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民间美术观念.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466179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美术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民间美术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间文化观念作为一种影响和支配审美活动的主体意识系统,它涵盖审美意识并在审美过程中具体地表现为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这种涵盖中有很大的成分是重叠的,即民间审美意识几乎是重叠于民间文化观念的。如果说是审美意识在推动民间审美活动,那么也等于说民间文化观念为审美活动提供了推动力。这种混沌统一的状态,是整个民间文化现实的普遍状态。一般来说,审美意识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后逐渐开始的。随社会生产力合生产关系发展,出现了相对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和生产者,使得审美领域的规律性的认识获得了迅速而独立的发展,以至审美意识从其他社会意识中分离出来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民间审美意识的发展

2、也遵循这种一般规律。自然经济的现实,决定了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在民间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活动领域和生产部门,也不可能出现专业艺术家。如春节的窗花、正月的花灯、婚嫁的花轿、娃娃的虎头枕、新娘的云肩都是出自农夫农妇之手,它们都是节庆庆典、居家服饮、耕作营造、婚嫁迎送等民俗活动的有机构成。价值或价值属性是客体与主体关系之间的一种需求判断。主体实践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为创造某种满足主体需求的价值。因此,价值关系根本的是一种实践关系。价值观念则是价值在意识观念中的反映,即主体与客体、需要与满足相互关系的反映。人的实践活动目标在于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故合乎人的目的性,即满足主体的需要或有利于这种满足活动的过程

3、和结果,便是有价值的,便是具有肯定性价值属性的。人们基于实践活动过程以及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客体和目的性程度,也即它们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程度来判断其价值的肯定性质或否定性质,并据以表明和决定自己的好恶取舍态度和行为活动方式。民间审美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然反映民间社会实践关系,反映老百姓内在需要与现实满足之间的关系。生活,在庶民百姓的心目中,不单是追求物质、满足物欲的日常营生,还是一种观照人生、寄托情怀的介质。朴素的世俗生活以它载负、实证人生意义的时空存在,无边而随机地激发和唤起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人们会在流动的每一种生活行止上,发现精神的光辉和生命的色彩;人们也会赋予生活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神

4、圣的意味和亲切的情趣。百姓对于民间生活就像植物对于土地那样依赖和贴近,那样熟悉和热爱,而中国百姓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深深地结缘于伟大的土地。一种缘自土地的朴素而自然的天质弥散于中国民间特别是乡间日常生活之中,也一直透入那些凡夫俗子的生命机体而在他们的心灵里扎根和升华。谷稻收获后,人们不会忘记首先给司掌、照料土地的社 和先祖献上清香四溢的新米新面,让他们和自己一块享受丰收的喜悦;亲人远游他乡时,家人总会塞上用红纸裹着的一包灶土,让他带去乡土的庇护和安身立命的土壤;人们知道在某个时节、用某种形式给兽虫、牲畜、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的伙伴庆贺生日,而且他们乐意在自己过年时也给小猪、槐树、石磨或马车披红挂彩所

5、有这些行为举止都强烈地表露了中国老百姓那种带有“土地”之天质的情感,显示了中国老百姓热爱现实生活的鲜明情感态度。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一定主观态度,这种态度与人的厉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那些与人的活动、需要、要求以至理想有关的对象,才能引起人的情感反应。虽然情感并不是审美心理活动所独有的,但它对于审美创造以至审美欣赏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且审美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伴随着鲜明的情感态度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审美情感主要是一种精神的愉悦,而不是宣泄物质情欲的生理快感。因此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有别

6、于一半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活动。然而,因为情感态度密切关联着人与对象的利害关系,关联着人的需要和思想,现实中的审美情感便会因人的不同利害、不同需要和理想而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事实上,对庶民百姓来说,那些合目的性对象的感性形式所唤起的愉悦生活情感体验与审美情感体验的界限很难明确划分。对他们来说,“美”和“善”几乎同义,“善的”也就是“美的”。如果认为这种倾向不过是一种准审美情感态度的表现而予以轻视的话,那显然是一种美学的偏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百姓往往以审美情感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他们往往能主动地从现实生活的感性形式中体悟出“美”、生发出

7、“美的”感受来。或者说,他们总能把生活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能动地理解或改造为“美的”,以至更能够创造性地从中获得一种审美精神的愉悦,使得平常的生活充满非凡的意义,使得自己不至于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面前沮丧、消沉、颓废或堕落。常闻一种或许有点夸张的说法:“老百姓个个都是艺术家!”。若以现代认可的艺术家职业标准来衡量,此说自然难以成立,但论日常的审美敏感和把握现实的审美态度,老百姓却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在发现生活的审美价值方面有着特殊的敏感,在审美地对待生活以至由看似平常的食物寻求审美体验方面有着独到的能力。我们实在不该藐视这等事件的深刻意义一位不得不出门劳动的普通母亲,为了让孩子安全地在炕头上,会想到

8、用红布带子一头拴着孩子一头拴着石狮子。这平凡的生活事件在母亲的处理下顿时充满审美意味。民间百姓根本立足在一种全面占有世界的要求和理想基础上来对待世界。因此,他们不会也不可能摆脱心灵的主观性,单在世界物质实在性的单一向度上建立心理表象和理性知识,或者单为人际社会规定性的制约而泯灭生命之情。他们总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感知世界,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和选择,并竭力按照自己的要求、意愿和理想,根据自己的兴趣、好尚和习惯去从事某种活动。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最初源于原始的世界观。在漫长的流变过程中,文明因素的增进虽然不断地削弱着其中蒙昧的成分,但是原始世界观所造成的影响并未彻底消失。那些奇异诡秘、虚幻绚丽的原始表象或者保留在神话、传说以及民俗习惯中,或者保留在人们朦胧依稀的潜意识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音乐美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