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0 年执法监察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执法监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关心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协调,主动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 年度共牵头组织、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 8 项执法监察项目,通过执法监察和专项监督检查,共 发现各类违规违纪资金 1000 余万元,追缴资金 80 余万元,转立案案件 7 件,给予 7 名党员党纪处分(执法室立案 2 件,其中一件移送司法机关),其中 2 件移送司法机关。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1、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中央新增投资政策落到实处。今年,由县监察局牵头,会同县发
2、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我县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这些项目共 20类 124 个项目,总投资 25055.61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 11853.92 万元、省市配套 1454 万元、县级配套 5087.29 万元、贷款配套 6130 万元、其他自筹 530.4 万元。为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安全运行、资 料规范,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 四确保、一促进” 目标,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我县从成员单位及特邀监察员中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 对项目分类别进行督查。督查采取“ 时间倒排、责任倒查” 的办法,对 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内容的实行通报、“效能告诫” 、组织
3、处理直至纪律处分等措施。2010 年,我县开展全面监督检查 4次,召开了由全县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及领导小组成员2单位共同参加的调度会 6 次,接受全省全面监督检查 1 次,下发整改意见文件 2 份,对 7 个项目单位下发督办函,给予 3 个单位下发了机关效能告诫书,并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及业主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到位。通过监督检查,确保了国家新增投资扩大内需建设项的进度、质量、资金安全使用。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2、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 赣办发 200943 号)文件以及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印发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回头看” 工作的通知(赣治工办发201012 号)文件精神,按照市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具体部署,我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治理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不遗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不隐瞒、整改处理问题不放过”的原 则,我县 在“ 回头看”工作中,认真查找前阶段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 查漏补缺” ,确保 专项治理工作质量和实效。一是加强领导,精心实施。会昌县委、县政府就我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明确了此项工作由县监察局牵头负责,会同城建、国土、房产、发改委等 21 个成员单位及特邀监察员共同组织实施。二是结合
5、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设工程招投标标后监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治理、利用领导干部影响力经商办企业、新增中央投资监督检查及贯彻实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系列工作,找准工作结合点,全面治理我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确保取得实效;三是狠抓落实、突3出重点,治理工作再梳理再检查,成效初显。1、项目排查情况:我县共梳理检查的项目 157 个,其中 500 万元以下 102 个, 500 万元以上项目 49 个,3000 万元以上房地产开发项目 6 个; 2、受理投诉和案件查处情况:2007-2009 年度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及其他投资100 万元以上的项目,累
6、计受理投诉举报 24 件,查结 24 件,其中转立案 7 件,对 7 名相关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 人,公安机关处理 1 人);3、追缴违规、违纪资金的情况:2007-2009 年度累计追缴各类资金 8166116.57 元,其中:违反规划处罚550020 元;补交土地出 让金 5774857.57 元; 追缴漏缴税费127739 元;对质量安全事故 处罚等 1664000 元; 贪污私分款项49500 元;4、围绕专项治理的 6 个方面 45 项内容,我县组织开展了调整容积率、新增中央投资、土地执法、房地产清理、土地矿产资源招拍挂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出台规范性文件 41
7、 项。此外,我县突出重点,在落实整改、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上下功夫,对省、市检查我县红色旅游项目、九岭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西江镇计生服务站及文化站项目、西江中学宿舍及食堂项目等工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整改到位并通过验收。3、源头治腐,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市场全程监督。为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招投标市场,一是充分发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的作用,确保公开招标率达 100%。今年累计进场交易 183 宗,其中:完 成 工程 建 设 项 目 124 宗 ,工 程 预 算 金 额 34349.37 万 元 ,合 同 中 标 造价 31339.24 万 元 ,节 减 资 金
8、3010.13 万 元 ;政 府 采 购 38 宗 ,采4购 预 算 2602.88 万 元 ,交 易 额 2501.45 万 元 ,节 减 资 金 101.43万 元 ;国 有 土 地 交 易 13 宗 ,起 拍 (始 )价 4403.80 万 元 ,成 交 价12137.70 万 元 ,增 值 资 金 7733.90 万 元 ;国 有 资 产 产 权 转 让 8宗 ,起 拍 (始 )价 311.12 万 元 ,成 交 价 3474.70 万 元 ,增 值 资 金3163.58 万 元 ;二是建立完善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为了规范乡镇各类公共资源的交易,我县 19 个乡(镇)都建立了公共资
9、源交易站,成立了乡镇公共资源交易领导小组,截止目前为止有 9 个乡(镇)已开展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县各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累计交易项目 35 宗,其中政府采购 11 宗,预 算 价 36.64 万 元 ,中标价 35.84万元,节减 0.8 万元; 建设工程招投标 22 宗,预 算 价 1017.90 万 元 ,中标价 976.33 万元,节减 41.57 万元; 产权交易 2 宗,预 算 价 73 万元 ,中标价 77 万元,收益 4 万元。三是推行网上报名、电子辅助评标工作。2010 年我县为电子化招投标试点县。今年年初,由县监察局牵头,会同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相关单位,
10、赴抚州市、崇仁县、宜黄县等地就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网上报名和电子辅助评标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详细了解了以上市、县在电子招投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实行电子招投标,确实能有效预防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自2010 年 8 月份实施电子评标以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项目 10 宗,工程 预 算 金 额 10232.74 万 元 ,合 同 中 标 造 价 9319.59 万 元 ,节 减资 金 913.14 万 元 。4、加强对违反规划擅自调整容积率问题的监督检查。5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我县对“明珠花园 ”、“时代广场”、 “富康二号” 等房地 产开发项目 违规
11、变更规划进行了 严肃查处,共收缴出让金200 余万元,补缴规费 50 余万元。同时对“ 九洲瑞源” 房地产项目土地拍卖时未设置容积率问题作出了补缴土地出让金 137 万元,有力维护规划法的严肃性。5、扎实推进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双公示制”。根据 4 月 29 日全市“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 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暨推行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动员大会” 召开后,会昌县迅速召开县政府常务会、县招管委会,落实“双公示制 ”的有关要求。一是今年 5月 1 日开始,先行对渡改桥、医院、校建工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廉租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进行“双公示” ;二是建立一 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级级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业主单
12、位负责对施工单位“双公示” 内容的监督检查,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业主单位履行监管职责的监督检查, 监察部门负责对招投标文书、中标合同的审查和行政主管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扣分预警” ,确保 “双公示制”落到实处。6、加快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根据省、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一是成立了会昌县审改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审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同时, 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监察局,由监察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分别从县监察局、政府法制办、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各抽调一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干部进行集中办公。二是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流程再造
13、,县监察局会同县政府法制办、县行政服务中心、县信息中心、县电信局等相关部门,6就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针对清理审批结果进行了公布,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会府发200932 号),督促各单位积极清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结时限,进一步落实了行政审批“三个 缩减 30%”工作,目前,我县共保留行政审批许可项目 246 项。另一方面结合政府机构改革, 2010 年 10 月 13 日,以会昌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印发了关于推进行政审批“两个集中” 工作的通知(会府字2010 79 号)文件,并召开了行政审批“两个集中”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 “应进必进,
14、应进尽进”的要求,对未上报及上报内容不符合 审批要求的进行了查漏补缺,同时要求各单位限时将行政审批工作人员配齐配强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做到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到位,对工作窗口授权到位,实行一站式服务。此外,对各单位窗口电脑配置较差的、未配强工作人员的由县监察局下发了督办函要求整改。同时行政审批“两个集中”工作会议对县矿管局等 4 个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三是按照赣审改办字201012 文件的要求,于 2010 年 7 月 19 日上报了 40 个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调研 246 项的审批程序、时限、流程再造等内容的调研材料,将上述内容提供给浪潮软件开发公司制作软件;四是积极上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
15、统建设进展情况。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我们在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软硬件的购买、系统的培训、安装调试、测试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并将我县进展情况每周、月按时上报市纪委综合室。截止目前,我县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软硬件已安装到位,在试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该系7统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省浪潮公司沟通,不断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建设。7、清理了一批行政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通过自查自纠和调查摸底发现在编不在岗 143 人,涉及 37 个单位,工资总计 2811994.9 元。追缴“空饷”20 余万元,下发处理函 60 份,责成相关人员办理病退、请假手续 17 人。在去年摸底的
16、基础上,今年以纪委监察局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 吃空饷” 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会纪字 201024 号),对遗 留问题及新发现的离岗人员“吃空 饷”问题进行全面 处理。8、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专项清理。结合在全县开展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专项清理,以县纪委监察局的名义下发了 关 于 开 展 全 县 党 员 干 部 违 法 用 地 及 违 法 违 章 建 设 专 项 清 理的 工 作 方 案 ,对 全 县 党 员 领 导 干 部 进 行 了 自 查 。在 全 县 开 展 的 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专项清理工作中,共计发现了 621 户存在“两违” 问题,同时对 2名领导干部参与“两
17、违 ”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 。此外,由县监察局会同公安、检察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对全县“ 两违” 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查处,如:晨岗村委会办公楼、文武坝镇欧屋小组新农村建设点及 26 户不积极配合处理的钉子户等,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二、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根据行政监察职能及相关会议工作要求,一是对 2010 年县里公开教师招聘、干部招录考试进行全过程的监察;二是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招标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三是对民生工程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调查摸底、摇号等进行监督;四是对县里征兵工作进行监8督;五是对干部任用考察的监督;六是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进行监督;七是完善党员干部民主生活
18、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以“ 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廉洁 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 题,开展 2010 年度 乡(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此外,按照上级要求,每月上报市纪委执法信息一篇,向市监察学会报送调研文章 2 篇,每月向市综合室按时上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案件统计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周月报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小结等材料。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县的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监察室人员学习业务知识方面还不够,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还有待于提高。二是深入单
19、位和乡镇了解掌握情况方面不够,执法监察工作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执法监察工作主动性不够,工作力度不够大。四、工作打算按照上级纪委、监察局的工作部署,我们将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继续加强对国家新增投资扩大内需项目进度、质量、资金安全使用等开展监督检查,同时,督促各项目主管单位做好资料归档,迎接上级的检查;2、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及扎实推进政9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双公示制” ,督促相关部 门建立长效机制;3、继续进行“ 两违”清理并 对未处理到位的,督促有关部 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维护土地管理法及城乡规划法的严肃性;4、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根据省、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部署,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确保行政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5、积极完成上级部署执法监察各项工作,结合会昌实际创一至两项特色工作,促进我县的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会昌县纪委监察局2010 年 11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