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11179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7: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优中考网 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1.(2010武汉市,6-8,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古人的环保意识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

2、、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者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

3、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中国古人环境意识的形成,主要取

4、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文包光潜 有删改)6.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7.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D.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8.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

5、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A.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 70 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B.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D.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答案】 6. D 7. C 8. A 2. (2010湖南省长沙市,7-10,8 分)阅读说明文,完成文后各题。(共 8 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

6、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 100 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 78.5 千克二氧化

7、碳;你自驾车消耗了 100 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 270 千克二氧化碳。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

8、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 296 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 84%。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7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B温室

9、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9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学优中考网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1 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

10、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 “来测算,你用了 100 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 78.5 千克二氧化碳。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答案】 7B 8D 9D 10B3.(2010江苏省南京市,13 一 17,13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 一 17 题。(13 分)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

11、名片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 。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

12、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 米长、4 米高、1.4 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 “挑花结本” 、 “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 ,更藏玄机。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

13、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 8 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

14、之一亮。还有一幅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 。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13阅读第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14第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2 分)15第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

15、分)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1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第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B第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 ”,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 ”的思路介绍南京云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17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锦“焕发青春活力”?(3 分)【答案】13(3 分)用材考究,极为奢华;色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图案形象各异,寓意鲜明。(意对即可)14(2 分)以九龙图为例,意在说明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意对即可)15(

16、2 分)不能删去。 “最多” ,界定数量,更能准确说明南京云锦织造特别耗时费力。(意对即可)16(3 分)B17在继承中要有创新;在传统内容中,融入现代元素;使用现代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意对即可)4.(2010江苏省盐城市,1518,15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 (15 分)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高峰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1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

17、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2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 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 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学优中考网 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

18、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3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4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

19、地表温度降下来。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5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选自青年文摘2010 年第 11 期,有删改)15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 分)_16第 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 分) 3_17第 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4_18第 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4 分) 5_【答案】15、因为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在沙

20、漠地区选试验点,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沙漠地区长时间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氮以气体形式不断挥发,而最终不能回到土壤中。16、干旱地区种植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不高。17、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的。18、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5. (2010山东省临沂市,16-21,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做 1-6 题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展示标题为“齐鲁青未了”,该标题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

21、林亲笔题写。表达“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山东馆的展馆外形设计和展区设计富有特色,亮点很多。展馆占地 600 平方米,最高处约 9 米,以蓝色为主色调,突破了以往展馆四墙合围的方正常规,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表达出“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之中,五岳之尊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了“齐鲁青未了”,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山东展馆具体展示内容分为 3 个板块:“过去 文明礼仪的齐鲁”、“现在 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 和谐美好的家园”。在定位的把握上,历史文化部分

22、重在文化,现代城市部分重在城市,未来发展部分重在家园;在展馆设计的空间布局上设置“一廊”、“一厅”、“一家园”。 第一板块为“智慧长廊”,承担展馆的序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东人对城市文明进步所贡献的智慧。观众进入该区域,将感受“文化山东”。 第二板块为“城市窗口”,承担展馆的主展厅功能,将给观众展现一个继承了传统的齐风鲁韵,开放进取、科学发展的山东。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当代山东城市发展的成果,展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该区域将给观众留下“魅力山东”的印象。 第三板块为“齐鲁家园”,承担展馆的尾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和对未来生活、未来家庭的追

23、求。该区域主要以互动方式使观众切身体验“好客山东”。展区设计上亮点颇多。特别是正门口一个以现代光电技术制作的巨大“鲁班锁”夺人眼球。“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颇具齐鲁风味,同时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主展厅,120 度弧幕上循环播映以“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影片,重点展示山东城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尾厅“城市畅想”则大量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此外,展馆还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离子膜、集成电路等山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

24、进行了集中展示。山东展馆以最有代表性的山东元素,展示了古代圣贤智慧的金色之光、当代城市发展的绿色之道和未来美好家园的蓝色愿景,把山东的历史与现实对接、与未来沟通,以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段,给参观者留下道德方正、智慧圆融、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文化感受。1从文中介绍看,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在外形设计和展区布设上各有什么特色?外形设计: 展区布设: 2. “鲁班锁”之所以成为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其原因究竟有哪些?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3.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做。 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选文末段画横线句中“现代”与“艺术

25、”两个词语,能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山东展馆主题“齐鲁青未了”既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也表达了“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B.山东展馆在空间布局上设置的“一走廊”“一窗口”“一家园”分别指的是“智慧长廊”“城市窗口”“齐鲁家园”三个具体的展示板块。C.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也是上海世博会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个亮点。D.山东展馆从外形设计,展区布设到具体展示内容,全面体现了上海世博会“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6. 上海世博山东馆开

26、馆前夕,某同学在了解山东馆的诸多特点后,出于为山东馆“聚人气,增魅力”的目的,拟撰写一副对联。下面是该同学结合展示内容拟出的上联,请你据此写出下联。 上联:“智慧长廊”凝聚齐鲁圣贤智慧下联:_学优中考网 【答案】1.体现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特点)和自然文化特色 三个板块在展示内容上互为呼应 2.要点:用现代光电技术制作而成,体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体现出较高的城市营造智慧;具有“齐鲁风味”,体现山东特色;能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 3. 空间顺序 按展区布设的空间顺序逐一介绍了各展示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 或: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先总的介绍山东展馆所包括的三个展示板块,再逐一介绍各板块

27、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山东馆展示板块的功能和相关展示内容。4.不能删掉。因为“技术”与“艺术”两词并用,较全面地概括了山东馆所设计和展区布设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如“鲁班锁”的制造,运用是的现代光电技术手段,而展馆外形设计运用的则是艺术手段。如果删掉了其中任何一个词语,这个带总结性质的句子在内容表达上就不够准确和全面了(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得 1 分)5.D6.提示:不结合“展示内容”拟写对联或对仗不够工整得 1 分。示例一:“齐鲁家园”尽展山东好客情怀;示例二:“城市窗口”闪耀山东科技光芒。6. (2010山东省烟台市,14-18,15 分)现代文阅读 I(15

28、分)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 1000 多种离不开蜜蜂。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

29、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 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 1000 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 100 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 10的物种

30、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 5 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 6500 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 100 年里,地球上 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 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 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 2010 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

31、护地球上的生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14文章说明了 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4 分)15根据第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 分)16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 说明方

32、法,其作用是 。(3 分)17第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 指的是 。(2分)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 “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答案】14物种正在加速灭绝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评分:4 分。每空 2 分)15a 授粉 b 农作物 c 饲料植物(评分:3 分。

33、每空 1 分)16列数字 作比较 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评分:3 分。每空 1 分)学优中考网 17参考答案: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或维持生态平衡),(评分:2 分。只答“独特的作用”得 1 分)18D(3 分) 7. (2010山东省东营市,17-22,14 分)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于海琴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来自 13 个国家的 1.25 万人参与了答题。结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专门的仪器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许多人承认,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只有 7的人表示,总能找到所需的道路。与此同

34、时,大多数填表人认为,方位辨别能力是一种天生的、少有的能力。事实确实如此吗?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识方向的天赋。古希腊时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万米后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鸟迁徙,飞行路线经年不变;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这就让人得出结论,动物有某种类似罗盘或导航仪的“ 仪器”, 能够帮助它们准确地确定方位。这种“仪器”被称作“ 生物罗盘”。多年来一直折磨着科学家们的问题是这种“生物罗盘”的工作原理。1975 年,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贝克莫尔发现一组能够准确地

35、朝北极方向移动的微生物。动物体内所寄居的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铁成分,随后在鸽子等许多动物体内都找到了这种成分。科学家在人脑的灰色物质中也找到了这种磁铁成分。科学家认定,这种磁铁就是“生物罗盘”的奥妙所在。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且, “动物和人之所以能够确定方位,是因为磁极的存在” ,这种说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果真如此的话,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绝对会晕头转向而且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就很难确定方位。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博士根纳季什韦佐夫也是对磁场理论“不满”的人之一。他的研究从一种假设开始,即只有在某个

36、空间内频繁移动的生物才需要这一空间的定向能力。他说:“如果一个生物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无需移动,则事实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只有必须从 A 点到 B 点时,才需要罗盘 。也就是说,只有在移动时定向系统才需要启动。 ”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算后,什韦佐夫发现,当动物移动的时候,它的周围就会出现某种力场。这种力场是在循环移动与近地空间,即地球重力和昼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力会“晃动” 动物的身体,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搞清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的。为此需要找到动物体内记录和解读物理场信息的专门器官。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就是动物的前庭,即那个所谓的“生物罗盘 ”。无

37、论从角度、精度,还是稳定性来说,它都远远高于“磁罗盘” 。任何磁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信息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独特的“导线”进入动物大脑的。什韦佐夫认为,真正的“地图”就储存在动物的“灰色物质”里。这种“地图”实质上就像全球定位仪所使用的定位图。区别仅仅在于,动物没有“误差”或“不准”这种概念,它们的一切都分毫不差。最主要的是,无论暴风雨,还是高压电线,抑或磁场异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导航仪” 的工作。而且,所有这些带有“地图”的“生物仪”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后代不用学习,天生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人的方向辨别能力是否也一如动物是天生的?人是否只需开发自身的这

38、种能力就行了?但什韦佐夫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他说:“很遗憾,人先天缺失这一功能,人天生没有生物罗盘。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 而动物是无意识的。 ”有的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强,有的人弱。什韦佐夫解释说,这很正常,和有的人数学学得好,有的人则学得差一样。比如有的人天生擅长画画,辨别方向的能力也属于这种天赋。什韦佐夫认为,人能够借助外在的一些标记,例如太阳和月亮的位置,石头或树上的苔鲜等来判定方向。虽说人和任何一种动物一样,移动时也会在自身周围形成力场, “生物罗盘”的各个部件人体内都有,但这套系统对人不起作用。他认为, “这是大自然的设计”。17 “磁场理论”引起研究者反对的原因有哪些?(3 分)18动

39、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以确定方位的?(4 分)19.在辨别方向方面人和动物有何不同?(3 分)20本文以“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为题,但却从对人“方位辨别能力”问题的调查写起,又以对这一问题的解答结尾,这是为什么?(4 分)【答案】17答案: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不会晕头转向,而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很难确定方位方向。 评分:答对一点得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18答案:动物移动时形成力场,定向系统开启数字信息进入前庭器官“生物罗盘”通过神经进入动物大脑,由大脑中的“地图” (定位图)来确定方位。 评分:全答对得 4

40、分,答对两个环节得 3 分,答对一个环节得 2 分。意思对即可19答案:动物天生具备“导航”能力,人先天缺失这一功能。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 , 而动物是无意识的 。人辨别方向的能力有强有弱,各不相同。动物则是本能。 评分:答对一点得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20答案:易于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联想,并引出对动物辨别方向问题的解说。既首尾呼应,又突出说明了动物辨别方向方面独特的机能和独有的天赋。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8. (2010山东莘聊城市,1120,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20 题。永不疲劳的奥秘每个人都体味过疲劳的滋味,也都知道休息是

41、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那么我们能永不心疲劳?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疲劳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这就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乳酸等“废物” 。当然,人体依靠自身完整的生理机能,又在不断地把这些物质转化或输出体外。当人们劳动的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时,代谢物质所产生的数量就会大大超过人的体能转化、输出的数量,以致在体内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机体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而且疲劳的程度与代谢物质积累的数量成正比。机体休息时,体内蓄积的代谢物质则被逐渐转化并输送出去,当代谢物质的蓄积量降至数值以下时,疲劳也就消失了。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的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 70 次

42、计算,一天便达 100 万次,其博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劳,这是为什么呢?学优中考网 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作功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期” ,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 ,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为 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 9 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 15 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就休息了。这就是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所在。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得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 70 次计算,一天便达 10 万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做工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

43、期” ,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 。从心电图上看出,心脏工作于休息的时间比约为 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 9 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 15 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就休息了。这就是心脏用不疲劳的奥秘所在。当人们知道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之后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脸,如关国贝德汉钢铁公司的科学管理工程师佛德瑞克 秦勒博士发现,一个强壮的工人.如果让他一天连续搬生铁8 小时,到下班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搬动的生铁为 12.5 吨.后来,佛德瑞克.泰勒博士让这位工人每一小时中只干活 26 分钟,然后休息 34 分钟.结果他在 8 小时中搬运了生铁 47 吨,而且毫无疲劳感.试验

44、证实了这样的观点:在疲劳前休息,就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就永远不会疲劳。那么,如何做到在疲劳前休息呢?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打字员可以在打印完一份文件后揉揉眼晴伸伸手臂远眺窗外;野外劳动者可以在作业空陈喝杯茶水,或席地而坐休息;或尽量利用工间休息时做做操;或有计划地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量提前几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工作 关国的企业管理学家亨利 福特曾经说过:“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 ”这句话说出了工作和休息的辩证真谛。11 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也可以用“我们能永不疲劳吗 ”作为本文的题目。B 第 段“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约为 3

45、: 5 ”中的“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第 段 揉揉” “伸伸 ”“远眺” “席地而坐”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本文语言的生动性。D 文末亨利 福特的话意思是指休息比工作更加重要。12 简要概括城劳产生的原因。 (4 分)13 简要分析第 段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4 分)14 第段中泰勒搏士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4 分).【答案】9. (2010四川省南充市,15 一 19,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 一 19 题(共 8 分)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

46、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 大拱由 28 个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鸷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15、品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