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中二年级语文月考备考资料一 积累与运用1. 字音、字形。(1)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差使 狼藉 簌簌 惨淡 浦口 迂 拭 颓唐 琐屑 奔丧 妥帖嘱咐 踌躇 栅栏 蹒跚 搀 举箸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懵懂难以下咽 馍馍 够呛 轮廓 孤苦伶仃 重阳 陨落 宿营 勒转骚乱 轻蔑 讪笑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发誓 赐予下流胚 削弱 逮捕 呼吁 剥夺(2) 注意加横线字的写法。变卖典质 赋闲 勾留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交卸 不能自己 祸不单行 游逛 橘子 俯拾皆是 背乡离井 迎养 寄人篱下 盈眶 简陋 终日为伍 龙肝凤胆 物以稀为贵 辛酸 雄心壮志心肝俱裂 子欲养而亲不待 望九之年 长久之计 举目
2、无亲门当户对 汉奸 呆若木鸡 顽固不化 捧腹大笑 戏弄 惹恼歧视 辩论 大声疾呼 理所当然 不懈努力2. 释义(词语的运用)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怀,心。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2望九-接近九十。望, (年龄)接近。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很多。也说俯拾即是。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地方。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也说背井离乡。懵懵懂懂-“懵懂”的重叠形式。糊涂,不明事理。寄人篱下-比喻
3、依靠别人过活。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喋喋不休-形容说话没完没了。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3. 排序。4. 文学常识(选择)归纳一、六单元课文的中心。背影通过记述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永久的悔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切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铁骑兵记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3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4、,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了“扫荡” ,而自己则平平安安转回了根据地。苏珊安东尼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而做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细柳营通过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孙权劝学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祖逖北伐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公输记述了墨子说服公输盘和楚王,并
5、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事情,表现了墨子的“兼爱” “非攻”的思想和高超的论辩技巧。5. 古诗文默写。(1)舂谷持作饭,-。(2)今我来思,-。(3)胡未灭,-,泪空流。(4)我心伤悲,-。4(5)- ,悠悠,- 。(6)-:“家中有阿谁?”(7)-,坐断东南战未休。(8)-,满眼风光北固楼。(9)-,杨柳依依。(10)-,曲儿小腔儿大。(1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12)关河梦断何处,- ?(13)-,载渴载饥。(14)-, 吹伤了那家,- !(15)中庭生旅谷,-。(16)十五从军征,-。(17)此生谁料,-,- 。(18)-?曹、刘。-。(19)羹饭一时熟,-。(20)官船来往乱如麻,-。(21)当年万里觅封,-。(22)兔从狗窦入,-。6. 古诗赏析。7. 名著题(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8综合性学习。 (文字表述题)二阅读理解5(一)文言文(课内:邹忌讽齐王纳谏 细柳营二选一;课外)(二)现代文(课内:背影 永久的悔二选一;课外:叙事散文或记叙文阅读。 )三作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指定其中之一。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