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换热站验收方案(XXX 换热站)批准:审核:编写:2一、组织机构:组长: 副组长:成员:建设单位 换热站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换热站生产运行维护单位二、验收内容:本验收方案包括单体调试和整体调试,单体调试主要包括电气部分,热控部分,工艺部分(不包括水压试验)。整体调试将在单体调试合格后进行。(一) 电气部分1、 外观检查1.1 检查各个电气柜、电机外壳表面有无破损,污染。1.2 检查各个电气柜的仪表,开关等有无破损,污染。检查结果 备注电气柜、电机外壳表面有无破损,污染仪表,开关等有无破损,污染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32、 电缆接线检查2.1 检查各个电缆接头是否美观、符合规范,电缆编号是
2、否清楚。2.2 检查各个电缆接线是否和图纸相符。检查结果 备注电缆接头是否美观、符合规范,电缆编号是否清楚电缆接线是否和图纸相符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3、 接地检查3.1 检查各泵电机外壳,确认各泵电机外壳已可靠接地。3.2 检测各个开关柜的柜体,确认各个开关柜的柜体接地良好。检查结果 备注#1 #2 高区循环泵外壳#1 #2 高区混水泵外壳#1 #2 低区循环泵外壳#1 #2 低区混水泵外壳#1 #2 补水泵外壳4#1 #2 散热器循环泵外壳进线柜柜体补偿柜柜体馈线柜柜体高区循环泵变频软起柜柜体高区混水泵变频软起柜柜体低区循环泵变频软起柜柜体低区混水泵变频软起柜柜体散热器循环泵变频软起
3、柜柜体补水泵变频器柜柜体接地网电阻阻值: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4、 绝缘检查4.1 检查各个泵的电机,并确认其绝缘良好(R0.5M) 。4.2 检查各个泵到变频器柜的电缆,并确认其绝缘良好(R0.5M) 。4.3 检查各个变频器、软起器的动力电缆接头、控制部分,并确认其绝缘良好(R0.5M) 。4.4 检查隔离开关上口、断路器出口三相线路、母排,并确认其绝缘良好(R0.5M) 。检查结果 备注5#1 #2 高区循环泵电机#1 #2 高区混水泵电机#1 #2 低区循环泵电机#1 #2 低区混水泵电机#1 #2 补水泵电机#1 #2 散热器循环泵电机各泵到变频器柜的电缆高区循环泵变频器、软起
4、器高区混水泵变频器、软起器低区循环泵变频器、软起器低区混水泵变频器、软起器散热器循环泵变频器、软起器补水泵变频器隔离开关上口三相线路断路器出口三相线路母排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5、 开关检查5.1 确认开关内母排、开关连接螺丝紧固良好。5.2 确认进线柜、低压配电柜、电容补偿主回路开关均断开。检查结果 备注6母排、开关连接螺丝是否紧固进线柜、补偿柜、馈线柜主回路是否断开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6、 系统上电6.1 确认上诉工作后可联系电业部门给本站接入 AC380415V 低压电。6.2 检查多功能表,三相电压是否正常。合上进线柜隔离开关,断路器。6.3 合上电容补偿柜断路器,将无功
5、补偿器转换开关旋至自动档。检查结果 备注多功能电表显示是否正常电容补偿器工作是否正常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7、 电机调试(直启,软启,变频)7.1 循环/混水泵7.1.1 检测屏体接地良好7.1.2 检查主回路螺丝紧固良好7.1.3 确认断路器上口电缆、电机电缆三相线路相互及对地无短路(R0.5M) 。77.1.4 合上低压配电柜内本回路开关7.1.5 将柜门上“远程/就地选择”开关旋至就地位、 “报警投入解除”开关旋至投入位。7.1.6 直启方式设定热继电器定值;软启、变频方式设定控制器菜单电机基本参数和保护参数等。7.1.7 合上电机控制柜内本回路开关7.1.8 通过柜门上启动、停止
6、开关点动电机,察看电机旋转方向。如反向调整电机电缆(控制柜一端)A、C 相线7.2 补水泵7.2.1 检测屏体接地良好7.2.2 检查主回路螺丝紧固良好7.2.3 确认断路器上口电缆、电机电缆三相线路相互及对地无短路(R0.5M) 。7.2.4 合上低压配电柜内本回路开关7.2.5 将柜门上“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旋至手动位、 “报警投入解除”开关旋至投入位, “远程/就地选择”开关旋至就地位,7.2.6 合上电机控制柜内本回路开关7.2.7 通过柜门上启动、停止开关点动 1#、2#电机,察看电机旋转方向。如反向调整电机电缆(控制柜一端)A、C 相线。7.2.8 设定控制器菜单电机基本参数和保护
7、参数等。7.2.9 点动手动泄压按钮,察看泄压阀是否动作。检查结果 备注8高区循环水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高区混水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低区循环水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低区混水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散热器循环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补水泵变频器、软起器运行是否正常,显示是否正确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二) 热控部分1、PLC 柜91.1 检测屏体接地良好1.2 检查回路螺丝紧固良好1.3 合上 PLC 柜内所有开关确认断路器 L、N 端相互及对地无短路(R0.5M) ,断开所有开关。1.4
8、合上低压配电柜内本回路开关1.5 依次合上 PLC 柜内 K1、K2、K3、K4、K5 开关1.6 下载 PLC 程序、触摸屏程序进行自动调试2 确认现场管路上的各个表计位置正确,接线良好。2.1 热工仪表明细表仪表名称 显示是否正确 备注1 (低区)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2 (低区)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3 (低区)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4 (低区)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5 (低区)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6 (低区)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7 (低区)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8 (低区)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9 (低区)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10 (低区)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1
9、1 (低区)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12 (低区)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13 (低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14 (低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15 (低区)混水泵后总管压力表 1 16 (高区)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17 (高区)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18 (高区)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19 (高区)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20 (高区)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21 (高区)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22 (高区)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23 (高区)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24 (高区)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1025 (高区)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26 (高区)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27 (
10、高区)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28 (高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29 (高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30 (高区)混水泵后总管压力表 1 31 (高区)补水泵后压力表 1 32 (高区)补水泵后压力表 1 33 (散热器)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34 (散热器)一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35 (散热器)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36 (散热器)一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37 (散热器)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38 (散热器)二次板换供水压力表 1 39 (散热器)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40 (散热器)二次板换回水压力表 1 41 (散热器)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42 (散热器)循环水泵前压力表 1 4
11、3 (散热器)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44 (散热器)循环水泵后压力表 1 45 (低区)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46 (低区)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47 (低区)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48 (低区)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49 (高区)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50 (高区)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51 (高区)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52 (高区)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53 (散热器)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54 (散热器)一次板换回水温度计 1 55 (散热器)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56 (散热器)二次板换供水温度计 1 57 (低区)二次总管回水温度计 1 58 (高区)一次供水温
12、度计 1 59 (高区)二次混水前供水温度计 1 60 (高区)二次混水后供水温度计 1 61 (高区)二次供水温度计 1 62 (高区)二次总管回水温度计 1 63 (高区)二次回水温度计 1 64 (散热器)一次供水温度计 1 65 (散热器)二次总管供水温度计 1 66(散热器)二次分水器供水温度计 1 1167 (散热器)二次供水温度计 1 68 (散热器)二次总管回水温度计 1 69 (散热器)二次回水温度计 1 70 一次网总管供水压力表 1 71 一次网总管回水压力表 1 72 一次网除污器后压力表 1 73 (低区)一次供水压力表 1 74(低区)二次网混水前供水压力表 1 7
13、5 (低区)二次网总管供水压力表 1 76(低区)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前压力表 1 77(低区)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后压力表 1 78 (低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79 (低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80 (低区)混水泵后总管压力表 1 81 (高区)一次供水压力表 1 82(高区)二次网混水前供水压力表 1 83 (高区)二次网总管供水压力表 1 84(高区)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前压力表 1 85(高区)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后压力表 1 86 (高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87 (高区)混水泵后压力表 1 88 (高区)混水泵后总管压力表 1 89 (散热器)一次供水压力表 1 90(散热器)二次网总管供水压力
14、表 1 91(散热器)二次网分水器供水压力表 1 92(散热器)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前压力表 1 93(散热器)二次网回水除污器后压力表 1 94 (散热器)二次网供水压力表 1 95 (散热器)二次网回水压力表 1 96 一次总管供水温度计 1 97 一次总管回水温度计 1 98 (低区)一次供水温度计 1 99 (低区)二次混水前供水温度计 1 12100 (低区)二次混水后供水温度计 1 101 一次网供水总管压力变送器 1 102 一次网回水总管压力变送器 1 103 (低区)二次网供水压力变送器 1 104 (低区)二次网回水压力变送器 1 105 (高区)二次网供水压力变送器 1 10
15、6 (高区)二次网回水压力变送器 1 107(散热器)二次网供水压力变送器 1 108(散热器)二次网回水压力变送器 1 109(低区)二次网供回水差压变送器 1 110(高区)二次网供回水差压变送器 1 111(散热器)二次网供回水差压变送器 1 112 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 1 113 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14 (低区)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15 (高区)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16 (散热器)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17 (低区)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 1 118(低区)二次供水混合后温度传感器 1 119 (低区)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20 (高区)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 1
16、121(高区)二次供水混合后温度传感器 1 122 (高区)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23 (散热器)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 1 124 (散热器)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 1 125 室外温度传感器 1 126 一次网回水超声波热量计 1 127 (低区)一补二热水表 1 128 (高区)补水热水表 1 129 (散热器)一补二热水表 1 130 缓冲水箱磁浮子液位计 1 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2.2 电动调节阀,电磁阀及循环泵,混水泵,补水泵变频控制13仪表名称指令,信号是否正确 备注1 (低区)一次网电动调节阀开度 1 2 (低区)一次网电动调节阀控制 1 3 (高区)一次网电动调节阀开度
17、1 4 (高区)一次网电动调节阀控制 1 5 (散热器)一次网电动调节阀开度 1 6 (散热器)一次网电动调节阀控制 1 7 (低区)1循环水泵变频控制 1 8(低区)1循环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9(低区)1循环水泵变频器启停状态 1 10 (低区)1循环水泵故障 1 11 (低区)1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12 (低区)1循环水泵启动控制 1 13 (低区)1循环水泵停止控制 1 14(低区)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启动 1 15(低区)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停止 1 16 (低区)2循环水泵启停状态 1 17 (低区)2循环水泵故障 1 18 (低区)2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19 (高区)1循环
18、水泵变频控制 1 20(高区)1循环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21(高区)1循环水泵变频器启停状态 1 22 (高区)1循环水泵故障 1 23 (高区)1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24 (高区)1循环水泵启动控制 1 25 (高区)1循环水泵停止控制 1 26(高区)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启动 1 27(高区)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停止 1 28 (高区)2循环水泵启停状态 1 29 (高区)2循环水泵故障 1 30 (高区)2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31 (散热器)1循环水泵变频控制 1 32(散热器)1循环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1433(散热器)1循环水泵变频器启停状态 1 34 (散热器)1循环水
19、泵故障 1 35 (散热器)1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36 (散热器)1循环水泵启动控制 1 37 (散热器)1循环水泵停止控制 1 38(散热器)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启动 1 39(散热器)2循环水泵远程控制停止 1 40 (散热器)2循环水泵启停状态 1 41 (散热器)2循环水泵故障 1 42 (散热器)2循环水泵手动/自动 1 43 (低区)1混水泵变频控制 1 44(低区)1混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45(低区)1混水泵变频器启停状态 1 46 (低区)1混水泵故障 1 47 (低区)1混水泵手动/自动 1 48 (低区)1混水泵启动控制 1 49 (低区)1混水泵停止控制 1 50
20、(低区)2混水泵远程控制启动 1 51 (低区)2混水泵远程控制停止 1 52 (低区)2混水泵启停状态 1 53 (低区)2混水泵故障 1 54 (低区)2混水泵手动/自动 1 55 (高区)1混水泵变频控制 1 56(高区)1混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57(高区)1混水泵变频器启停状态 1 58 (高区)1混水泵故障 1 59 (高区)1混水泵手动/自动 1 60 (高区)1混水泵启动控制 1 61 (高区)1混水泵停止控制 1 62 (高区)2混水泵远程控制启动 1 63 (高区)2混水泵远程控制停止 1 64 (高区)2混水泵启停状态 1 65 (高区)2混水泵故障 1 66 (高区)
21、2混水泵手动/自动 1 67 (高区)补水泵变频启状态 1 68 (高区)补水泵变频停状态 1 69 (高区)补水泵变频控制 1 1570 (高区)补水泵变频器反馈频率 1 71 (高区)补水泵手动/自动 1 72 (高区)补水泵工频启控制 1 73 (高区)补水泵工频停控制 1 74(高区)补水泵 1 工频/2 变频转换 1 75(高区)补水泵 2 工频/1 变频转换 1 76 (高区)补水泵运行状态 1 77(高区)补水泵 1 工频/2 变频状态 1 78(高区)补水泵 2 工频/1 变频状态 1 79 (高区)补水泵故障 1 80(低区)二次回水压力低打开进水电磁阀 1 81(低区)二次
22、回水压力低打开进水电磁阀 182(散热器)二次回水压力低打开进水电磁阀 1 83(低区)二次供水压力高打开泄水电磁阀 1 84(高区)二次供水压力高打开泄水电磁阀 1 85(散热器)二次供水压力高打开泄水电磁阀 1 86 蜂鸣器输出 1 87 1#排污泵启动控制 1 88 1#排污泵停止控制 1 89 2#排污泵启动控制 1 90 2#排污泵停止控制 1 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3 确认流量计电源线与电源端子连接无误后,可合上开关 K6 调试流量计 4 确认调节阀电源线与电源端子连接无误后,可合上开关 K7 调试电动调节阀5 电动调节阀调试165.1 一执行机构安装达到的标准5.1.1 执
23、行器安装位置操作维护方便。5.1.2 执行器手轮操作方向一般顺时针方向为关,逆为开。5.1.3 热态时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膨胀位移方向一致。5.1.4 执行器基础与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执行器动作时不可产生位移。5.1.5 执行器与基座的固定螺栓要紧固,保证有足够的强度。5.1.6 连杆连接不可有松动及旷量,减少调节的滞后。5.1.7 执行机构一般安装在调节机构附近,不得有碍通行和调节机构的检修,并应便于操作和维护。连杆不宜过长,否则应加大连杆连接管的直径。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转臂应在同一平面内动作(否则应加装中间装置或换向接头)。5.1.8 在管道上安装执行机构时,由于管道受热时会发生膨胀、位移
24、。在管道发生热位移时,要考虑安装与阀门一体的直行程执行器,这样不会因热位移造成调节误差。5.1.9 没有热位移的位置,可将执行器直接固定在地面或钢结构上。对于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执行器,在土建施工时,要做好足够强度的基础。在钢结构上安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保证执行器运行时不产生晃动而造成控制误差。必要时应与机务配合,选择合适的调节机构安装位置,调节机构上应有明显正确的开关方向的标志。5.1.10 已安装完毕的执行器要做好防雨、防尘、防砸等措施。检查结果 备注电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是否17符合要求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5.2 电动调节阀检验5.2.1 手摇摇把检查执行器的输出连接是否动作灵活,死
25、区小,接线正确,电气绝缘合格。5.2.2 先设置执行机构内拨码开关的位置。将输入设为 420m 续控制模式。5.2.3 送电正常后,波动拨码开关作后一位让执行机构进行量程自检。5.2.4 在触屏上手操执行机构,点动观察执行机构动作情况正确。手操执行机构分别为 0、25、50、75、100输出。调整对应输出的反馈电流为 4mA、8mA、12mA、16mA、20mA,完成执行器的单体调试。检查结果 备注电动调节阀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18(三) 工艺部分1 外部条件该机组务必安装在一间干燥、通风、设备良好和低温安全的房间里。在装配地,基座必须以水平位置排成一列。地面必须结实(
26、水泥地面) ,但没必要用地锚来固定。装配室最高气温不得超过40。最好能腾空机组周围的空间,这样易于启动、服务和维修;若条件不允许,那么必须腾出为热交换器维修的空间。机组与外部管道焊接在一起,外部管道在无需任何力的情况下连接起来。水管重量与管的承受力相当或小于承受力。如果在机组旁焊接外部管道与机组相连时,注意保护换热机组。供电电源必须是三相 380V-50Hz。2 空间机组周围应有足够空间,以便于安装、运行和维修机组底座边缘与四周障碍物(如墙壁、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少于 1500mm。检查结果 备注机组安装的空间及外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193 吊装机组的一次侧供水管路
27、,二次侧供水管路分别与与一次管网、二次管网管道焊接相连,机组的补水管管路与热力站内来自小区加压水管相连。与机组相连的管道应设有相应的支(吊)架,避免外力作用到机组上。检查结果 备注机组一次侧二次侧的支吊架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4 排水机组附近的地面应设有排水沟和地漏,机组的放水阀、安全阀等应连接排水管至排水沟。检查结果 备注机组附近的排水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205 焊接工艺检查管道焊缝是否均匀,齐整。检查结果 备注检查管道焊缝是否均匀,齐整施工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6 反冲洗检查机组有没有反冲洗阀、泄水阀。检查结果 备注检查机组有没有反冲洗阀、泄水阀施工
28、单位签字:_监理签字:_整体调试1 注水在向机组注水前,关闭机组最低处放水阀,开启机组最高处排气阀,注满水后关闭排气阀。检查换热机组换热器、水泵、阀门、仪表等部件安装是否正确。21确认机组出入口阀门为关闭状态,电源已送至配电柜主开关,补水水箱内有水,热源已送至换热机组一次网入口阀门处。开启补水泵入口阀门,打开补水泵排气阀,直至排气阀有水溢出,关闭补水泵排气阀。合上配电柜内空气开关。点动补水泵启动、停止按钮,观察补水泵电机转向,是否与补水泵电机指示旋向一致,根据需要调整补水泵电机旋向。开启换热机组二次侧回水阀门。按下补水泵启动按钮,启动补水泵,待补水泵正常运行后,缓慢打开补水泵出口阀门。补水至运
29、行所需压力(观察二次回水压力表) ,按下补水泵停止按钮。2 启动打开混泵排气阀,直至排气阀有水溢出,关闭混泵排气阀。点动混泵启动、停止按钮,观察混泵电机转向,是否与混泵电机指示旋向一致,根据需要调整混泵电机旋向。按下混泵启动按钮,启动混泵,待混泵正常运行后,缓慢打开换热机组二次侧出口阀门。 混泵运行中,根据实际运行压力的需要,随时启动补水泵补水。缓慢开启换热机组一次侧出口阀门,待换热机组一次侧排气阀无气体排出时,缓慢开启换热机组一次侧入口阀门。在升温、升压过程中,注意观察一、二次侧的温度、压力参数22及设备是否泄漏。当一切正常后,机组即可连续运行。运行初期应频繁清理除污器。3 自动调节3.1
30、在分体调试基础上进行补水泵定压点变频调速、混水泵差压控制及生水泵水箱连锁的调试,提高自动化水平,减轻运行人员劳动强度。3.1.1 换热站控制逻辑控制部分包括混水泵控制柜、补水泵控制柜及自控仪表柜混水泵每套系统两台,由一台变频器控制,控制方式为一用一备,定期倒泵。3.2 混水泵的就地起停控制及调速通过自控仪表柜的节点及调速信号实现变频器启动及速度控制,它根据二次供回水压差来走动增减变频器频率。在触屏上投入连锁后,当运行泵发生故障停机时备用泵能自动启动。二级网回水压力低于定值后停泵。混泵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A 就地控制方式:启停及频率调节均在混泵控制柜上操作。B 远程/手动方式:控制柜面板旋
31、钮处于远程位置,触摸屏上调节方式为“手动” 。此时可从触摸屏上或者控制柜面板上启停变频器,频率用“+” “-”控制。C 远程自动方式:控制柜面板旋钮处于远程位置,触摸屏上调节方式为“自动” 。可从触摸屏上或控制柜面板上启停变频器,频率按供回水差压自动调节。此种是长期运行时最常用方式。3.3 补水泵自动部分:变频调节原理是根据连通管压力或二次回水23压力与定压值比较来调节变频器转速,测量值小于定压值时变频加速,反之减速。定压设定、启停、手动调速、手自动转换与混水泵控制方法相同。投自动 手动是否正常。正常工况下一台泵变频运行能够满足运行需要,投入自动后另一台泵转入工频待命状态。当水箱液位低于定值后停泵,恢复后自动启泵。在触屏上投入连锁后,二级网回水压力高于定值停泵,恢复后自动启泵。4 安全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在机组投运初期,应注意运行监视。监视二次侧供水温度是否与控制器设定值相符;监视一次侧供、回水温度,监视一次侧、二次侧进、出口压力,看压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压差偏大,应及时清理过滤器。设备名称 投入是否正常,有无缺陷 备注板式换热器一次、二次管道各种管道阀门水处理设备水箱排污阀放空气门室内暖气系统24土建工程验收结论:验收代表签字:建设单位:25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换热站施工单位:换热站生产运行、维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