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56886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2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3通过活动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背景吸引学生,然后设置习题、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理解概念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与方法。2用问题提问方式和启发式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并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学生合作参与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图片隐含的历史背景,培养关注细节、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2通过黑色的三角贸易,如:巴西的混血人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2、】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难点】各类型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影视图片,承上启下【投影】播放图片 教师: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同学们看一些图片,相信大部分你们都看过这些电视剧,没看过的也应该听过一些吧,你们知道这些电视剧的真实历史背景吗?【播放下一张 ppt】学生:有或没有(各执一词)。不知道转承: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

3、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狭义的西口特指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比较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走西口是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闯关东,是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下南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

4、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主要移居到东南亚。那么什么是人口迁移呢?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走到屏幕前指着 ppt,3 个移民潮的走向】讲授新课习题结合,巩固知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投影】概念、习题教师: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还有一部分是人口的迁移。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人口的迁移。那么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要满足 3 个点,一是空间移动,二是居住地变更,就像刚刚我们讲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最后一点就是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通常 1 年以上。同学们应该都理解这个概念了吧?理解了概念,下面我们来看几道题。看哪种是属于人口迁

5、移?1、甲去上海参观世博园;(不属于的话是属于什么呢人口流动。主要跟人口迁移的区别)2、丙去上海交大读书;3、低地岛国图瓦卢举国迁至新西兰;4、美国东北部老年人迁往南部阳光地带;学生:思考问题,都能回答出来。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挺好的。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包括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分如下:转承:好了, 理解了概念,接下来学习人口迁移的分类。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类。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2、人口迁移类型。1 国际人口迁移教师:结合图文总结如下。2 国内人口迁移活动:结合教材及 P9 图 19,回答问

6、题。差异项目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时间限度 永久性或长期性 临时或短期空间距离 一定距离 无限制居住地变更 变更(改变行政区) 不变更(1)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特点。学生:(1)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 年1986 年主要移民边疆,80 年代以后流向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教师:国内人口迁移,结合课本图片。50 年代开始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山运动,80 年代的新疆建设兵团。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7、籍管理体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而 80 年代后由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人口迁移的规模也随即不断增大。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如亚非拉迁往欧美。中国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小结:所以国内人口迁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学生: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教师:下面我们看两道练习题。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最后下课之前布置了一道课后活动题: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教师: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要的主要是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