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4470137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 aA. 自然条件 B. 政府政策 C. 居民口味 D. 历史原因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描述古代一项著名水利工程说“有了它才有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的川行华章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这里的它应该指的是( d )A、郑国渠 B、西门豹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3. 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dA. 汉代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4. 自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cA. 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B.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 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 古代耕作技术落后5精

2、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点。以下内容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 )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B发明了翻车、筒车等引水工具C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D强调农业生产要 “不违农时”6.中唐诗人张籍在寄元员外中写到“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从诗中我们可能得到的信息有( b )唐朝始终实行严格的“市、坊”分界制度 当时“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有所松动“坊”中所沽之酒,应该来源于私营酒肆 交易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A、 B、 C、 D、7.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d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3、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82008 年,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举行,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应该是 b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酿酒9.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 bA、自然经济解体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0.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

4、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c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守法经营A B C D 1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d )A汉代丝绸不断外销,获得了“丝国” 的美誉B唐朝时陶瓷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C明朝中叶以来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白银大量流入,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D清朝前期与欧亚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12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 580 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c )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13 “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5、。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c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14.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 “耕”作为名、字,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当时 cA、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B、牛耕技术备受推崇 C、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种植业是主要生产部门。15.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

6、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成熟时期,你应该回答 b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1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了 b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17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18司马迁在史记

7、货殖列传中为 30 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 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 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19 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d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出现 B.民族资产阶级得

8、到外国的大力支持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19121919 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 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 8以上,l936 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应在 d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211912 年 8 月 20 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 “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 ”, “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对此评论理解准

9、确的是 bA中国的传统服饰很受苏州人的喜爱 B苏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C西方的时装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D苏州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22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曾国藩在所上备陈民间疾苦疏中说:“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bA粮食产量增加,粮价下降 B清廷加紧剥削,增大税额C清廷改革币制,变相搜刮 D中外贸易发展,白银外流23.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

10、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c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24.19141920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b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25. 1784 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 “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

11、靠的港口应该是 d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26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 1915 年,历经 40 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d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27.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c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 “一五”计划 D发动了 “大跃进”28 “谷撒地,禾叶枯,

12、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这首诗反映了( c )A苏联断绝经济援助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B三大改造中的不良举措损害了群众的利益C “左 ”倾错误泛滥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缺乏建设经验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时期29 1984 年邓小平同志说,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b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0.以下属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是( c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社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

13、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31从 1966 年铺天盖地的“毛主席万岁!”到 1984 年悄然出现的“小平你好!”这一变化反映了 cA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 B民众表达对领袖的崇敬之情C思想逐步解放 D民众基于人格独立平等的敬仰32下图是 361 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百年前,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是我们一度落后的主要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A B C D3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

14、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该诗反映了( b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34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b )自行车 有轨电车 公共汽车 地铁 A B C D35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 c )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到广州吃西餐A B C D36 (2012 年 1 月石家庄一模 15 题)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 梁遇阿苏于路,因

15、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表明当时中国 c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37下列表述反映了民国时期服装特点的是( b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38 2008 年夏季,人们大多通过电视了解了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盛况,如果在 100

16、 年前,中国人要在国内关注奥运会,可以利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b )A 广播 B报刊 C电视 D互联网39.1881 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a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 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40.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a )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C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和机遇41 (9 分)阅读下列材料:

17、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仍不外乎机括之牵引,轮凿之相推相压,一动而全体俱动,其形象固显然可见,其理与法亦确然可解。惟其先华洋隔绝,虽中土机巧之士,莫由凿空而谈,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覆。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和铁甲军舰,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l905 年 3 月,

18、 “局坞分家”,江南制造局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江南船坞专营造船。民国成立后,江南船坞更名为江南造船所,进入了新的发展高潮。1918 年,其承造美国政府的 4 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两年后完工交货。这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的最大工程,又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首次政府订货,引起广泛重视,中外报刊竞相报道。其中东方杂志特别指出:“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由此,江南造船所在造船数量、吨位等几个方面,均超过了当时在上海造船业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然而好景不长,l938 年,被日军侵占,江南造船所陷入了苦难

19、的深渊,一直到日本投降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生气。王国慧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今昔材料三 1949 年江南造船所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辉煌的新生。 l960 年,由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 号建成下水。 1962 年,中国第一台 12000 吨锻造水压机制造成功更是设计人员在一无资料、二无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在世界万吨级水压机制造中亦属首创。改革开放以来,船厂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其开发建造的汽车滚装船、快速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车渡船等一大批高技术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造船业的标志性产

20、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船厂改革步伐明显加快。l994 年,率先成为全国 l00 家大中型企业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7 年, “江南重工 ”A 股在上海证监交易所上市。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江南造船厂的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排头兵。摘编自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网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的理由。 (3 分)(2)据材料二,概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造船所)的历史功绩。 (3 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江南造船所(厂)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3 分)27(1)理由: 抵御侵略,壮大自身 ;满足百姓日常生活; 制造机器,节省人力物力;有助于中国人发明创新,超过西方;带动民间私人投资兴办实业。(3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历史功绩: 引进了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提高了国际地位。(3 分)(3)政策支持; 国家投资、规模较大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注重科技;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音乐美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