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历史学生课堂 活动设计,西安爱知中学 张艳,一、需要学生的课堂活动 二、叩问学生的课堂活动 三、寻找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一)活动目标的定位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三)活动方式的选择 (四)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四、学生课堂活动发展的方向,提 纲,一、需要学生的课堂活动,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的需要,【案例】 :文革访谈,三维目标有效结合的需要,【案例】 :文字教学,历史学科特点的需要,【案例】 :传说与史实,二、叩问学生的课堂活动,生生互动生生胡动,(混乱化:教师“无法”与学生“无序”),内容需要形式需要,(浅薄化:思维“不动”与行动“胡动”),预先设计随机活动(随意性:导致混乱、无序、低效),谈
2、话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不多; 提问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不多; 活动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不多; 参与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自学不多; 交流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讨论不多。,三、寻找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活而不乱有序性,动而有效有效性,为理解历史而动为发展思维而动,(一)活动内容的有效性,教学重点、难点的交叉点上,【案例5】鸦片战争的硝烟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学活动,【案例6】鸦片战争的硝烟,活动设计 内容: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 方式: 分析签约图片、分析“二毛”的困境 资源:南京条约、模拟史料 目标: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观察南京条约签订的地点、双方签约时的服饰
3、、神态、姿势这些细节,能说明问题?(不对等、不平等),二毛的困惑,二毛在上海黄浦江畔,开了一家土布店。他虽弄不明白朝廷和洋人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税收重了;洋人来了,洋布多了;土布越来越难卖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英商和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税收增加、人民负担加重,使关税主权破坏; 使英国商品价格低廉,【案例7】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活动设计 内容:“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含义、作用、启示 方式:模拟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情境 资源:周恩来万隆发言稿、万隆会议宣言 目标: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设计方案 1
4、、打出美国记者、伊拉克发言人、锡兰总理的发言要点。 2、学生体会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处境。请2-3名学生上台模拟周恩来发言。 3、比较几位“周恩来”表演者发言的效果 4、由“正牌”周恩来发言,学生分析周恩来发言稿中“求同存异”的含义。 5、阅读材料,分析求同存异的精神实质和作用。,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美国记者代表团: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的领导权”,美国愿意经济援助的非共产主义的亚非国家。,锡兰总理: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求同,
5、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遭受殖民主义侵略,有共同发展愿望。,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前一类国家并不多。 后一类国家很多,像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亚非许多国家都是。,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
6、意识形态,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十原则 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平等、协商、和平共处,黎巴嫩代表马利克会后前往华盛顿通报会议情况时,谈到: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世界5大洲的63个国家471个代表团.到1956年,中国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到1961年,仅亚非地区新增同中国建交国即达十个之多。,万隆会议后的中国外交,【案例】知道欧洲联盟,活动设计 内容:
7、欧盟的结果、性质 方式:学生设想加入欧盟后的生活场景表决是否加入欧盟并阐述理由 资源:欧洲联盟条约 目标:培养历史想象能力、理解欧盟的性质,经济上:政治上:,1、阅读78页“马约”内容,假如你是欧洲某国的公民,合理想象一下加入欧盟你的生活可能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建立欧洲内部市场(取消关税); 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发行单一货币(欧元); 对有困难的成员国进行援助,联盟公民权制度; 消除内部边界; 外交:共同的外交政策; 军事:共同防务;,政治经济一体化国际组织,打算去奥地利 度假。,毕业了,欧盟 国家都承认的我 的学历。,一国驾照,各 国通行。,只要带上护照 和欧元就OK啦。,想起远在荷
8、兰的她,亲爱的,国界不是我们爱情的障碍。,就在荷兰工作了,反正都是欧洲。,感受欧盟新生活,贫、富国之间矛盾:“只是目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确伤了东欧兄弟的心。以前东欧国家对欧盟有着期望,相信入盟后能获得安全感,经济上能得到发展。入盟后人口实现自由流动,东欧国家的人民可以到经济发达的欧盟国家打工甚至移民。”但现在的情况无疑东欧国家泼了一盆冷水。,富国之间的矛盾:德国:不愿总被称为“欧洲提款机”法国:紧握欧盟领导权不放;英国:迟迟没有加入欧元区,欧盟内部矛盾依然存在。,门和窗象征合作和坦诚精神。 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体现:开放、合作、交流精神),(二)课堂活动
9、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的交叉点上,教学情、趣、疑的交叉点上,一个贞烈的女孩子新青年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 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
10、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案例8】 新文化运动,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项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的,他是常常
11、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一“贞烈可风”。,徽州贞节牌坊群,“属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问题设计 阿毛是个怎样的女子? 阿毛父亲为什么逼迫女儿去死? 你认为“阿毛的故事”中有几个悲剧人物? 你认为用阿毛14岁的生命换一块石头牌坊值得吗?为什么? 造成阿毛惨死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从这则故事中你认为旧文化中存在哪些弊端?,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与阿毛相比
12、,诗中的女子有哪些变化? “她”变得“自觉”的原因是什么?,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技术知识,政治环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是否具备了以上条件?,英国工场主汤姆于1765年接手了一个棉纺织工场,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他想要扩大经营规模,你帮他想想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广阔的市场,【案例9】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天,汤姆又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订单,要在一个月内生产3万匹棉布,但是汤姆的工场每月只能产700匹棉布,如何才能按时完成数十倍的订单呢?,进行技术革新,眼看订单就要完成了,可是连日干旱,使得作为动力的水源明显不足,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都无法正常的运转,这可怎么办?,进行
13、动力改革,万能蒸汽机,由于采用了蒸汽动力,汤姆的工厂一年四季都能进行有序生产,很快库房里积压的产品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将产品更快的运销到世界各地呢?,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进行交通工具的革新,1787年宪法,行政权 总统,司法权 最高法院,立法权 国会,可 否 决 国 会 法 案,可 弹 劾 总 统,任命司法官员需参议院确认,任命联邦法官,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可 宣 布 总 统 违 宪,【案例】 美国1787年宪法,(三)课堂活动方式的选择,个体活动、合作活动,听、说、读、写、议、演、作 (动耳、动口、动手、动脑),“我阅读,我积累! 阅读中积累 你说!我说!大家说! 讨论中成长 “我演秦始皇!”
14、 表演中体验、 没有硝烟的对垒! 辩论中思考 “我在历史现场”! 调查中触摸 “历史的回声” 访谈中感受 “心随笔舞” 习作中升华 历史在我手中重现! 制作中运用 做只历史的九头鸟 网络中拓展,(三)课堂活动方式的选择,自主活动、合作活动,听、说、读、写、议、演、作 (动耳、动口、动手、动脑),最实用方式:“史料情境问题”式活动,课堂设问有效合理,问题的设计不尽合理。问题设置数量太多,缺乏核心问题;问题缺乏多向性思考,题型比较单一;问题缺乏思维含量,没有必要进行讨论;问题理论性太强,学生只能照着课本读书;问题假大空,学生无从下手。,问法三: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注:19
15、29年1932年红军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有: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等。,问法一:观察左图,说说该图反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问法二:这些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特点?,问题的有效性,“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有获胜的可能吗?(假)古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有什么差别?(大)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空),课堂设问有效合理,问题有内涵(有思维含量) 问题有梯度(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问题有引领(紧贴教学主题) 问题有开放(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核心是:问题引导思考,(四)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16、,引导性 激励性 针对性,【案例】“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案例】 “把蒋介石送德育处” ”,中世纪的圣母与圣子图,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与圣子图,(四)活动评价的有效性,引导性 激励性 针对性,总结性,宫城,皇城,大慈恩寺,大明宫,西 市,东 市,【案例】“逛长安”,从“大唐西市”中你能找到那些外国人?,“条条大路通大唐,咫尺天涯若比邻” 注:与唐朝交往的国家70多个,范围遍布欧亚非三洲。,罗马,唐朝对外交通图,探究提升,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记者: “大食”在哪里?你怎么来的? 旅行者:大食在大唐西边的阿拉伯半岛,要好几个月长途跋涉穿越沙漠戈壁才能来大唐! 记者: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来大唐呢
17、? 旅行者:因为根据所学,合理想象,将大食旅行者的话补充完整。,唐太宗亲自接见玄奘,封“三藏法师”。 唐太宗要求玄奘写大唐西域记 唐政府供给译经所需,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组织译场。 唐太宗亲自为玄奘翻译的经文做序。 唐政府在大慈恩寺营建大雁塔以保存经文佛像。,唐朝对外来文化(人)持什么态度?,原因1:唐朝实行开放、兼容并蓄的外交政策。,外国人在唐朝可以自由生活,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婚姻习惯和葬式葬仪等,外国人在唐朝丝毫不受歧视 。,唐朝时期中外交流兴盛的原因,原因2:唐朝的先进对周边国家产生强烈吸引力。,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 两条道路 两种方式 两个作用 两种原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18、 陆路、海路 对内引进、对外输出(遣唐使) 促进中、外文明的发展 唐朝繁盛产生的吸引力 开放与交流的对外政策,小组学习规范之前 1、回答时,他们总是你让我我让你,谁都不敢回答,就我和我同桌。 2、讨论时,都没有几人主动思考。3、有时意见不一,总会发生口头争吵。,(五)活动组织的有序性,无纪律,无组织,无程序,1、小组组建方法6人小组可以分成3个小小组 老师把全班分为ABCD四层,从A中产生大组长,从B层中产生中组长,然后由大、小组长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共同选择自己的组员C和D。 选拔、培训大小组长,2、“学习小组管理办法”(竞争和考核激励机制)3、 课堂发言基本规范 课堂讨论基本规范课堂辩论基本规
19、范,2、讨论的规则 (1)独立思考分别表述倾听他人集体讨论归纳集体意见 (2)讨论环节:当自己发言,要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同时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 当别人的发言时,自己应要注视对方,表示关注;自己提出意见或建议时,要在恰当的地方,打断别人的谈话;当看法不统一时,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讨论中教师的规则,启发引导原则:学会倾听,原则上尽量少说话,不能暗示学生你认为的正确答案。要有延迟判断的耐心,不要急于所要答案。,“辩论”式的学习活动,1、辩题的选
20、择要符合教学主题,具有思辨性。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提供资料、适当点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3、辩论时,有辩论规则,学生才会认真对待。4、辩论结束时,教师及时总结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1、独立战争:华盛顿作为大陆军司令领导抗英军事斗争,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议长则答道:“你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
21、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齐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2、独立战争之后主动交出军权,维护民主政治,华盛顿告别演说,3、国家初建时创建民主制度,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1787年 制定联邦宪法 建立联邦政府),华盛顿同家人在弗农山庄,4、 真正退出政坛,(1)出示辩论题目:“你同意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吗?” (2)规定辩论规则: 论从史出、言之有理,即可。在学生准备4分钟后,分配好任务后,辩论开始:有学生说:不同意,夸大了华盛顿的作用,忽视了美国民众在独立战争期间的作用。 有学生说:同意,因为率大陆军打败英国殖民军,且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有学生说:不同意,华盛顿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开创民主政治,是因为受到热爱自由、平等的民众精神的影响和制约,就算他当时想建立独裁政治,美国人民也不答应。老师在学生发言时,帮助学生归纳关键词,并写在黑板上 (3)老师总结归纳先从辩论规则来看,肯定那些积极发言、逻辑清楚、声音洪亮的学生。然后从论题本身来总结:如何看待伟人和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四、学生课堂活动发展的方向,活动目标向渗透公民教育的方向落实; 活动设计向简洁、生成、有意义的方向转化; 活动方法趋于多样化:向务实、对话、有价值的方向转化。有效课堂活动:简洁生成意义化,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