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料模具工程改模资料编写执模资料的编写一般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可按以下顺序逐步检查编写,根据模具及产品的要求不同,步 骤可能有增减,但一般可按以下 顺序。执模资料的重点是针对模具,要求将模具修整到一个良好的状况,消除模具生产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得注塑条件的范围尽量大。一客户改模要求1.如果客人有改模要求,应将改模资料整理清楚,更新相应 2D,3D 模具设计图纸,将最新散件图、3D 图准备好再和工 场开会;2.客人的执模要求要理解清楚后,准备相应资料和工场开会。二试模时发现的模具问题1.试模时要留意 观察模具,记录所有不合格内容;2.模具吊装有无问题,吊模孔是否足 够,模外一些零件
2、加工是否有 问题,直身锁是否安装;3.观察模具运水孔加工是否正常,是否有喉管难装拆,常见加工错误有:运水喉牙偏斜、水管藏位偏斜、藏位尺寸不正确;4.通水(油)模具升温是否迅速,温度是否均匀,有无漏水情况;5.模具开合动作正常,有无异常声音,行位或其他活动部件有无运动不畅,有无存在危险的动作;6.顶针进退顺利,检查回针 是否可以转动,如果 顶针顶出或回退有异常声音,要努力尝试 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以便以后解决;7.试模过程中,要随时留意模具 动作, 发现异常要及时停机检查,确认清楚原因再继续试模;8.对于有危险动作的模具,事先要弄清楚模具动作的要求,并随时对产生危险的情况 观察,如顶针不退,行位
3、擦 烧, 镶件擦烧,行位动作先后顺序,浮板等;9.试模过 程中,要留意模温的变化,找出模具最热的地方,或者加温较慢的地方,并观察模温对产品外观的影响;10.留意 观察模具疏气是否做到,以及足 够;11.样 板上模腔编号,模腔字唛是否完全;12.如果有可能,所有模具都要尝试是否可以全自动注塑;13.试模后工程师要有水口(3 pcs),走水板( 3 shots),大压力板(3 shots),高速板(3 shots),寄客之最佳条件样板(最少 5shots),以及试模过程中出现出各种异常样板。(大 压力板之压力值为打饱产品之最小压力值再加大 3040;高速板为产品正常充填且无困气之速度值再加大 30
4、40)14.对于 试模 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模具,例如擦烧、顶针不退、行位动作有问题、模板动作有问题等,现场要 尝试找原因,模具拆开后要确认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做出执模意见;15.如果在试模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必 须尽最大努力在 现场找到异常产生的真正原因,不可以等下模后再查,或者看到一种可能就下结论,很多问题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下模后就不好发现了,要争取一次 执 模解决模具尽量多的问题;三流道及入水1.检查流道的尺寸,外观是否 对图纸,水口 顶针高度是否按图纸加工,水口在顶出过程中有无异常;2.流道各处倒扣、转角 R 是否正确、合适,有无夹口、披锋;3.入水位、倒扣位是否拖胶粉;4.走水是否平均,
5、入水尺寸是否跟图纸,是否要加大或减小入水、流道尺寸;5.流道抛光是否足 够,入水是否抛光;6.对于多腔模具,要特别留意走水平均的问题,确定不平均的原因是流道还是入水尺寸。四样板检查1.如果样板是第一次试模,首先对照 3D 产品图,检查所有胶位是否有多胶或未做到,重点是骨位、R 位、小孔、小柱、擦穿、碰穿等易 遗漏的地方;2.对照客人产品图和 FAIR,检查所有尺寸是否 OK,必须每个数自己检查,如有疑问,要想办法复核,并根据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样板的问题;3.对于尺寸超出公差的,要弄清楚原因,确定是否 为 加工错误、缩水率、产品变形、注塑问题 、测量问题、产品本身缺陷( 缩水、披 锋、夹口等)产
6、生,并分析是否可以接受或者需要 执模,确定更改的方案;4.如果样板为执模后试模,需要将工场执模资料收回,核对各项执模内容是否充分完成,如有未完成的项目,将此 项目转 入新执模资料内;5.披锋,所有分型面、枕位、擦位、碰穿、擦穿都要 检查,对比大压力板和正常压力板,分析披 锋形成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配模不到位,疏气过大,钢料太弱,钢料变形,撑 头不够高等;6.夹口,所有分型面的地方都要检查,要区 别夹口与披锋的区别,分析 夹口的成因,确定更改的方案;7.困气,对比高速样板,检查困气的地方, 对于容易披 锋和困气的胶料,要特 别留心观察样板表面是否有困气的痕迹,分析是否是疏气加工不够还是产品结构
7、产生,确定更改方案;8.拖花,对于产品各个出模方向,均要检查是否有拖伤的痕迹,特别是产品内部不易看到的地方和分型面口部;9.顶针高度是否跟客人或公司标准,如有 过高或低,分析成因,确定解决方案;10.抛光,产品表面是否抛光到产品图要求,是否抛光均匀,重点 检查一些边角、深骨等难省光的地方,有无抛光 过度的情况,有无抛光反口的情况,有无抛光变形的情况;11.产品表面是否有凸或凹的小点,有不正常的划痕或其他缺陷;执模资料完成后,工程师 要自己检查资料, 资料本身编写要清楚明了,需要工场执模或者不需要工场执模要表达清楚,不可以模棱两可。描述问题要简洁,可附加图片或在样板上标识。对于资料本身,工程师要深思熟虑,不要出现执模会议时临时修改或添加执模项目。如果确有编写资料时不能确定之项目,要事先把问题出现的现象用图片或样板描述清楚,并提出 问题 ,让参加会议的同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