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宜宾市二中 2015 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2)历史试卷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2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A词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B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风格属于同一流派C词起源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31942 年 3 月 30 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创办青年杂志 B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
2、期组织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5把同一时期不同领域的人物和事件联系归类,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拓宽视野:下列事件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背景的是: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变法;严复译著天演论,主张维新改革;孙中山联合进步华侨,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A B C 6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 65 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从诸侯国
3、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距今年已 70 周年并且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B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C诺曼底登陆战开辟第二战场 D柏林战役德国法西斯投降8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下列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 WTO;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成立A B C D9“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
4、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材料中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发明主要来源于科学家;科学被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对工业生产更加重要 ;电力的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A B C D10下列图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美国国营铁路公司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 日本国营 NHK 电视台 联邦德国国营铁路A30 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B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C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材料解析题(第 11 题 10 分、第 12 题 10 分、第 13 题 10 分,共 30 分)11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古今中外统治者都会高度关注。(10 分)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唱词图一(1) 根据材料一的唱词和图一,指出它们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特点是什么?(1 分)图一“奖励耕织”是在当时哪个诸侯国先实施?其具体奖励措施内容是什么?(2分)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
6、役制度 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 627 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担所采取的措施。(2 分)材料三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什么?(1 分)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7、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 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4)依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思想。(1 分)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1 分)材料五 1933 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令,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后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 1935 年提出 社会保障法,在全国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5)依据材料
8、五。指出美国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1 分)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作用?(1 分)12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反思战争,珍爱和平。(10 分)材料一 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砥柱中流稳,倚剑敢屠龙。双关捷,百团战,展威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从容。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梦断听丧钟。试看乌云散,日照漫天红。盛晓虎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1)“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是指什么?(1 分)请列举出在亚洲战场上“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的史实两例。(2 分)材料二 仔
9、细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材料二,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1 分)材料三 “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的保持的,只可使之发扬光大,不可使之有所损害,以至于丧失。中正个人感怀过去全国的奋斗,抚念当前的满目疮痍,更觉得感想万千,不知所云” 摘自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书(3)根据材料三,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此。 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
10、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4)根据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驳斥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的理由。(1 分)材料五 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的日军,最高时达到 94以上。据统计,二战期间,中国军队消灭日军 155 万余人。从 1942 年 4 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了 10 多个机场。中国给苏联提供了 45 亿美元的农、矿产品;给美国提供 74785 亿美元的桐油、锡矿和钨矿等;给英国提供 1148 亿多英镑的农、矿产品。摘编自中国现代史料汇编(5)根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2 分)(6)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2 分)13欧洲掀起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1、都是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10 分)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 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核心思想。(2 分)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 14 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
12、及欧洲大地,成为 l4 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2)就材料二所说“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在文学、艺术方面各举一例巨大成就,(2 分)材料三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卢梭社会契约论(3)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2 分)
13、材料四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种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 762 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
14、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一一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依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 (4 分)三、组合题:盘点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见证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10 分)1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四次国际会议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图一 巴黎和会 图二 华盛顿会议图三 慕尼黑会议 图四 雅尔塔会议(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和图二两次会议的共同点。(2 分)(2)慕尼黑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图一的凡尔赛和约、图二的九国公约有
15、什么共同之处?(2 分)(3)大国协调机制是指大国间通过会议来决策,按照协商一致、责任与干预等共同规则,来应对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冲突与危机的一种国际关系机制。根据此机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图一、二、三会议的相同之处。(1 分)2图五、图六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场景:图五 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图六 华沙条约签字仪式请回答: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这一格局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1 分)3二十世纪中后期成立四大国际组织的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发展。图七 EU 图八 WTO 图九 APEC 图十 UN(联合国)请回答:上述国际组织中最能反映经济全球化的组织是哪些?(1 分)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是哪些?(1 分)4综上所述,请指出对世界政治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