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管仲列传》教案.doc

  • 上传人:myk79025
  • 文档编号:4490230
  • 上传时间:2018-12-30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管仲列传》教案.doc
    资源描述:

    1、1管仲列传编制人:杨金明 审核人:苗建萍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学习管鲍真诚的交往,正确认识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 3、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教学重点:“见于”式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贫、游、穷、事、以、仕、不肖、死、张、之、因而、修、信”等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串联、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 ,横批“挚交千古” 。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

    2、,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 二、朗读课文。1、初读 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可由教师范读) 2、默读 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三、字词句预习检查并强调。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2.已而(随即,不久)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3.管仲既(已经;以后)用,任政于齐,齐桓公

    3、以(凭借,后省略“之” )霸 4.九合诸侯,一匡(纠正,使归入正统)天下 5.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结合 76 页相关知识强调被动句)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才,无能) (红楼梦中贬贾宝玉的西江月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 6.召忽死(为动词,为而死)之 (陶渊明咏荆轲中“君子死知己,提剑上燕京” )7.四维(本义为系物的大绳,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后比喻准绳、纲纪。)不张(引申为“宣扬”),国乃灭亡 8.俗之所欲,因而(顺着来;顺势来)予之 9.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趁机来)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10.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修复;恢复)召

    4、公之政。 11.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使守信)之,诸候由是归齐。 12.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却)称霸哉? 岂管仲之(提宾的标志)谓乎? 2五、研读探究。(一) 、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 、感情(表达什么感情) 、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 ) 。 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

    5、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 “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

    6、” 、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二)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因素: “上下相亲” “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观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君臣知遇之恩。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后来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

    7、了显赫的霸业。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比喻君臣际遇。 (三)鲍叔牙的角色意义在哪? 1.衬托出管仲的贤能。 (管仲如此但鲍叔牙始终不以为意正可见管仲之“贤”已经掩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 ) 2.暗含司马迁渴觅知音之意。 司马迁对于友朋相知、君臣遇合是极为企盼的。 在司马迁的人生际遇中,李陵事件是一重大转折。本于拳拳之忠、款款之愚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但却换来诬上、下狱的悲惨下场。司马迁能为素无深交的李陵出面辩诬,然而当他身陷囹圄并且“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时,得之于朋友的,却是“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最后腐刑受辱。司马迁对于友谊的看重与他人对于友道的轻弃,适成鲜明的对比。司马迁不愿自尽而遭受宫刑,只为完成一生的志业史记的撰作,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众人蔑视轻贱、不能知己的凄凉况味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四) 、本文所在章节主题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管仲的为人怎样? 1.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本 2.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死节愚忠?) 3.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六、齐读全文或齐读第二节。 3七、作业熟读全文; 1、落实字词,完成成才之路 本课练习 2、随笔:从管鲍之交谈交友 3、思考管仲为人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管仲列传》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4902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