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实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第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们义务教育中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把握理念的深邃,让其真正的有效实施是我们好好研究的。一、数学活动的认识。从哲学上看,活动是人的根本存在的形式。一切关于人的科学都应该是研究人的活动,特别是研究人的实践的科学。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教育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如何在活动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科学。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不可能产生教育
2、影响,也就无所谓学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从哲学的、人的生存方式的角度研究教学的一种视角。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主题地位。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已有知识的突破和创新,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苏格兰数学家波塞尔对数学活动概述道:“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最重要的活动,它不只是一种游戏,尽管我们喜欢玩它;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尽管有时它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它并不像哲学家所想象的是无聊的一小步、一
3、小步推理组成的长链。数学活动是包容了从粗俗是的手工劳作到高雅的理性发现的系统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搞清数学教学活动与数学活动的区别。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精心策划的活动,它的价值取向、性质特点等都与教师个人有直接的关系。它可能是启发式的,也可能是填鸭式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获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可能只有“背起双手,认真听讲”的权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学生总是被动的。而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他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份子。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意
4、义构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人。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有效实施。(一)理论依据1、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动机。它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2、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独立自学和探究,而不能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
5、思强压给学生。最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待学生需要帮助时再体现教师的作用” 。可见,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强调主体性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都没有把握好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度。而且自爱主体性作用中过于强调注重个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并且严重忽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活动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多年来一直没有质的突破。3、现代教育心理学主体性活动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塑造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是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统一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主体性教育的归宿,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主
6、体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一方面,主体的活动制约着主体的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主体的意识和个性在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主体的意识和个性实现着对主体的活动的调控作用,是主体活动得以正确完成的条件。(二)实施方案1、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呈现目标,自主尝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帮助学生找准努力方向。在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能压抑,更不能强制,充分体现“自主” ,给学生一个宽松、自主选择的氛围。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梳理。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会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
7、,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并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交流是最
8、好的学习手段之一,一些问题通过交流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这种交流是多向的,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等等。交流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何把交流组织得更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讨论、相互质疑、相互释疑,同时对释疑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3、精讲点拨、归纳总结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小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 ,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于其疑点,快
9、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4、达标训练,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索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后,可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三、课堂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下面几点:1、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精神风貌和学习气氛。2、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即学生参与率应达 90%以上,并且参与过程有提出问题的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看法,思维活跃。3、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问题和探究方法。4、学习效果: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不但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科学素质,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很好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