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92212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 15 题。【甲】庄子秋水(见课本)【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1)大隗(wi):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3)涂:同“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译 文 : 黄 帝 到 具 茨 山 去 拜 见 大 隗 , 正 巧 遇

2、上 一 位 牧 马 的 少 年 , 便 向 牧 马 少 年 问 路 , 说 :“你 知 道 具 茨 山 吗 ? ”少 年 回 答 : “是 的 。 ”又 问 : “你 知 道 大 隗 居 住 在 什 么 地 方 吗 ?”少 年 回 答 : “是 的 。 ”黄 帝 说 : “真 是 奇 怪 啊 , 这 位 少 年 ! 不 仅 知 道 具 茨 山 , 而 且 知道 大 隗 居 住 的 地 方 。 请 问 怎 样 治 理 天 下 。 ”少 年 听 了 拒 绝 回 答 。 黄 帝 又 问 。 少 年 说 : “治 理 天 下 , 跟 牧 马 哪 里 有 什 么 不 同 呢 ! 也 就 是 去 除 过

3、分 、 任 其 自 然 罢 了 ! ”黄 帝 听了 叩 头 至 地 行 了 大 礼 , 称 他 为 天 师 而 离 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秋水时至_ 按时_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穷尽,尽_(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_拜见;拜访_ (4)适遇牧马童子_正好,恰好_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1)河伯始旋其面目 (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B、(1)望洋向若而叹曰 (2)若知具茨之山乎C、(1)河伯欣然自喜 (2)曰:“然。”D、(1)于是焉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译文: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

4、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译文: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4.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5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二 、 阅 读 下 面 文 言 文 , 完 成 69 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5、列子北山愚公者,河曲智叟亡以应。【乙】小儿不畏虎/ 102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浣衣洗衣服 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意估计译 文 : 有 个 妇 人 白 天 将 两 个 小 孩 安 置 在 沙 滩 上 , 而 自 己 去 河 边 洗 衣 服 。 老 虎 从 山 上 跑 了下 来 , 妇 人 慌 忙 地 潜 入 水 里 来 躲 避 老 虎 , 两 个 小 孩 还 是 像 刚 才 一 样 在 沙 滩 上 玩 耍

6、。 老 虎仔 细 地 盯 着 他 们 看 了 很 久 , 甚 至 用 头 来 触 碰 他 们 , 希 望 让 其 中 一 个 能 够 感 到 害 怕 , 可 是小 孩 很 天 真 , 最 终 还 是 不 知 道 害 怕 , 一 会 儿 , 老 虎 终 于 离 开 了 。 猜 想 老 虎 吃 人 , 先 要 对人 施 加 威 风 来 吓 唬 人 ; 可 是 ( 对 于 ) 不 害 怕 的 人 , 它 的 威 风 也 就 没 有 施 展 的 地 方 !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1)惩山北之塞( 苦于 ) (2)固不可彻( 通 )(3)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 (4)虎亦寻卒去( 不久 )

7、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译文: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三 、 阅 读 下 面 文 言 文 , 完 成 1014 题 。医扁鹊见秦武王(选自战国策)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注释: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渤海郡人,医疗经验丰富,擅长各科,反对巫术

8、治病。入秦后,太医令自知不如,派人将他刺死。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此:如此。译文: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除之未必已也 (已:治愈/病消失)将使耳不聪,目不明(耳不聪:耳朵听不清 )扁鹊

9、怒而投其石 (投:丢、扔 )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君王同聪明的人商量,又同不聪明的人一道来败坏。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12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你能看出秦武王有哪些性格特点?缺谋少断,个人主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愚蠢而又显得老实。13分析扁鹊的话语,想一想:扁鹊所认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14.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或给人的启发是什么?与人谋事或听取别人意见时,应善于甄别对方,与行家谋方可有胜算。四 、 阅 读 下 面 文 言 文 , 完 成 1519

10、 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文中加点的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A、还(xun)走 B、

11、腠(zu)理 C、汤(tng)熨 D、火齐(q)16.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却刻画得栩栩如生。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答:_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与神态描写对人物进行了生动地刻画。 17.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 讳疾忌医 。18.本文写了扁鹊几次见蔡桓公?为什么最后一次见到他就转身而跑呢?/ 104答:四次。第四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跑,这“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简洁写出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用原文的话就是“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19.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

12、扁鹊是一个医术高超、对病人诊断细心、并能善意规劝病人的神医。同时他又是个机警的人。蔡桓公是一个固执己见、盲目自信、讳疾忌医的人。五 、 阅 读 下 面 文 言 文 , 完 成 2024 题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

13、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

14、,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弛然而卧 (轻松的样子 ) (2)苛政猛于虎(比 )(3)故为之说 ( 因此 ) (4)但惜夏日长( 只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君将哀而生之乎?你将要同情我,使我活下去吗?(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知道苛捐杂税搜括百姓的毒害有比这蛇毒更厉害的呢?2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乡 邻 之 生 /日 蹙23阅读上面诗文材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C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近乎变态的矛

15、盾心理写出了刈麦者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遇。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事农桑”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了一个古代贪官的形象。D 蒋氏自陈心曲的核心内容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4比较捕蛇者说和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捕蛇者说把“赋敛之毒”和“蛇之毒” 、乡邻的生活和蒋氏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把“贫妇人”的悲惨生活和“我” “曾不事农桑” “岁晏有余粮”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都表现

16、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六、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 2528 题。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 ) 殚其地之出(用完 )犯寒暑(冒着 ) 又安敢毒耶(怨恨 )26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文: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

18、完我的余年。 28.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原句:蒋氏 吾以捕蛇独存(弛然而卧) (盖一岁犯死者二焉) 乡邻 非死则徙耳 (虽鸡狗不得宁焉)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作用: 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 衬托赋敛之毒。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七 、 阅 读 下 面 文 言 文 , 完 成 2932 题 。论语十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10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诚实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料想_(3)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然后,表顺接3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31.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32.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21、。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3336 题。(一)万 钟 则 不 辨 礼 义 而 受 之 , 万 钟 于 我 何 加 焉 ! 为 宫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所 识 穷 乏 者得 我 欤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

2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译文:孔 子 谒 见 齐 景 公 , 景 把 廪 丘 邑 赠 给 他 , 以 此 作 为 孔 子 供 养 之 地 。 孔 子 拒 绝 不 接 受赠 地 , 回 到 住 处 , 对 弟 子 说 : “我 只 听 说 , 君 子 应 当 有 功 劳 而 受 禄 。 时 下 我 游 说 景 公 ,景 公 并 没 有 按 我 的 劝 导 行 事 , 却 赐 给 我 廪 丘 邑 , 他 太 不 了 解 我 了 。 ”令 弟 子 驱 车 , 辞 别景 公 离 去 。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

23、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3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指带来好处 )(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通“德”,感激 )3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1)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35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36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九、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3741 题。来源:学优

24、中考网(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乙文注释:芝兰:一种香草。化:同化。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丹砂,矿物名,红色。译 文 : 和 品 行 优 良 的 人 交 往 , 就 好 像 进 入 了 摆 满 芳 香 的 兰 花 的 房 间 , 久 而 久 之

25、 闻 不 到 兰花 的 香 味 了 , 这 是 因 为 自 己 和 香 味 融 为 一 体 了 。 和 品 行 不 好 的 人 交 往 , 就 像 进 入 了 卖 臭咸 鱼 的 店 铺 , 久 而 久 之 就 闻 不 到 咸 鱼 的 臭 味 了 , 这 也 是 因 为 你 与 臭 味 融 为 一 体 了 。 藏 朱砂 的 地 方 就 有 红 色 , 有 油 漆 的 地 方 就 有 黑 色 , 因 此 有 道 德 修 养 的 人 必 须 谨 慎 选 择 相 处 的朋 友 和 环 境 。3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因此 )38下列各

26、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鸣之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39.翻译下列句子。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就像进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40.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金钱是我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10841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甲文的观点:舍生取义乙文的观点:君子慎其所处共同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27、正反对比论证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4246 题。【甲】(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卿有没有好马?” 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

28、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善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刻意逞能体力才下降迅速,实在是笨马一匹啊。”赵构道声好,说道:“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

29、秣:喂食。4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A.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人不知而不愠(论语)C.初不甚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帝称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4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骈死于槽枥之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C.驽纯之材也怅恨久之(陈涉世家)D.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45.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4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