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推广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促农业节本保丰收化肥主要成分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N、P 、K 、微量稀土元素,是现代农业主要物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但是,如果不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地确定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施肥方法 ,反而会造成肥料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土地的污染和环境的恶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合理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化肥的深施机械化技术,正是我们农机部门 推广的重点。按照农艺的要求,化肥深施主要抓住底肥深施和追肥深施两个环节 :一、底肥的机械深施1. 耕翻深施 :目前农村比较普遍的施肥方法是耕前将化肥撒在地表
2、,如果不能及时翻耕,化肥在阳光的照射下,肥效挥发损失严重,特别是碳铵类化肥,肥效损失高达4050%。近年来推广的化肥犁底深施技术,就是在土壤耕翻的同时,把底肥通过施肥管排到沟底,一般为 20 厘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化肥的气化蒸发损失,肥效利用率可提高 4050%,也就是说深施与撒施相比,可节省近一半的化肥用量。2. 旋耕深施 : 近年来,农村逐渐用旋耕机代替铧式犁翻耕,仍是耕前地表撒肥,经过旋耕,化肥混在旋松的土层内,这种方法看起来省工省力,实际弊病更多:一是表层土壤内的肥料仍是大部分挥发损失了,二是播种后与种子接触的化肥对种子又造成伤害,影响出苗率。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旋耕机进行改装,方法是增
3、设肥箱和排肥机构,旋耕作业的同时,将化肥施于沟底,一般为 1215 厘米,播种后保证种、肥分离,达到既保持了肥效,又不伤种的目的。3. 联合整地深施: 联合整地机是为推广免耕播种技术而研制的新型机具,可以一次完成秸秆还田土地的浅耕灭茬、旋耕,为后续播种做准备。滨州市农机所在现有机具的基础上,新增了肥箱、排肥机构、镇压轮等部件,可将化肥施于 1820 厘米的沟底,再经镇压,为播种打下良好基础。二、免耕播种机作业种肥分施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推广多年,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和玉米铁茬播种机也在推广过程中日趋完善.如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施肥铲在旋耕之后,施肥深度一般
4、为 12 厘米,播种深度 35 厘米,保证种子在肥料以上 5厘米 ,既不伤种,又能保证小苗扎根后立即得到养分补充。三、追肥的机械深施 小麦、玉米、棉花我市三大主要作物,都需要在不同的生长期间追施化肥。按农艺要求,施肥深度要达到地表 6 厘米以下,才能保证肥效挥发损失少,根系吸收快。小麦的追肥,农村一般采用浇地前人工撒施的方法,虽然简单省力,但由于水的带动造成肥力分布不均,同时也存在部分挥发损失。还有的使用人拉单腿化肥耧,由于开沟浅,回土差,无覆盖,化肥仍大部分露在地表。现在农机市场上的小动力机均有播种、施肥功能,施肥深度可以达到 6 厘米的要求,但存在 施肥铲管粗,不易回土,且牵引阻力大等问题
5、。滨州市农机所于 2009 年研制的微型田园管理机,通用机架配套不同机构可以完成玉米单粒精播、深施肥、中耕、低量或静电超低量弥雾防治病虫害,同时可以选用 2-3kw内燃机或用蓄电池的直流电机作动力源,实用、方便、环保。其施肥铲柄用圆钢管压成扁状,施肥深度 6-10 厘米,开沟时回土更流畅 ,随后立即覆土镇压,可保持肥效更持久,经小麦、玉米、棉花生产试验证明,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新机具。四、积极推广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 我市现有 小麦、玉米各 350 万亩,棉花 230 万亩,总种植面积达 900 多万亩,除小麦在耕播作业环节可以部分实现化肥的底肥机械深施、免耕播种的种肥分施外,能够实现化肥深施的机具远远未达到施肥基本机械化的要求。如果按农作物 50%的面积实现化肥机械深施,每亩减施化肥 15 公斤,全市就可以节省化肥 7 万吨,按各种化肥平均每吨2000 元计,仅节本一项就达一亿四千万元。同时,减少了化肥用量,还可以减少 CO2 排量;减少了化肥用量,还可减少对土壤、水源 和环境的污染。因此,积极推广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是我们农机部门在生态高效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开发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只要我们上下齐心,也一定能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