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521147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昌 平 第 二 实 验 小 学 高 效 课 堂 有 效 教 学 框 架四 年 级 语 文 学 科 教 师 : 刘 林 洋 编 号 : 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

2、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二、 学情分析从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从学生基础能力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阅读基本的文章内容,读懂文章大意。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四

3、、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五、教学准备:1、收集伽利略资料、亚里士多德资料。2、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5 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伽利略做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请你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一下。板书: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 试验成功三、细读课文过渡:面对权威,伽利略却产生了怀疑,并且反复试验,而且要要埃菲尔铁塔上公开这个试验,最终试验成功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

4、行试验的?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从中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写下自己的感受。自学提示:伽利略产生了哪些疑问,又是怎样试验的,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从中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写下自己的感受。(一)产生疑问反复试验的句子(推理的过程)重点讲解:第三自然两个铁球,一个 10 磅重,一个 1 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 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 1 磅重的 10 倍。1、指名读,谈体会。2、做实验,直观感受3、得出结论。这句话说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 )关系,物体越( ),落下的速度越( ) 。4、做实验,产生两种结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

5、下的速度就会比 10 磅重的铁球慢。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 11 磅重,落下的速度就会比 10 磅重的铁球快。5、补充布鲁诺的资料6、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呢?(二)公开试验,试验成功齐读第六自然。最终试验成功了。(三)人们态度和思想的转变过渡:当时的人们对伽利略试验前,试验后有什么反应呢?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填好表格。1、 、出示表格试验前 试验后态度变化 思想变化 2、此时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呢?不畏权威,坚持真理、执着求实四、让想象插上翅膀:想象一下,当伽利略试验结束后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