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帝内经(释译图析) 素问 痹论第四十三 ,甘肃中医学院 邓 沂,篇名解释,痹,闭也,闭阻不通的意思,指风寒湿三邪杂至,导致经络阻滞、营卫凝滞、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痹证。,本篇较为系统、全面地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治则、预后等,进行了专门讨论,故名痹论。正如 素问直解 卷四所说 : “ 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之痹, 有皮、肌、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六腑有俞, 五脏亦有俞 ;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 ,或痛 ,或不痛 ,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篇章大意,一、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痹证发生的外因,五脏
2、真气不足,营卫运行失常是导致痹证的内在因素。二、提出痹证的分类:从病因分为风、寒、湿痹;从病位分为五体痹,五脏痹;从病性分为寒痹、热痹。三、论述各类痹证的主要症状、机理和辨证要点。四、提出痹证的预后:邪入深者预后差,病程长;邪入浅者预后好,病程短。五、提出痹证的随病、随经取穴的针刺治疗原则。,篇章结构,第一节 讨论痹证的病因、发病和分类第二节 论述痹证的症状第三节 讨论痹证的病机第四节 讨论痹证的传变与预后第五节 讨论痹证的治疗,释译图析 第一节 讨论痹证的病因、发病和分类,一、讨论痹证的病因与三痹证的成因二、阐述五体痹证与四季五时的关系三、讨论五脏痹的成因四、提出六腑痹的成因,一、讨论痹证的
3、病因与三痹证的成因,原文黄帝问曰: 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注解释义 黄帝问曰: 痹之安生?,痹:病名 , 指痹证。痹者,闭也, 闭阻不通的意思,指风寒湿三邪杂至,导致经络阻滞、营卫凝滞、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痹证。如素问直解卷四注曰:“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黄帝问道:痹病是从哪里发生的呢?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杂至:杂 , 错杂、混杂。至,到达,作侵袭解。杂至,即错杂侵袭。岐伯对答说:风寒湿三邪错杂侵袭人体即会引起痹证。,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行痹:指以肢体、关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亦
4、称风痹。尤在泾说:“ 行痹者风气胜,风之气善行而数变,故其证上下左右无所留止,随其所在,血气不通而为痹。”,行痹, 由风邪偏盛所致。因风性“善行而数变”、“善动不居”, 故由风邪为主的痹邪侵袭人体,气血闭阻, 不通则痛,随行随阻。因此行痹以肢体关节酸楚疼痛 、痛处游走不定 、病位波及范围较广为病证特点。另外,行痹是以病证特点命名的,而若根据病因命名则行痹亦称“风痹”。,行痹的治疗素问 缪刺论提出了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在分肉间痛而刺之 的 针刺治疗方法。针对风邪偏胜的特点,程国彭 医学心悟说:“ 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可选用蠲痹汤
5、加减。,寒气胜者为痛痹, 痛痹:指以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部位固定为特点的痹证,亦称寒痹。张介宾注:“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痛痹,由寒邪偏盛所致,因寒性“凝滞收引”,故由寒邪为主的痹邪侵袭人体,气滞血凝,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等邪气伤人,亦致阳气挫伤,无力行血,经脉阻滞。因此痛痹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并且部位固定,得温则痛减、遇寒则增剧。另外,痛痹是以病证特点命名的,而若根据病因命名则痛痹亦称“寒痹”。,痛痹的治疗灵枢 寿夭刚柔提出火粹、药熨等针灸的治法。针对寒邪偏胜的特点,程国彭指出: “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
6、参以补火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涩,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方选桂枝加附子汤、当归四逆汤或活络效灵丹加减。,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著痹:著,音义均同 “ 着 ”,重着、 留着不去之义。著痹即着痹,指以痛处重着不移、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亦称湿痹。张介宾注:“ 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著痹,由湿邪偏盛所致,因湿为有形阴邪、性质重着粘腻,故致病易于困遏阳气、阻滞气血运行。故由湿邪为主的痹邪侵袭人体,常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重着,或顽麻不仁,或肌肤肿胀,并且缠绵难愈。另外,著痹是以病证特点命名的,而若根据病因命名则痛痹亦称“寒痹”。,著痹的治疗灵枢四时气
7、提出针刺足三里温健脾胃,以消散寒湿。针对湿邪偏胜的特点,程国彭指出:“治著痹者, 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可选用补土燥湿汤加减。,图表分析 痹证的病因与三痹证的成因,风 胜 行 痹 疼痛游走(善行数变) (风痹) 痛无定处风寒湿 气血凝滞 寒 胜 痛 痹 疼痛为主痹 杂 至 经络闭阻 (凝滞收引) (寒痹) 部位固定湿 胜 著 痹 痛处重着(重着粘腻) (湿痹) 顽麻不仁,小结,一、痹证的命名:痹,闭也,闭阻不通的意思,指痹证。痹证是以病机命名的病证名称。二、痹证的病因:原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病因。
8、三、痹证的病因、病证分类:原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风寒湿邪错杂侵袭人体引起痹证,由于风寒湿三邪各有偏胜,因此即可形成不同的证型。如风气胜者为风痹、寒气胜者为寒痹、湿气胜者为湿痹,是为病因分类;而象风气胜引起的疼痛游走、痛无定处的行痹,寒气胜引起的疼痛为主、部位固定的痛痹,湿气胜引起的痛处重着、顽麻不仁的著痹又为病证分类。,临床意义,本文所述三痹证的成因对临床风寒湿痹的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痹证以疼痛游走、痛无定处为特点的多为风气偏胜引起,痹证以疼痛为主、部位固定为特点的多为寒气偏胜引起,痹证以痛处重着、顽麻不仁为特点的多为湿气
9、偏胜引起,这些均为临床辨证的要点。,二、阐述五体痹证与四季五时的关系,原文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注解释义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五者:痹证行痹、痛痹、著痹三痹证以外的另外五个证型,即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痹证。 黄帝问道:痹证另外还有五个证型是怎样发生的呢?,岐伯曰: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统称五体痹、五痹证,是由风寒湿三邪在不同季节里,侵入人体五脏相合的五体所致。五痹证是以病位命名的病
10、证名称。如医学纲目注 :“皆以所遇之时, 所客之处命名,非此行痹、痛痹、著痹之外,又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至阴 : 指长夏。,岐伯曰: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 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岐伯答道:由于四季五时主气不同,所应五脏各有差异,而五脏主管五体,因此在不同季节受邪,就会在不同部位发生痹证。如冬季感受以寒邪为主的痹邪易于伤害肾脏引起骨痹,春季感受以风邪为主的痹邪易于伤害肝脏引起筋痹,夏季感受痹邪易于伤害心脏引起脉痹,至阴长夏感受以湿邪为主的痹邪易于伤害脾脏引起肌痹,秋季感受痹邪易于伤害肺脏引起皮痹。,骨痹 发病 由于肾为寒水之脏
11、、主藏精,冬季气候寒冷、万物闭藏,故肾与冬季在五行均属水而临床上外感寒邪最易伤肾、肾本身得病也常出现阳虚阴盛、寒从下生的虚寒证,因此冬之气内通于肾。同时肾藏精、生髓而主骨,所以肾气虚衰不能适应冬季严寒的气候,感受痹邪就易于引起骨痹。,病证表现根据本篇痹在于骨则重 及其素间 长刺节论之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骨痹的病证表现为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畏寒肢冷等。所见病症如强直性脊椎炎、退行性骨关节炎 、大骨节病、痛风等病症类似于骨痹。,治疗治宜温肾散寒通痹,方用右归饮合肾着汤等。灵枢五邪指出可取涌泉 、昆仑穴 , 灵枢 官针提出用短刺和输刺法治疗,均可参考。,筋痹 发
12、病 春之气内通于肝,肝藏血、主筋,所以肝气虚衰不能适应春季的生发之气,感受痹邪就易于引起筋痹。筋痹的发病实为肝之气血不足,感受痹邪,痹邪闭阻,肝之气血不能温煦、滋养筋膜引起。,病证表现根据本篇痹在于筋则屈不伸 及其素间 长刺节论之 病在筋, 筋孪节痛, 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筋痹的病证表现为筋脉孪急、屈伸不利、关节疼痛等。 所见病症如坐骨神经痛、腱鞘炎、周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一些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肌腱粘连而活动不便的病症类似于筋痹。,治疗治宜祛风散寒除湿、舒筋缓急通痹,方用活血舒筋汤等。素问 长刺节论提出针刺 筋上为故 ,灵枢 官针指出用恢刺和关刺之法。,脉痹,发病 夏之气内通于心
13、,心主血脉,所以心气不足,不能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感受痹邪就易于引起脉痹,如马莳注云:“心主 夏,亦主脉,心气衰,则三气入脉,故名之日脉痹。” 病证表现 根据本篇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医宗金鉴之“脉痹脉中不流行而色变”,以及素问 四时刺逆从论之 病脉痹,身时热的记载,脉痹的病证表现为肢体疼痛、病位固定、遇寒痛甚,或见局部冷痛青紫,或脉显露成索条状;若寒湿邪郁化热而脉有瘀热,又可见身热、肌肤灼热疼痛、局部色赤紫等。,所见病症如静脉炎、大动脉炎及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曲张、肢体动脉栓塞等周围血管病未发生溃疡或坏疽时的病症类似于脉痹。,治疗治疗以 血实
14、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为原则,宜散寒除湿通脉、活血化瘀止痛, 可用当归四逆汤合活络效灵丹之类;若以局部血脉凝涩为主可用温经通络汤温经通络;若脉有瘀血郁热者方用桃红四物汤加茜草根、丹皮、连翘活血清热。,肌痹 发病 春至阴长夏之气内通于脾,脾主肌肉,所以脾气虚衰,感受湿邪等痹邪就易于引起肌痹。,病证表现根据本篇 痹在于肉则不仁、医宗金鉴之“ 肌痹肌顽麻不知痛痒 ”及其素问 长刺节论之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肌痹的病证表现为肌肉顽麻不仁、酸痛无力等。 所见病症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周围型麻痹症、重症肌无力等病症类似于肌痹。,治疗治宜祛湿散寒通痹, 方用除湿蠲痹汤,薏苡汤、三痹
15、汤、神效黄芪汤(类证治裁痹证论治)等亦可选用。素问长刺节论提出可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 , 即取分肉之间而刺之。灵枢 官针 指出用合谷刺法, 马莳注云: “ 合谷刺,左右用针如鸡足然,针于分肉之间 , 以取肌痹。”,皮痹 发病 秋之气内通于肺,肺主皮毛,所以肺卫虚衰,痹邪乘虚侵袭就易于引起皮痹。,病证表现根据本篇痹在于皮则寒及其诸病源候论之 “ 痹病之状,皮肤顽厚 ”、医宗金鉴之“皮痹皮虽麻尚微知痛痒”的记载,皮痹的病证表现为皮肤干燥、寒冷,顽厚不仁。 所见病症如硬皮病以及秋冬发病、加重的皮肤瘙痒、皴裂等病症类似于皮痹。,治疗治宜祛祛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通脉,方用黄芪建中汤合羌活
16、胜湿汤加减、越婢汤加羌活、细辛、白蒺黎(张氏医通痿痹门),或当归生姜羊肉汤。,图表分析 五体痹证与四季五时的关系,小结,本文指出五痹证是由风寒湿邪在不同季节里,侵入人体五脏相合的五体所致。五痹证是以病位命名的病证名称,其与三痹证之间并非全然无关,而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如肌痹是根据病位命名的病证名称,而肌痹同时又依据感邪轻重与症状特点分成风痹、寒痹、湿痹或行痹、痛痹、著痹。,临床意义,本文提出五体痹证的发病与四季五时密切相关。由于“天人相应”的缘故,各个季节阴阳之气多少不等、气候冷热有异,因此在某个季节某些疾病易于发病 ,或是原有证候加重 、恶化,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春善病鼻鼽衄,仲夏善病
17、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所以,明白了天人相应的原理、掌握了四季五时与发病的关系,在发病之前就注意预防、或进行预防性治疗,就可以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是原有证候的加重,这是上工的作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讨论五脏痹的成因,原文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注解释义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内舍:舍 ,居也,留也,作稽留
18、、停留解。内舍,指病邪入内 、稽留潜藏之意。如吴崑注:“舍,邪入而居之也。” 黄帝问道:痹邪入内 、稽留潜藏于五脏六腑五脏是怎样形成的呢?,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合:内外相应之意,指内在的五脏之外在的五体外合,即素问 五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 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肾之合骨也。,岐伯回答道:五脏都有与之相联系的五体,五体痹长久不愈,风寒湿邪即可通过经脉伤害到与五体相应的五脏,痹邪稽留潜藏于五脏而发生五脏痹。,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19、肺。 所以骨痹不愈,复感于痹邪,内舍于肾,即可发生肾痹证;筋痹不愈,复感于痹邪,内舍于肝,即可发生肝痹证;脉痹不愈,复感于痹邪,内舍于心,即可发生心痹证;肌痹不愈,复感于痹邪,内舍于脾,即可发生脾痹证;皮痹不愈,复感于痹邪,内舍于肺,即可发生肺痹证。,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重感:即重复感受、再一次感受痹邪。,所说的五脏痹证,就是五体痹证各在其脏所主管的时季再一次感受风寒湿痹邪,痹邪内舍于脏而发生。象肾痹证就是骨痹不已,在冬季复感于痹邪,痹邪内舍于肾脏而引起。,图表分析 五脏痹的成因,病久而不去 骨痹不已 内舍于肾 肾痹 五筋痹不已 内舍于肝 肝痹 五体痹 内舍其合 脉痹不已
20、内舍于心 心痹 脏各以其时 肌痹不已 内舍于脾 脾痹重感风寒湿邪 皮痹不已 内舍于肺 肺痹 痹,小结,本文指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 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提示五体痹引起五脏痹的发病机制有二:一是“病久而不去”, 即五体痹久延不愈,久病正气虚损引起五脏痹;二是“重感于风寒湿之气”, 即反复感受痹邪, 痹邪内传入脏,形成五脏痹, 这些认识完全符合临床实际。,临床意义,外邪伤人一般都是由外及内的,痹证的传变亦是如此 。 这启发我们,得病之后,必须及早治疗 , 防止病邪传变,以免病情加重。这反映了内经预防为主的
21、积极思想。,四、提出六腑痹的成因,原文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注解释义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黄帝问道:痹邪入内侵袭六腑是怎样形成的呢?,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 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岐伯岐伯答道:这也是食饮居处,为其病本,即饮食不节、起居不节等损伤,使六腑功能失调、经俞空虚,是六腑痹形成的内在因素。由于六府亦各有俞穴,因此风寒湿邪即可乘虚侵袭六府俞穴,痹邪循俞而入,就会分别侵袭六腑的各个脏器。,图表分析 六腑痹的成因,起居失常 伤
22、于形体营养无源 内因 食饮居处为其病本 食饮应之经俞空虚 饮食不节 伤于肠胃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循俞而入外因 风寒湿气中其俞 各舍其府六腑痹,小结,本文指出六腑痹形成的内在因素,是因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损伤,使六腑功能失调、经俞空虚, 所谓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风寒湿邪循六腑之俞穴侵入,内传于腑则发为六腑痹证。这不仅明确了六腑痹的成因,而且也反映了内经重视正气的学术思想,如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总结 (第一节),本节讨论了痹证的病因、发病与分类。一、痹证的病因:本文认为,风寒湿邪是痹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如本篇言: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所谓痹者,各以
23、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是痹病的主要病因、是外因。 灵枢 贼风论寒痹的形成曰 : 尝有所伤于湿气 , 藏于血脉之中 , 分肉之间 , 久留而不去 , 若有所堕坠 , 恶血在内而不去 其开而遇风寒 , 则血气凝结 , 与故邪相袭 , 则为寒痹。 亦强调了风寒湿邪为形成痹病 的主因。但风寒湿之所以能侵袭人体,必有一定的内因,如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即为六腑痹形成的内在因素。,二、痹证的发病: 本文还具体讨论了三痹证、五体痹、五脏痹与六腑痹的成因。三痹证因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形成。五体痹是由风寒湿邪在不同季节里,侵入人体五脏相合的五体所致,即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
24、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着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五脏痹由五体痹引起。六腑痹的形成是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原因使六腑功能失调、经俞空虚,风寒湿邪乘虚入侵六腑之俞穴、内传于腑引起。三、痹证的分类:本文对痹证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就病因分类而言,有风痹、寒痹、湿痹;就病证分类而言,有行痹、痛痹、著痹;就病位分类而言,有五脏痹、六腑痹,这些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节 论述痹证的症状,一、论述五脏痹证的症状二、论述六腑痹证的症状,一、论述五脏痹证的症状,原文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 ,烦满 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
25、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注解释义 凡痹之客五藏者, 大凡五脏痹的症状表现如下( 以下结合后文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分析):,肺痹者 ,烦满 喘而呕; 烦满: 满,通“懑”,即闷。烦满,烦懑也,即心烦胸闷。,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其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因此风寒湿邪内舍于肺,痹邪闭阻,气机郁闭则心烦、胸闷,肺气壅闭、宣降失职则“喘息”喘急,肺气上逆致使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肺痹 所见病症 因为硬皮病就其病变机理而言,无论
26、皮肤病变还是脏器病变均有血瘀的表现,血瘀是该病的基本病机;就其病变机转来说,常常先有皮肤病变,后有肺脏与消化器官的病变,如呼吸困难、胸膈满闷、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这些都与“皮痹”、“肺痹”非常相似,所以硬皮病等病症类似于皮痹、肺痹。另外,间质性肺炎、肺弥漫性纤维炎等病症亦与肺痹类似。,治疗治疗肺痹,据本篇所述,针刺可取太渊、尺泽。根据肺胃气逆之病机 ,治宜宣肺去痹,降气和胃, 可选用越婢半夏汤加减。,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鼓: 有二解,一者,心下鼓动,即心悸,如高世栻、张琦持此说;二者,心下鼓满,指心烦胸闷, 象王冰、姚止庵持此说。上两说均可讲通
27、,并存。暴:急也,作阵发、突然发作解。嗌干:嗌,咽喉。嗌干,即咽喉干燥。善噫:噫,叹气、叹息。善噫,指常叹气、喜叹气。素问 宣明五气篇:心为噫。厥气: 逆气。,由于心主血脉,其脉起心中,下膈络小肠,其支挟咽,其直者,从心系而上肺。因此风寒湿邪内舍于心,痹邪闭阻,血脉不通则脉不通,气机郁闭则胸闷,心气壅闭、郁而化火、郁火扰神则心悸,干于肺则上气喘息,心气壅闭、化火灼津则嗌干,心气壅闭、气机不畅、胸闷不舒则常喜叹气并“忧思”伤神,心气逆上不与肾交、水火失济、肾虚则恐惧不安。,心痹 所见病症 冠心病、风心病、急性左心衰心源性哮喘等与心痹相似。就痹证的病理变化、传变规律与病证表现而言,冠心病、风心病等
28、与心痹类似。单就病证表现而言,急性左心衰心源性哮喘与心痹证非常相似。,治疗治疗心痹,依据素闭 痹论 的原则,针刺可取神门、心俞;灵枢官针提出用偶刺针法。根据心痹证的病机特点,治宜温补心阳、祛寒除湿、通脉安神,如风心病等病症,方用苓桂术甘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若心阳不足, 肾水上泛,见心下鼓动、暴上气而喘者,如急性左心衰心源性哮喘,治宜温心肾、化水饮、通血脉,方用真武汤、黑锡丹之类;若心阳不足,痰浊内阻, 见胸闷、胸痛彻背者,如冠心病,治宜温阳化痰通脉,方用苓桂术甘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上为引如怀:上,是相对上一句“数小便”的病症表现部位而言,指腹
29、部;谓腹部胀大如引满之弓; 引,说文解字曰:“ 开弓也”;如怀,有似怀孕之状。即指腹部胀大,如怀孕之状。,由于肝藏血、舍魂,又主疏泄,其脉循阴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膈布胁,循咽喉之后,上入颃颡。因此风寒湿邪内舍于肝,痹邪闭阻,魂不守舍则夜卧惊咳,肝失疏泄、水液代谢紊乱则多饮而数小便(或肝郁化火、消灼津液则多饮自救,而饮多则溲多故数小便 ),气机阻滞、水液内聚则腹部胀满、上为引如怀,肝血由于气机阻滞而不足、筋失所养则“乏竭”易倦乏力。,肝痹所见病症肝痹乃筋痹基础上出现藏血、舍魂及其疏泄功能失职的病证。治疗据本篇所述,针刺可取太冲、曲泉穴。由予肝痹乃肝虚邪气痹阻于肝而成,故治宜
30、祛邪通痹,补益肝血,可选用五痹汤加枣仁、柴胡。,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尻,尾骶部;踵,足后跟、足。尻以代踵 ,谓足不能站立和行走,以尻代之;脊以代头,谓头俯不能仰,背驼甚而脊高于头。,由于肾者胃之关、主二便,藏精、又主骨,其脉起于足小趾,上行贯脊属肾,络膀胱。因此风寒湿邪内舍于肾,痹邪闭阻 ,关门不利、胃气不降、气机阻滞则腹部善胀(或寒湿内舍于肾, 而肾居下焦,故寒湿阻滞、气滞不行则腹部善胀),肾痹气衰、精气不能濡养脊骨则下肢弯曲不、能坐不能行,脊柱畸形、头项倾俯、脊骨高出于头。而肾病及于膀胱,肾于膀胱气化失司则“遗溺”。,肾痹所见病症强直性脊椎炎即中枢型类风
31、湿性关节炎与肾痹类似。治疗据本篇所述,针刺太溪、阴谷穴。因肾痹证属寒湿内阻、肾阳不足之证,故治宜散寒祛湿、温补肾阳,方用肾痹汤加减。,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四支解堕:支,通“肢”;解, 通“懈”。即四肢倦怠乏力。 上为大塞:上,指上焦。大,郭霭春校 “ 大 ”应作“不”,形误。“不 ”,通“否”,“否”,通“痞”。大塞 ,即痞塞。上为大塞,即上焦之气痞塞不通,具体表现如呼吸困难的“气喘”、言语困难的“语謇”与吞咽困难的“噎膈”。,由于脾主运化、与胃互为表里、其充在肌、主四肢,其脉起于足,属脾络胃,上膈挟咽。因此风寒湿邪内舍于脾, 痹邪闭阻,脾失健运、不能充养肌肉则“ 肌绝 ”
32、、肌肉消瘦, 肌绝故四肢懈惰、倦怠乏力,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气上逆则呕汁、呕吐清水,脾气阻滞、中焦升降失调 、 上焦之气不得宣通则出现“ 气喘 ”、“ 语謇 ”与“ 噎膈 ”的病症。,脾痹所见病症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症与脾痹类似。治疗 据本篇所述, 针刺太白、阴陵泉穴。因脾痹乃寒湿困阻、脾气不运引起,故治宜化湿祛寒、调理气机 , 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厚朴温中汤加减。,图表分析 五脏痹证的症状,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 脏器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痹症状 烦满,喘(喘息)而呕其脉起心中,下膈络小肠经脉循行其支挟咽,其直者,从心系而上肺 心 脏
33、器功能 主血脉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心痹症状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忧思,循阴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经脉循行 挟胃属肝络胆,上膈布胁,循咽喉之后,上入颃颡 肝 脏器功能 肝藏血、舍魂,又主疏泄 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肝痹症状 上为引如怀,乏竭经脉循行 其脉起于足小趾,上行贯脊属肾,络膀胱 肾 脏器功能 肾者胃之关,藏精、又主骨肾痹症状 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遗溺经脉循行 其脉起于足,属脾络胃,上膈挟咽 脾 脏器功能 脾主运化、与胃互为表里、其充在肌、主四肢脾痹症状 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肌绝,小结,本文例举了五脏痹证的主要症状。五脏痹由五体痹久延不愈,或五体痹反复感受痹邪,
34、痹邪内传入脏引起。五脏痹的病证表现均由痹邪闭阻,受累脏器生理功能失调、相应经脉经气阻滞构成,原文所述仅是举例,不能涵盖五脏痹所有的病证表现。另外,本文所论述的五脏痹与后世仅指肢体关节病变有别,即内经痹证涵盖的范围远较后世痹证的范围要宽泛。,二、论述六腑痹证的症状,原文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注解释义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肠:指大小肠。如张介宾注:“肠痹者 , 兼大小肠而言。” 出不得: 谓小便不通。 中气喘争:广雅释诂曰:“斡 , 喘 , 转也。”争,有甚、厉害之义。中气喘争,谓肠中之气斡旋转动
35、厉害,即肠鸣。,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其脉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脉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因此风寒湿邪内传,痹邪闭阻, 小肠分别清浊失职则 “数饮而出不得 ”, 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职则“飧泄”,二肠受邪、气痹不行、邪正交迫则中气喘争、“肠鸣”。,治疗肠痹,据本篇所述,针刺可取曲池、小海穴。因肠痹属邪客于肠、痹邪闭阻、气化失职,故治宜化气行水,可用五苓散加桑白皮、木通、麦冬,或合吴茱萸散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胞痹:胞,通脬,指膀胱。胞痹即膀胱痹。 若沃以汤:说文解字曰:“沃,
36、灌溉也”,“汤 , 热水也。” 若沃以汤,谓如热水灌之,有灼热感。 上为清涕:即鼻流清涕。如马莳注:“膀胱之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故邪气上蒸于脑而为清涕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其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别下项,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因此风寒湿邪内传,痹邪闭阻,膀胱气闭、经气不行则“少腹膀胱按之内痛”,经气不行、郁而化热则“若沃以汤”,气化失司、水道涩滞则 “涩于小便” 、小便不爽,气化失司、邪气上蒸则 “ 上为清涕”。,治疗胞痹据本篇所述, 针刺可取委中、束骨穴。胞痹乃邪气痹阻膀胱,膀胱气闭,湿热郁结而成,病证属下热上寒。所以治宜利湿清
37、热通痹,可用肾著汤、肾沥汤。,图表分析 六腑痹证的症状,经脉 大肠之脉 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循行 小肠之脉 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肠 肠痹 小肠分别清浊失职 数饮而出不得二肠受邪,气痹不行,邪正交迫 中气喘争症状 清浊不分,传化失司,水谷混杂,下趋大肠 时发飧泄经脉 其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别下项循行 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膀 部位 胞(膀胱)位于少腹少腹膀胱按之内 胱 胞痹 膀胱气闭,经气不行,郁而化热 若沃以汤症状 气化失司,水道涩滞,邪气上蒸 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图表分析附: 痹证的分类,风胜(善行数变) 行痹寒胜(凝滞收引) 痛痹 病因分类 湿胜(重
38、着粘腻) 著痹(据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 为痹热之论述,又成为后世对热痹分类认识的基础)疼痛游走,痛无定处 行痹(风痹) 病证分类 疼痛为主,部位固定 痛痹(寒痹)痛处重着,顽麻不仁 著痹(湿痹),痹证的分类(接上表),春 筋痹夏 脉痹五体痹 长夏(至阴) 肌痹秋 皮痹冬 骨痹 病位 肝痹 分类 心痹五脏痹 脾痹肺痹脏腑痹 肾痹肠痹六腑痹 胞痹,小结,本文例举了六腑痹中大小肠痹与胞痹的主要症状。六腑痹由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原因使六腑功能失调、经俞空虚,风寒湿邪乘虚入侵六腑之俞穴、内传于腑引起。六腑痹的病证表现亦由痹邪闭阻,受累脏器生理功能失调、相应经脉经气阻滞构成,原文所述
39、仅是举例,不能涵盖六腑痹所有的病证表现。,另外,对于六腑痹,本篇原文只提到肠痹与胞痹, 而其他各腑则均未提及,对此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一、原文仅是举例而已:如马莳认为:“六腑亦各有其痹,亦各有其症。”本篇原文中不过是“试以胞痹言之”、“试以肠痹言之”, 以举例说明六腑痹的症状而己,故而未全面论述。,二、 三焦、胃、胆之痹孕于肠痹与胞痹之中:如吴谦医宗金鉴认为:“三焦之痹附于膀胱,从水道也 ; 胃痹附于大小肠,从传化也 ; 胆为清净之腑,不受痹邪 ,故曰无扰也。”丹波元简、汪昂等亦有类似见解。三、三焦、胃、胆不病痹:象张志聪等认为:“ 六腑之痹,止言其三,盖荣气者,胃腑之精气也,卫气者,阳明
40、之悍气也,营卫相将出入于内外,三焦之气游行于上下,甲胆之气,先脏腑而升。夫痹者,闭也,正气运行,邪不能留,三腑之不病痹者,意在斯欤 ?”,总结 (第二节),本节例举了五脏痹、六腑痹的主要症状。五脏痹、六腑痹的病证表现均由痹邪闭阻,受累脏器生理功能失调、 相应经脉经气阻滞构成,原文所述仅是举例,不能涵盖临床所有的脏腑痹的病证表现。,第三节 讨论痹证的病机,一、脏腑痹证发于脏气失调二、从痹证的主症分析痹邪影响脏气失调的机理三、营卫之气与痹邪相合亦可引起痹证四、痹证不同症状的机理,一、脏腑痹证发于脏气失调,原文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注解释义,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41、阴气:指五脏之精气。因脏属阴,故称阴气。五脏精气之内藏宜静忌躁,人能安静,则五脏精气内藏而精神完固,故邪不可侵袭、不会发生五脏痹等病证;躁扰妄动,则五脏精气损伤而精神耗散,故外邪得以乘虚侵袭、易于发生五脏痹等病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失节、超过肠胃的负担,肠胃即会受伤,肠胃受伤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脏腑失于滋养而虚衰,外邪则会乘虚侵袭,所以易于发生六腑痹等病证。,图表分析 脏腑痹证发于脏气失调,五脏精气内藏 阴 静则神藏 人安静 邪不可侵袭 不会发生五脏痹精神完固五脏精气损伤 气 躁则消亡 人躁扰 邪乘虚侵袭 易于发生五脏痹精神耗散水谷精微不足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邪乘虚侵袭 易于发生六腑痹
42、 脏腑失养虚衰,小结,原文指出脏腑痹证发于脏气失调,即脏腑痹形成的内在原因。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认为躁扰妄动,五脏精气精气损伤、精神耗散, 加之复感风寒湿邪,则体痹内传相应之脏而成五脏痹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则认为饮食不节等损伤,使六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乘虚循六腑俞穴侵袭,内传于腑故发生六腑痹。以上这些不仅明确了脏腑痹的内因,而且也反映了内经重视脏腑、重视正气的学术思想。,二、从痹证的主症分析痹邪影响脏气失调的机理,原文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注解释义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气:即邪气,此指风寒湿邪。另外
43、,张志聪认为指五脏失和之气。多数医家认同前一观点。 五体痹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反复侵袭,如若见到喘息、呼吸困难的病症,是风寒湿邪痹聚于肺、肺失于宣发肃降的肺痹证的主症。,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五体痹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反复侵袭,如若见到忧思、 忧思神伤的病症, 是风寒湿邪痹聚于心、心气郁闭、精神受伤的心痹证的主症。,淫气遗溺,痹聚在肾;遗溺:即遗尿。溺,音义均同“尿”。五体痹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反复侵袭,如若见到遗溺的病症,是风寒湿邪痹聚于肾、 肾气化水液功能失调、不主二便的肾痹证的主症。,淫气乏竭,痹聚在肝;乏竭:即气血衰败,疲乏力竭。黄帝内经太素作 “ 渴乏”。森立之注:“渴乏者,渴燥匮乏之义,
44、内渴乏,故引饮甚多也,是亦邪结饮闭在肝经之证。” 可参。五体痹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反复侵袭,如若见到乏竭、疲乏力竭的病症,是风寒湿邪痹聚于肝、肝不主筋、肝不能耐受疲困劳累的肝痹证的主症(如若见到渴乏、渴燥匮乏的病症, 是风寒湿邪痹聚于肝、肝疏泄功能失职、不能布津的肝痹证的主症)。,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肌绝:即肌肉消瘦。太素作“饥绝”, 并注:“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可参。痹聚在脾: 杨上善注:“淫气饥绝,痹聚在胃。”此后有“淫气壅塞,痹聚在脾”八字,并注云 :“ 谷气过塞,则实而痹聚于脾也”, 可参。饮食失节、超过肠胃的负担,肠胃即会受伤,肠胃受伤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脏腑失
45、于滋养而虚衰,外邪则会乘虚侵袭,所以易于发生六腑痹等病证。,图表分析,见“第二节 论述痹证的症状”之“一、论述五脏痹证的症状”。,小结,本文承接上文,指出因 阴气者,躁则消亡,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而成五脏痹证,从而出现脏气失调、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症,如喘息、忧思、遗溺、乏竭、肌绝等皆为五脏功能失调的表现。,三、营卫之气与痹邪相合亦可引起痹证,原文帝曰:荣 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 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
46、,故不为痹。,注解释义 帝曰:荣 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荣:营也,此指营气。 黄帝问道:营卫之气也会导致痹证吗?,岐伯曰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姚止庵注:“和调者,运行无间 ; 洒陈者,遍布不遗,然惟和调,故能洒陈也。”谓营气运行布散于五脏六腑。悍气 : 卫气具有勇悍、急疾的特性,故名悍气。如张介宾注:“ 卫气者,阳气也。阳气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气。”慓疾滑利:慓疾,急疾也。慓疾滑利,形容卫气运行急疾而滑利,不受脉管的约束。熏于肓膜:熏,温煦也。育膜,指肉里及胸腹腔内的薄膜。如张介宾注: “ 凡腔腹肉里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育。 盖膜犹幕也,凡肉理之间,脏腑内外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