在身的为非自由球员,没有合同在身的为自由球员。自由球员可以通过与原来俱乐部签约或与新的俱乐部签约获得工作合同。而非自由球员的转会,NBA 联盟规定,球员转会费最高不得高于 200 万美元,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球员能够在这样的转会费条件下转会,球员转会实际上实行的是球员交换制度。球员在合同期,无论生老病死,收入都是有保障的,以莫宁为例,这位球员合同期内年薪是 2000 多万美元,但是因病需要换肾,不能参加比赛,但是薪水却一分钱不少拿。在经
14、纪人制度方面,NBA 的制度既简单明确又十分有效。NBA 规定无论任何人只要缴纳 1000 美元注册费,同时在 NBA 球员中又至少有一个代理球员的人即可成为 NBA 注册经纪人。经纪人收入为不超过球员合同工资的 4%。实际上既保证了经纪人的收入,又保证了球员的利益不受经纪人损害。姚明的与第一个经纪人的合同为姚明要付给经纪人姚明工资的 33%,这份合同就因违反 NBA 规定而作废。这一整套制度,很好的解决了俱乐部之间、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 NBA 联盟能够保证俱乐部之间实力的大致均衡,又避免了如同欧洲足球那样,由于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高企,吞噬俱乐部利润,使联赛陷入泡沫
15、化的局面。NBA 的竟赛规则一年一个样篮球运动诞生之初,规则非常简单,只有 13 条。这 13 条规则有很多明显的缺陷,比如没有两次运球的限制、每次进球后必须到中圈跳球而使比赛不断中断、不允许教练员临场指挥等,这些在 NBA 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所改变了。NBA 成立之后,为适应市场和观众需要,对篮球竞赛规则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一活动延续至今,其中,很多内容被业余篮球赛采纳,同时 NBA 也接受了业余篮球赛制的精华。最重要的是 NBA 比赛规则每年都进行调整,而不像国际篮联那样每 4 年调整一次。正是这些规则的调整,保证了职业篮球好看。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现在 NBA 的篮球竞赛规则已经从当初的
16、 13 条,发展成为 13 章、几百条。这些规则的采用,使 NBA 更好看、更好玩、更有商业价值。从 NBA 规则变化的路径看,NBA 将竞赛看作为是产品,不断通过修改规则使之好看、精彩、赚钱。竞赛规则不是“天条” ,而是产品设计。最成功的营销NBA 经常作为成功的案例出现在各商学院营销教程里,这些教程讲述的是 NBA 如何运用大牌明星的品牌效应推销联赛、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推销联赛、如何运用国际化战略走向全球化,他们把 NBA 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塑造成全球最佳推销员。我非常怀疑一个商业组织能完全靠营销手段就获得成功。大卫斯特恩,一个出身于犹太香肠商人家庭的律师,最擅长的是制度设计和谈判,如果
17、说他是一个能干的推销员的话,他最成功的推销首先是将 NBA 俱乐部的股权卖给投资人。NBA 俱乐部老板都是些什么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板都是在其他领域赚到大钱以后投入到职业体育领域的,这些俱乐部老板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傻子。他们有的是耐心,短期投机、短期盈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俱乐部的长期价值。作为长期投资,他们肯定先考虑风险。他们敢于在 NBA 投入巨资绝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有钱而满不在乎。库班个人资产 13 亿美元,初次买入小牛队 80%股权时就花费了 2.8 亿美元,以后他又收购了一些小股东的股权,总花费 3 亿多美元,相当于他总资产的 20%强。如果他在 NBA的投资失败了,他
18、的资产会大幅度贬值,个人商业信誉也会大幅度下降。库班敢于在 NBA投资,首先是因为在 NBA 制度是合理的,规则是透明的,这样的投资才是安全的。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大卫斯特恩要想成功的推销股权,必须设法使 NBA 赚钱,他做到了。NBA 俱乐部老板很多都是烧钱能手,保罗.埃伦仅仅是 2004 年交纳联盟奢侈税就花掉2000 多万美元。湖人的老板是 NBA 里最能烧钱的,可是这个家伙自从 1979 年花了 2000万美元买入湖人队以后,到 2004 年,湖人的价值为 4.47 亿美元,暴涨 22.35 倍,就是零头也比买入值高两倍以上。创造了公牛神话的杰里,1985 年买入公牛时只花了区区 900 万美元,2004 年时,没有了乔丹、皮蓬、罗德曼三巨星的公牛只是 NBA 的垃圾球队,公牛年度盈利却仍高达 3000 万美元。NBA 联盟的总资产,也比 1984 年大卫斯特恩上台时增加了 5 倍。充足的资金,是现代商业成功的关键。即便你是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天才,没有资本的力量也是无法获得成功。资本是大胆的,没有风险就没有投资成功;资本又是胆怯的,它不会进入规则不明的领域。谈谈制度建设每月做工资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