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10976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4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之(备考)真题汇编16:专题十六 议论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优中考网 专题十六:议论文阅读1.(2010湖南省长沙市,19-21,7 分)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完成文后各题。(7 分)谈尊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是著名画家徐悲海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帆责,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

2、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问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能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

3、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掉地去维护国家酌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叔: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何蓉瑜 有删改)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20仿照第二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21文章的第四、五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

4、论证方法?【答案】 19(2 分)人活着就应该有尊严(或人要有尊严、人应该有尊严)20(3 分) 示例: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符合要求即可)21(2 分)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如果答“道理论证“也可)2. (2010山东省济宁市,10-14,15 分)阅读的愉悦李国文古人说“开卷有益” ,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 ,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

5、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

6、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

7、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选自 201

8、0 年 2 月 2 日 人民日报 )1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 分)11.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3 分)12.在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3 分)1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4.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示?(3 分)【答案】10.答案: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要有选择地阅读,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广泛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要多读书,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评分: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学优中考网 12.答案:

9、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的自由,便是阅读的快乐。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评分:共 3 分。第一问 1 分。第二问 2 分,意思对即可。14.答案示例: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要选择地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读书的真正愉悦。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3. (2010四川省南充市,20-23,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3 题(8 分)低碳与城市生活张华低碳经济更需要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

10、的生活方式。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式出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 5600 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 l0的发电量。瑞典马尔默是“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便利出行。马尔默已成为世界上不多的 10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市镇。加拿大温哥华鼓励采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连垃圾压实机都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温哥华限制建私人停车场,且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由此可见,低

11、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友好的电力来源可以是当地的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并且选择高效用电设备。 人类活动需要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也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汽车的燃油只有 13用于牵引,另外 87被发动机本身、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所损耗。同样,选择交通工具也非常重要,乘坐出租车碳的排放量是坐公共汽车的 7 倍,是乘地铁的 14 倍。由此看来,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有利于减排。城市建筑能耗占城市用电的三分

12、之一,建筑采暖空调、照明、办公设备等用电量大。工作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和少开灯,夏季空调温度不要太低而冬季供暖室内温度不要太高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减少建筑用能。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经验,培育城市居民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答 : 21选文段运用 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的观点。(2 分)22选文第段能否去掉?为什么?答: 23品味选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响应低碳生活的一些做法。(勿与选文内容重复)(2分)答: 【答案】 20。第段内容或第段内容。(意近即可)(2 分)21事例论证 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

13、源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意近即可)(2 分)22不能。(1 分)第段起到了过渡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流畅 (意近即可)(1 分)23示例:不使用卫生筷、多步行上学、节约用纸、一水多用、多使用环保袋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 分)4. (2010四川省乐山市,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梁晓声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 “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

14、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

15、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 ,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

16、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学优中考网 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文章有改动)12.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

17、于承担起什么?(4 分)答: 13. 第 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 分)答: 14. 第 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4 分)答: 15. 文章第 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 分)答: 【答案】 12.(4 分)答: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和“义务”分别给 2分)13.(4 分)答:引起读者的兴趣, (2 分)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2 分)14.(4 分)答: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答出压力 2分,答出支持和安慰 2分) 。 15.(4 分) 答:“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有时

18、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5. (2010四川省眉山市,16-18,8 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 1618 题。 (8 分)小议读书 刘熙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

19、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 ”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 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 遍;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 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

20、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三是如何读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

21、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节选自 2009-12-19光明日报 ,有删改)16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2 分)17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1)第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2 分)(2)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 。 (2 分)18第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

22、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 分)【答案】16其理由是:首先,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仅是一个短语(1分) ;其次,它仅仅是一论题,规定了作者的写作范围,没有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和主张(1 分) 。17 (1)不能。其理由是:它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或它有一个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1 分) ,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1 分) 。 (判断错误,该题不得分;判断正确,不讲理由,也不得分)(2)读书要读经典(1 分) ;读书要边读边思边疑,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1 分,答出前一分句也可得分) 。18比喻论证法(1 分) 。证明了读书要善于活化知识(1 分) 。6. (2010浙

23、江省东阳市,13-16,10 分)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 学优中考网 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700 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 8 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 30 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

24、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 “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 ”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

25、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 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 个对口援建省市 10 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

26、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

27、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 12 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 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 天后灾区 172 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

28、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 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4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 指代的是什么?(根据两段概括回答) (2 分)15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 分)16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 分)【答案】

29、 13 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14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15 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16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 (或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7. (2010浙江省湖州市,11-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 一 14 题。(12 分)阅读杂谈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

30、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我们要独立选

31、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

32、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学优中考网 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以为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

33、史。 (根据 2010年 4月 30日 人民日报刘伟见重构阅读信仰改编)1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阅读的?请简要回答。(3 分)12阅读第 段,说说阅读纸质图书有哪些好处?( 3 分)13第段中引用欧阳修的话有什么作用?(2 分)14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4 分)(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答案】11文章是从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和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三个方面来谈阅读的12可以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

34、们的文字;可以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13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14言之成理即可 8. (2010浙江省温州市,7-10,14 分)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卢新宇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

35、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

36、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 、 “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

37、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 100多个国家的 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

38、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7阅读第(5) 、 (6)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3 分)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 (4分)9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 、 “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 分)10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答案】 学优中考网 9

39、. (2010浙江省义乌市,11-14,12 分)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 廖奎斗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1阵魔术热。7 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 “魔技”不断提高。12 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 。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2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

40、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 “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3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 ,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 ,那只能使孩子的兴

41、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4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5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 。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 。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

42、允许孩子涉“足” 。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6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选自教育时报2010 年 3 月 10 日,有改动)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2 “兴趣不仅

43、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 ”句中加点的“入场券” 、 “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 分)(1)入场券:_(2)飞船: _13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 分)14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50 字左右) (4 分)【答案】 11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2 (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13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14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

44、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10.(2010重庆市,18-22,20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成熟的稻谷会弯腰野泉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 ”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

45、课。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 l.5米,宽 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

46、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47、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学优中考网 (摘自 2009年 11月 20日广州日报 ,有改动)(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4 分)(2)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 分)(3) 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 (4 分)(4).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 分)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5).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 (4 分)【答案】 (1).“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选择“暂时的放弃” ,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