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攻中国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主要参考及阅读书目二.学习进程安排三.毕业论文选题主要参考及阅读书目第一类(入门)1.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国中古思想小史、戴东原的哲学。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六、七册)、中国哲学简史。3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史学论著选。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6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7.郭湛波:近世中国思想史。8.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9.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10.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
2、第二类(提高)1.章太炎:国故论衡。2.王国维:观堂集林、静安文集、古史新证。3.皮锡瑞:经学概论、经学历史。4 周予同:周予同史学经学论著。25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6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7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8 柳诒征:柳诒征史学论文集、柳诒征史学论文续集。9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10.傅斯年:傅斯年选集。第三类(学者自传)1.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2.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3 王国维:三十自序。4胡 适:胡适口述自传。5.冯友兰:三松堂自序。6.周作人:知堂回想录。7.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8.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9.郭沫若:沫若自传。10.蒋梦麟
3、:西潮。第四类(外人著作)1.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2.埃尔曼:从理学到朴学。3.韦伯:儒教与道教。4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5.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6.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37.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化复兴。8.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9.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10.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五类(海外华人著作)1.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2.周策纵:五四运动史。3.郭颖颐:现代中国的唯科学主义。4.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5.韦政通:十九世纪中国思想史。6.余英
4、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8.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社会。9.汪荣祖:康章合论、走向世界的挫折、从传统中求变。10.黄克武:自由之所以然。第六类(今人著作)1.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2.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3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4.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5.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6.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7.罗志田:传统中的裂变等。48.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9.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
5、神、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10.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第七类(史料及其介绍选读)1.吉林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哲学史史料(内部资料)。2 汤一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要辑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4.丁守和主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5.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6.石峻:中国近代思想史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7.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河北教育出版社)。8.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中国社科出版社)。9.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0.民国丛书(上海书店)。第八类(
6、报刊杂志)1.新民丛报、国粹学报、民报。2.甲寅、解放与改造。3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4.学衡、东方杂志。5.现代评论、努力。6.新月、独立评论。7.国学季刊、中研院史语所集刊。8.晨报、大公报、申报。59.中国文化建设。10.观察、世纪评论。第九类(传统经典选读)1.岳麓版传统蒙学丛书。2.中华版诸子集成。3.中华版新编诸子集成。4.中国书店版宋元人注四书五经、北大版十三经。5.中华版中国佛教典籍丛刊。6.中华版理学丛书。7 中华版二十五史、资治通鉴。8.岳麓版百子全书。9.人民文学版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0.中华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第十类(当代期刊)1.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
7、2.中国社会科学。3.读书、中华读书报。4.中国文化。5.哲学研究。6.台湾中研院近史所集刊、中研院史语所集刊、文哲所研究集刊。7.香港二十一世纪、明报月刊。8.美国美国历史评论。6学习进程安排第一学年1.外语。2.政治理论。3.专业必修课、限选课 5-6 门。4.学习电脑。5.指导写作一篇读书札记、一篇学术论文。6.每期安排三次(开学、期中、期末)与学生交谈。第二学年1.专业必修课、限选课 4-5 门。2.指导写作一篇论文,参加五四学术节论文比赛。3.参与编辑一种资料。4.提出并论证毕业论文选题(六月份)。5.每月安排一次与学生交谈。第三学年1.毕业论文写作。2.联系工作。3.每期安排三次(开学、期中、期末)与学生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