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测试第六单元(时间: 100 分钟,总分:120 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俶尔(sh) 篁竹(hung) 挂罥(jun)B藻荇(xng) 翕忽(x) 为坻(d)C风翳(y) 丧乱(sng) 差互(c)D虬松(qi) 穹碑(qing) 髻鬟(hu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当他真正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之后,摆在他面前的这条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犬牙互差,而是充斥着许多的艰辛与不易。B当地突遭 8 级劲风狂吹,一时间乌云密布,飞沙走石,路上行人徒步难行。C车子一夜颠簸,行驶
2、在辽阔的北疆大地,车窗外月色如水,偶尔会有一两辆车从对面驶来,更加衬托出新疆的博大和广袤。D汽车在斗折蛇行的盘山路上行驶了好半天,才看到小村隐没在满山蓊蓊郁郁的竹林和梯田上的茶园之间。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隶:随从。)B自经丧乱少睡眠。(丧乱:战乱,这里指安史之乱。)C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膏:肥沃。)D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这里指狗的参差不齐的牙齿。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是少了像我们这样的“闲人 ”罢了。)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3、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绮丽的景色了。)D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约束在一间房内,想出去也不能够。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之作,该诗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怀。B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C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 ,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D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文章描写了作者早春游历满井时的所见所感。6根据语境,填写相应的古诗词。(5 分)(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
4、的情思。作者发出了“_”的呼喊。(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写路途中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3)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清幽恬静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_。(4)渔家傲一诗中描写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诗句是:_ ,它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齐名。(5)浣溪沙中强调了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的诗句是: _。7(恩施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_。来源:学优高考网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
5、黄昏” 。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 B C D8(呼和浩特中考)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 分)(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2 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独怜幽草涧边
6、生,上有黄鹂深树鸣。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3 分)(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 分)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理由:_。二、阅读理解(40 分)(一)(恩施中考 )阅读小石潭记 ,完成后面的题目。(13 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7、,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以其境过清( )(4)乃记之而去(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凄
8、神寒骨,悄怆幽邃。11第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_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_的特点。(2 分)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同是
9、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 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13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3 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二)(沈阳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 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
10、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释】 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 、黄州(今湖北黄冈) 。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矍(ju)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4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1)遂至承天寺 _(2)相与步于中庭 _(3)余告之故 _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解衣欲睡,月色
11、入户,欣然起行。(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17比较阅读【甲】 【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 分)(三)(临沂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 分)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ni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
12、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i)而歌者,红装而蹇(ji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1)冻风时作 ( )(2)高柳夹堤 ( )(3)泉而茗者 (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
13、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 “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中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D文章卒章显志,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 “潇然
14、”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20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3 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5 分)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2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2 分)2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 分)三、写作(50 分)23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令我们流连忘返,古典华章中的优美意境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令我们陶醉让我们相约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陶醉在那广阔而神奇的天地里!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600 字左
15、右。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参考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D(解析: A 项“俶尔”应读“ch” ;B 项“为坻”应读“ch” ;C 项“丧乱”应读“sng”。) 2.A 3.D(解析: “犬牙 ”这里的意思是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 4.A 5.C(解析: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 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7.C 8.8.(1)AD(2)示例:选 D 组。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运用了视觉、听觉来描写景
16、物。这里用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树林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3)随 示例: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9.(1)以为乐感到快乐(2)像狗的牙齿那样(3)凄清,冷清(4)离开 10.(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静极了。 11.定点特写或动静结合 清澈 12.C(解析:C 项“潭中气氛 小潭源流” “景随情迁”不对。) 13.心情变化:由游览之初的“乐”到离去之时的“忧”或“悲” 。变化原因: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
17、,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14.(1)于是,就 (2) 一同,共同 (3) 缘故,原因 15.(1)(我 )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 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起身出门。 (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16.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7.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 。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18.(1)兴起 (2)在两旁 (3) 茶,这里指喝茶 19.D(解析: D 项“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错误,应该是:他庆幸自己的官职是个闲职,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不怕耽误公事,表达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 20.第一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层面写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 21.白云堆 深林 22.示例一: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 “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示例二: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显得挑柴的艰辛全无,有的只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23.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