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新闻传播要求.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517620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新闻传播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6新闻传播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6新闻传播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6新闻传播要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6新闻传播要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传播要求,真实 客观 公正 全面 快捷,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1、事实真实2、总体真实3、揭示本质,事实真实是针对单篇新闻报道而言的,又叫细节真实、 微观真实。其表现是: 1、必须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 2、对事实的细节描述必须真实。(1)五“W”准确无误;(2)牵涉到数字或其他资料,如引文、史料,要交代来源,应准确、可靠、全面;(3)关于人物的报道,不能有“合理想象”。 3、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必须真实。,总体真实是针对传播者对于总体事实的全面把握而提出的,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 完全一致,能显示社会的潮流、时代的发展趋势。 1、总体真实是针对整个新闻事业或某

2、一报纸、广播、电视(即新闻机构、新闻媒介)而言的,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某一条新闻报道。 2、总体真实是一个“量”的概念,它是超出单个事实本身的,只能在一定量的积累的基础上,总体真实才能得到体现。这个“量”,既指数量的集结,也指新闻报道在时间上的累积,需要一个过程。,西方主流媒体不屑于造假新闻,它们报道的消息从局部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被无限放大的“局部真实”拼凑起来的中国形象却未必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局部的真实”可以制造出“整体的不真实”。,揭示本质是指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 因及其本质。 如何正确对待这一要求? 不同事实应该具体对待: 1、有些事实不必过于考虑本质问题,如自

3、然现象、社会动态、科技新闻等; 2、有些事实不及考虑本质问题,如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则应做到阶段真实、过程真实; 3、有些事实必须考虑本质问题,如具有全局性、重大倾向性、敏感性问题。,假新闻,无中生有 添枝加叶 道听途说 移花接木 合理想象,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 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 金庸去世 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 ,新闻真实的影响因素,新闻传播者的问题 媒体制度和新闻运作模式 政治氛围、社会风气 时效的问题,客观报道,客观报道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与精心安排,借客观叙述的形式,巧妙地渗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用事实说话),客观性理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

4、运作的一个主流性观念。原因分析: 其一,媒介自身的赢利要求。商业媒介,为了争取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抛弃党派性论争,而以客观、中立的报道吸引持有不同政见的公众。 “实行客观性法则有利可图,政治上的中立就是商业上的赢利。” 其二,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技术对于客观报道的贡献,主要是电报。当时电报的昂贵价格和不稳定的技术水平,使得利用电报传递的消息必须简洁、明了。这就导致了事实第一的风格和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其三,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客观报道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客观报道重事实轻议论的价值取向,是对受众个人权利的尊重,是对他们理性的肯定。 其四,受到科学主义人文思潮的影响。19世纪美国盛行

5、科学主义思潮。据研究,当时许多美国新闻工作者都受过科学训练或崇拜科学,他们深信自己应该写实,且只报道事实。,怎样报道是客观报道? 一是对事实进行直截了当的报道,即记者严格地照搬新闻来源提供的原始材料; 二是发掘出现象背后的实质的调查性报道,即记者对重要事实深挖消息来源提供的情况,以求获得隐藏的真相; 三是在事实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力求提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在西藏问题上,西方媒体放弃了“两面俱陈”的专业原则,几乎一面倒地引用“亲西藏”人士的消息,并引用其他“亲西藏”人士的评论加以佐证。 http:/ 事实的不准确、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解释、没有背景、没有语境

6、。此外还有新闻的事先策划、拒绝报道某件新闻、拒绝更正失实报道、记者采访报道过程中的傲慢无礼、报道传言、报道谎言、不核实事实、无信源报道、匿名信源、煽情、渲染暴力、侵犯隐私等。,公正新闻学一书指出报纸常出现的九大不公正现象: 1、报纸把事实搞错; 2、报纸拒绝认错; 3、报纸拒绝透露新闻源; 4、报纸雇佣无知、浅薄或不合格的记者; 5、报纸喜欢墙倒众人推,以攻击弱者为乐; 6、报纸集中报道负面新闻; 7、报纸缺乏多元的、多样化的报道和言论; 8、报纸把编辑、记者各人的意见掺杂在新闻报道中; 9、报纸不愿承认:新闻并不是每天都发生。,我国新闻报道面临的问题: 1、太多煽情报道,过多追求新闻的娱乐化和阅读率; 2、太多负面报道; 3、太多的主观色彩; 4、急于下结论; 5、报道片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新闻/广播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