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六年级期末小学语文试题(时间:90 分钟)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字词,相信你一定能写得端正、美观。qn min mng lng ku w yu l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然大( ) 曲( )和( ) ( )连忘( )苟延( )( ) ( )( )共赏 ( )高( )烈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遭不幸 久别重逢 漫不经心 浴血搏杀B焦燥不安 震耳欲聋 饱经风霜 牛毛细雨C风雨同舟 和蔼可亲 心惊肉跳 十指连心D怒目圆睁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百折不挠4.按要求改写句子的意思。 (1 )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我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在家
2、看看书吧!”(请转述一下老师说的话)(2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请按照这个句子的表达方法仿写一个句子)二、语言积累。1、郭沫若曾说过:“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你能写出鲁迅的两句诗词或名言吗?2、先按原文填空 ,再回答问题。 (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 。本首诗处处体现了诗人的_心情。(2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3 )詹天佑不怕_,也不怕_ ,_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_ ,哪里要_,哪里要把_,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4)诚者,天
3、之道也;_(5)其实地上没有路,_(6)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是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请你也仿写这样的一个句子:_ _ _(7)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请把这个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写出来_ 加分题:活学活用。(可以加五分哦)(1 )皇甫东想为自己的理发店选副对联,请在选中的括号里打“”。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 )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2 )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通顺的对联。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_ _,_ _。读这副对联,你联想到的一句名
4、言是:_ _。三、课内阅读1.下面是穷人中的一段话,请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练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1) 请说出作者是通过描写渔夫的哪三个方面,细致传神的刻画了渔夫做出决断前后思考的过程的。(2) 这段话中你觉得哪个字或词用的最传神? 请说明理由。(3 )读了以上这段话,有人说,渔夫没有桑娜那样高尚,因为他收养两个孩子是经过思虑后才决定的,而桑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把孩子抱回了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2.下面是老人与海鸥中的两
5、段话,仔细阅读回答问题。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 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1)这两段描写,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作者是如何表达海鸥对老人的这种深厚感情? (2)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 呢?_(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把你想
6、说的话写下来。四、课外阅读 成功的起点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 毛毛虫” 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 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 6 寸的地方撒 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zhun zhun。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
7、避免死亡的命运?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 15 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虽然 不是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生活中,我们太习贯 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
8、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l n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 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1)用“”划去短文 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2)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 )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 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 )事情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 )(3)按要求画句子。用“ ”画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 习性的语句。用“ ”画出解释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4)下面与原文意思一致的语句是_ 。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
9、哪儿,其次选准方向,关键是持久稳健地走下去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关键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人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有时也考虑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5)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毛毛虫” 、比塞尔人:_ _肯 莱文:_ _ (6)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一是_;二是_。(7)成功的起点是什么? 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加分题: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一定让你对诗歌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考考你,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去吗?(填写序号)(全对可以加五分哦 )江南忆,最忆是江南。几处早
10、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1)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 ”呀! (2)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 ”,在 “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 ”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 ”。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 ”。五、习作。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我们所读的“精彩极了” 与“糟糕透了”中,巴迪的成长不就是因为一句话吗?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永远难忘的一句话呢?请以难忘的那
11、句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讲你的故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六)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分)一、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哦!(4 分)min ku h ln no 勤( ) ( )梧 ( )吞枣 阻( ) y cu m( )扬顿( ) 静(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相信你能行!(5 分)久别重( ) 恍然大( ) 和( )可亲 ( )崖峭壁 笔走龙( ) 独具( )心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 三、按要求写句子,小心哦!(4 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1 分)反问句: 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 分)仿写句子: 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
12、走向了成功。(1 分)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1 分)修改: 四、语言积累、运用,加油哦!(共 13 分)1 填空 :(6 分)造物无言却有情, 。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不能动人 。珍惜自然资源 , 。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写一句课外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2在小学语文第 11 册课本中,你最爱读的一篇课文是 ,因为: 。(2 分)3你学习语文六年了,请把你自己学习语文最有效、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你是怎样学到这一方法的? 。(2 分)4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3 分)万里长城是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鲁迅发表在
1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故乡。( )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贝多芬的作品。( )五、这个学期你积累了不少的诗词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下来,并说说原因。(4 分)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30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5 分)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ng
14、kng )地。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 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n y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篮)布包,撮(chu cu)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1划去文中错误的
15、字或读音。(3 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 分)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 分)4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2 分)5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2 分)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2 分 )7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 分)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5 分) 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朋友起得很晚,池塘已
16、经游满了大大小小的鸭子,几只晚来的还拖着肥胖的身体在公路上摇摇摆摆,夹在稀疏的路人中显得有些滑稽。朋友恶作剧地走近鸭群,突然猛一跺脚,受惊的鸭子四处逃窜,“嘎嘎” 地叫着,有的还张开翅膀,扑打着,来个个趔趄。可突然之间,朋友惊呆了,他看到了一只飞行的鸭子!它的飞行姿态不敏捷,双翅的每一次扑打都显得很吃力,很笨拙,简直像是在空中爬行。它飞得很慢,仿佛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但是它却一直在飞着,扑啦扑啦地,越过朋友的头顶,一直飞到西面的池塘上空,双翅一敛,落了下去。朋友莫名兴奋。他不由自主地追过去,一池绿水,半塘灰鸭,一样的安详,他辩不出究竟是哪一只鸭子刚刚进行了那摄人心魄的飞翔。朋友相信自己决不会看错
17、,它分明就落在了池塘里,它也决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家鸭,家鸭不可能会飞,更不可能连续飞行近 200 米! 他决心要找到这只会飞的鸭子,于是捡起池塘边的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池塘中央抛去。随着“ 哗啦” 一声响,鸭群四散天来,其中一只飞起来落到一个农户家里。朋 友紧追到农户家,表示要看一看这只会飞的鸭子。主人漫不经心地说,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这只鸭子连条腿都没有。原来,这只鸭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鼠咬掉 了双脚,主人以为必死无疑,也没去理会它。谁知,它不但没有死,还慢慢长大了,而且学会了飞行!每天早晨,它就从巢里直接起飞,到 200 米外的池塘里游泳,晚上再飞回来。鸭子,没腿,会飞鸭子所以会飞,是因为没
18、有腿。确实,人生之中难免会遇到逆境、困境,甚至致命的打击,是一蹶不振还是在逆境中奋起而学会飞翔,全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1“滑稽”的“ 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 分)2朋友看到的那一只鸭子是怎样飞行的!请用“ ”划出来。(2 分)3写出下面的近义词:(2 分)敏捷( ) 不由自主(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分)漫不经心: 一蹶不振: 5这个文段主要写 (2 分)6为什么朋友认为“它也决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家鸭”?(2 分)7读了这篇充满哲理性的文章,你有什么启示?(3 分)第三部分 习 作(40 分)(一) 小练笔(5 分)要求数字 50100 之间小明的爸爸在莞城做生意,已经两年没有回家探望住在广州的父母了,小明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望爷爷奶奶呀?” 爸爸说: “我每个月都汇钱过去,现在,你爷爷奶奶吃得好,穿得好,又有保姆照顾,我们看不看他们都没关系,你只管好学习上的事情就行了。”爸爸说得对吗?为什么?(二) 习 作。(35 分)题目:在课堂上文章的开头情节: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李刚把一只刚出生几天的小狗带进教室,放在抽屉里,小狗汪汪的叫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要求: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不少于 400 字。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