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7-经验教训杂谈.ppt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481992
  • 上传时间:2018-12-30
  • 格式:PPT
  • 页数:13
  • 大小:24.1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7-经验教训杂谈.ppt
    资源描述:

    1、6. 公路地质调查工作 经验教训杂谈,广西交院内训资料: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对垭口的认识,受地形控制,公路为减小构造物及路基填挖的规模,通常优先选择从垭口通过。 垭口不仅是地形的控制点,通常也是地质的薄弱环节,是路线地质工作的重点部位。,1).构 造 型 垭 口断层破碎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一般以低路堤、浅路堑通过,以保证地面原有的稳定性。背斜张裂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好一些,主要水文地质条件好,岩层相对稳定。单斜软弱层型垭口:岩性较差,不宜大挖,以浅路堑或路堤形式通过。,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因素形成。 垭口外形浑园,宽厚,松散堆积层较大。 道路多以低填

    2、或浅挖通过。,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垭口,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显联系。 特点: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露。可采用隧道方案、中堑深挖等方式通过。,2). 剥蚀型垭口:,3).剥蚀-堆积型垭口:,对垭口的认识,地质界线的确定,地质界线的确定 多数情况下,基岩出露不全,地质界线常被掩盖,这时除在关键地段进行适当的人工揭露(探槽、浅井或制图钻)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志: 残坡积物:在残坡积物发育地区,带以残坡积物中某种岩屑出现的最高位置作为与不同岩性的界线所在地。但因情况复杂,运用时要慎重,如被埋藏的岩石不一定全部在残坡积物中出现;有些互层出现的岩层,会造成岩屑混杂,难于分辨。 地貌

    3、特征:当各填图单位的岩性有明显差异时,风化后在地貌上亦有明显的表现,在熟悉地层剖面的情况下,可借此确定地质界线。 植被:常是基本地质界线所在,如沿断层面(带)呈带状分布的植被、在软岩层中植被茂盛等,往往是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地质界线的连接地质界线的填绘必须在野外现场进行,决不允许在野外只定点不连线,或者在两观察点之间以直线相连。应根据地质界面在地表出露线的真实形态,准确的填绘地质界线。除由观察点控制的一段地质界线外,在视野范围内的地质界线,可选择地质构造转折部位,如地质界线通过山背及谷底的位置,按目标测定观测点的方法,遥测一些辅助控制点,然后将整段地质界线合理地连绘出来。如果露头不好或通视条

    4、件差时,则需作适当追索以填绘出地质界线。,地质界线的确定,透过表象看本质,溶隙的调查:出露为岩,开挖为石夹土,透过表象看本质,石芽地:充分认识到地基不均匀性及界面起伏对工程的不利影响,透过表象看本质,岩溶(土洞):地基塌陷,透过表象看本质,季节性水体交流对工程的不利影响与应对,透过表象看本质,软硬互层的不均匀风化:露头分布不连续,只见硬质岩,而软质岩分布部位多为土层覆盖。,透过表象看本质,山区软弱土地貌特征:碎屑岩花岗岩区的狭长冲沟、堆积型河流阶地、封闭型洼地、沼泽地。,透过表象看本质,缓坡部位,通常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透过表象看本质,注意抗风化能力差的岩石:泥岩、页岩、炭质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 评价:按石开挖、当土防护,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7-经验教训杂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4819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