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十八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15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713 题。(15 分)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
3、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儿童相见不相识 D.相形见绌8.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居庙堂之高 B.时人莫之许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苔痕上阶绿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岂直五百里哉 10.请 写 出 你
4、 学 过 的 初 中 文 言 文 中 与 “相 委 而 去 ”中 的 “委 ”意 思 相 同 的 一 个 句 子 来 。 ( 1 分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 “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2 分)1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B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
5、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D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 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2 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2 分 )【答案】7. D8. A9. 约定 台阶 道歉 只,仅仅10.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1.丝竹:奏乐的声音 (1 分) 案牍:官府的公文12. B13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二、 (2015福建福州)阅读【甲】 【
6、乙】文言文选段,完成 7-11 题。 (18 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 (2 分)(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7、。 (4 分)(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 )(3)既而渐近( )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11填空。 (6 分)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 、 “回清” 、 “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
8、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答案】三、 (2015湖南郴州)文言文阅读(16 分)【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9、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
10、意思。 (4 分)(1)连月不开() (2)杂然而前陈者() (3)长烟一空() (4)游人去而禽鸟乐()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_(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13、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乙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4 分)_14、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4 分)_【答案】11. (1)天气放晴 (2)摆开 (3)全 (4)离开评分标准:4 分。每空 1 分。12. (1)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评分标准:2 分。紧扣“微” “斯” “归”和倒装句式评分。(2)游人知
11、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评分标准:2 分。翻译正确,语句通顺,给 2 分。未准确翻译“乐其乐”扣 1 分。13. 春和景明图(或:湖光春色图/阳光灿烂的画面) 游宴场景(或:与民同乐图)评分标准:4 分,每题 2 分。意近即可。14.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写作此文时,作者正贬官在外,但仍然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乙文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写作此文时,作者被贬滁州知州,但他以宽厚仁爱之心,随遇而安,与民同乐,这种心态值得欣赏。四、 (2015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0-13 题。
12、(15 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
13、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 ,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峭直:严厉刚直。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此悉贞良 死 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 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 遗 权贵 (4)平居无私 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此先汉 所以 兴隆也 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14、)B 而 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而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故人、亲党皆绝 之 当余 之 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奉命 于 危难之间 谨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 其上(岳阳楼记 )12(4 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译文: 13阅读【甲】 【乙】两文,回答问题。 (5 分)(1) 【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 分)(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 。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 (2 分)(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1 分) 【答案】 10.
15、(4 分) (1)为而死 (2)身份地位,出身低下(或见识浅陋)(3)给予,送给 (4)书信11.(2 分)C12.(4 分) (1) (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包拯打开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骗。13.(5 分) (1)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顾茅庐) 诸葛亮以身许国(或临危受命)(2)亲贤远佞;廉洁自律(或清正廉洁) (3)贤臣(或贞良死节之臣)五、 (2015湖南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216 题。 (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者,遂至承天寺
16、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苔痕上阶绿 D可以调素琴 1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B怀民亦未寝 (动词,
17、睡觉)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动词,出名) 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相与步于 中庭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 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芙蕖则不然(芙蕖 ) D孔子云:“何陋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 【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 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
18、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 (2 分) 【答案】12 (3 分) D 13.(3 分)D 14.(3 分)A 15.(4 分) (1) (2 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 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准确译出比喻句、判断句 1 分,语意正确 1 分) (2) (2 分)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 (准确译出“斯” 、 “馨”1 分,语意连贯 1 分) 16.(2 分)借景抒情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六(2015贵州六盘水)阅读古文,完成 1115
19、 题。 (14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
20、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略无阙处(通“缺” ,中断) B.上下一白(全白)C.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D.不见曦月(早晨)【答案】 (2 分)D12.下列加点词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C.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D.问其姓名 其真无马邪
21、【答案】 (2 分)B13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4 分)A.甲文写三峡的山水时,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乙文则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B.甲文写出了山的高大连绵,水的清澈湍急;乙文写出了雪后西湖的空旷幽静。C.甲文写水时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乙文写雪景按未游西湖时,游西湖时的顺序来写的。D.甲文中“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乙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都是从听觉的角度来进行描写的。【答案】 (2 分)C14.翻译句子。 (4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答案】 (4 分) (关键词语找准,语意通顺即可)(1) (2 分)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关键词“奔” “御” ) (2)(2 分)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或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关键词“焉” “更” )15.甲、乙两文在写景中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试比较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 分)【答案】 (4 分)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山水的欣赏、热爱和赞美之情(2 分) ;乙文表达了作者痴迷山水、清高自赏的感情(2 分) 。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