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台北縣中和市復興國民小學四年級校本課程創意百分百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教學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藝術與人文】1-2-1 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學校本位課程創意百分百(2 節)單元名稱:戀鍊復興一、準備活動:老師將陶土做成的項鍊或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二、發展活動:(一)觀察與討論1.讓小朋友
2、觀察老師出示的項鍊有什麼特色。2.分組討論(1)用陶土做的項鍊造型可以有哪幾種變化?(扁的、圓的、三角形的、方的、大的、小的、長的、短的、貝形、扇形等)(2)繩子如何穿過陶土做成的項鍊?(二)動手做做看1.搓好土球,竹籤鑽入中心。2.搓出各種形狀的土球。3.尋找可壓印的器物,壓出花紋。4.抽出竹籤,注意土球的洞是否能讓繩子穿過。5.用 1000 度素燒或燻燒(燻燒以枯木、木炭為主,燒出樸實的灰黑色澤為佳)。三、綜合活動展示學生作品,讓大家欣賞每個人的創意。2自編教材 1.學生發表2.共同討論3.操作學習4.實作檢討2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教學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語文)B-2
3、-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自然)1-2-1-1 察覺事務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5-2-1-1 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藝術與人文)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 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學校本位課程創意百分百(2 節)單元活動:登山賞芒(1 節)1. 愛的叮嚀 2. 量一量五節芒的身高3. 觀察五節芒生長的地方4. 觀察五節芒的莖、葉、花、果實5. 說一說五節芒的特性6. 欣賞五節芒花的美7. 分辨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在外觀上不同的地方8. 找一找五節芒的朋友9. 如何採集五節芒單元活動:五節芒創意秀(1
4、節)1. 五節芒民俗童玩製作2. 五節芒創意貼畫3. 分組製作創意芒草人,互相觀摩4. 用漂白水畫五節芒2自編教材 觀察紀錄發表作品欣賞3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教學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語文】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自然】1-2-1-1 察覺事務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5-2-1-1 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學校本位課程創意百分百(2 節)單元名稱:春之頌活動一:春天的花花世界1.引導學生在校園尋找春的訊息(如何知道春天來了)。2.認識校園中春天常見的花,如:杜鵑花、梅花。3.票選各班班花。4.完成學習單。活動
5、二:春字大挑戰1.由老師講解春字的字型變化。2.小朋友蒐集和春字有關的詞彙、成語,製成長條展示。3.練習造句。4.完成學習單。活動三:春的魔法詩1.小朋友先收集和春天有關的詩詞,逐一朗讀。2.老師進行兒童詩歌-春天的花仔布台語教學或古典詩詞吟唱。3.完成學習單。2自編教材書籍圖片教學簡報書籍長條紙書籍錄音帶口頭報告專注聆聽學習單專注聆聽語詞長條學習單資料收集專注聆聽學習單4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教學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藝術與人文】1-2-1 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
6、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學校本位課程創意百分百(2 節)單元名稱:家家酒一、引起動機:老師將陶土做成的小碗、小杯吸引學生的注意。二、發展活動1.老師講述陶土的起源(參考社區有教室、玩泥巴的藝術陶瓷等書)想像我如果是遠古時代的人類,徒手無物、家徒四壁的情況下,我如何製作成裝食物的容器。2.每人拿一塊橘子大的泥塊,搓成球形,就好像我們搓湯圓一樣。把圓球搓好以後,隨便在上面找一個地方向下按壓,把大拇指放在裡面,四個手指在外面拿著它,一面旋轉一面捏,慢慢用大拇指向外側平均施力。捏到最後,裡面的洞就會越來越大,外面的壁越來越薄。如果要做成一個碟子,就要把口開得很大,如果要做成杯子或筆筒,就要把它的身體拉長些。自然成形法做出來的東西不可以太厚,最好不要超過二公分厚。3.在杯碗之外做壓印裝飾。4.素燒(燻燒或釉燒)或高溫素燒(水彩、亮光漆)三、綜合活動學生作品展出來,讓大家欣賞每個人的創意。2自編教材 1.學生發表2.共同討論3.操作學習4.實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