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分数 20 40 40 100得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 分) 1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昳丽 (y) 谤讥(bng) B间进(jin )棘门(j) C戎狄(d) 鲋鱼(f) D守圉( y) 文梓(xn) 2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 分) A徐公来,孰 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偶尔) C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敌人) D借问行人归不归(出征的人) 3书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2 分)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C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D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下列对
2、课文理解有误的是( )(2 分) A邹 忌讽齐 王纳谏选自 战国策齐策一,它 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 纳谏,使 齐国大治的故事。 B细柳营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通 过汉文帝巡视、慰 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C公输不仅体现了墨家 “兼爱”“ 非攻” 思想,而且充分展示了墨子高超的 论辩技巧。 D十五从 军 征这首诗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在写法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5默写。(7 分)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
3、,载渴载饥 。 ,莫知我哀。 ,采葵持作羹。 醉里吴音相媚好, 。 为什么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除了课文中的两首,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中也提到杨柳?请写出两句来。 , 。 , 。 6古人“ 闻鸡起舞”的做法,你赞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证明你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3 分) 7你还知道古代哪些与“勤学”有关的成语典故?请写出 23 个来,并注明人物。(2 分) 成语: 人物: 成语: 人物: 成语: 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4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4、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讪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横线上文字请参看第一大题默写。) 8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光彩美丽)。 B臣诚(的确、实在)知不如徐公美。 C由此观之,王之蔽(受蒙蔽)甚矣。 D群臣 进谏 ,门庭(家门口)若市。 9选出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 )(2 分) A邹忌之妻
5、因为偏爱他,认为他美;其妾害怕他,认为他美;其客有求于他,认为他美。 B邹忌从中体察出直言不易和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邹忌以自己的生活设喻 ,深入浅出地 说明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和“ 广开言路,利国利民” 的道理。 D齐王由于没有主见,随意采纳邹忌的建议,起到了除蔽纳谏的效果。 10指出下列“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 分) A欲有求于臣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皆朝于 齐 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2邹忌从妻、妾、客 对他的评价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13邹忌的
6、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 分) 14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与其含义相反的一个成语,然后解 释。(2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0 分)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 驰入,将以下 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 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 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7、:“ 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5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匈奴大入边匈奴大 规模入侵边关。 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 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将军周亚夫手拿兵器和船 桨说道。 D介胄之士不拜穿戴 铠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 16指出下列“以”字的不同用法。(2 分) 请以军礼见。( ) 将以下骑送迎( )17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能表明亚夫治军严明, 统帅有方( )(2 分)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树立了将军的绝对权威,保证军令畅通无阻。B“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表 现了军队秩序井然,礼仪至上。 C“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表
8、 现周亚夫对皇上无礼的傲慢态度。D“皇帝敬劳将军”,表明皇帝深受周 亚夫治军之举 的感动,特表敬佩、犒 劳之意。18请分析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2 分)19找出“ 文帝劳军”中的三处对比,说说这样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好处?(2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6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9、。 20解释加点词。(4 分) 权谓吕蒙曰 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 吴下阿蒙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21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2 分)哪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2 分)哪句话表现了吕蒙的治学毅力和信心?(2 分)22孙权、 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2 分)23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2 分)24写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2 分)三、作文(4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 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 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
10、。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 ”呢?是追求?是自信?是 责任?是习惯 ?是信任?还是 请以“那截树 枝”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 选, 题目自拟。 试题所给的材料,可用也可不用,但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话题范围内的。参考答案: 一、1D 2C3B4D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 虽 欲言,无可进者。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舂谷持作饭 白发谁家翁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11、青青柳色新。 杨花落尽子规 啼, 闻龙标过五溪。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6赞同与不赞同皆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7凿壁偷光 匡衡;囊莹映雪 车胤、孙康;悬梁刺股 孙 敬、 苏秦;韦编三绝 孔子; 二、8D 9D10B11翻译略。 12治国之道,就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广开言路,改正错误,这样国家才能实现大治。 13从生活小事入手,由家事切入到国事(请参看教科书) 14门庭若市 门可罗雀(解释略) 15C16用 以及,和 17C 18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忠于 职守、 刚正不阿的真将军 19霸上棘门与细柳军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对比。 文帝到前两处长驱直入,而细柳军两次不得入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 “霸上棘门直驱入”“ 不得 驱驰、徐行” “骑送迎” 和“持兵揖、军礼见”表现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 20对说 了解 读书人 处所地主 推辞 好处 等到时候,到 于是,就 2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这晚乎!” 22孙权:对部下循循善 诱,耐心 规劝 吕蒙: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鲁肃:为人率真 23通 过对历史事实的记录,告 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4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三、作文 注意话题作文的审题。一种坚定的信念、永恒的自信、 难以抗拒的诱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