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马 说知识精讲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 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2文体常识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类似于现在的杂文。 “说”这种文体,可用来记叙,也可用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3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食马者(食,通“饲” ,喂。)才美不外见(见,同“现” ,显露、表现。
2、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 才” ,才能。)(2)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执策而临之(古义:马鞭子;今义:策略。 )(3)一词多义【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子。)【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才能。)【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使千里马的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 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表诘问,岂、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表猜测语气,大概。 )(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
3、用法,使 尽。)4主题解说文章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反而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5重点突破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独特见解?提示一: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提示二:这篇“说” ,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立意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
4、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6结构图解Error!Error!Error!)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祇( ) 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 ) 死于槽( )枥( ) 之间(3)一食( )或尽粟( )一石( )(4)食( )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也2填空。(1)韩愈,字_,唐代_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 “_”的美誉,被列为“_”之首,与柳宗元并称“_”。其作品都收录在_里。(2)马说借_和_为喻,对在位者的_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3)“说”是_,可
5、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_。3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_(2)才美不外见 _(3)不以千里称也 _(4)故虽有名马 _(5)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6)或尽粟一石 _4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之 虽 有 千 里 之 能策 之 不 从 其 道 )(2)食 食 不 饱 , 力 不 足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5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见”通 “现” ,表现。B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通“才” ,只有。C其真无马邪:“邪”通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D食马者:“食”通“饲 ”,喂。6按要求默写。(1)本文的中
6、心论点是:_。(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7.学习完马说一文后,八年级(3)班拟开展一次有关“ 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成语:_谚语:_古诗句:_(2)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英雄乘骏马,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赤兔马:_ 乌骓马:_的卢马:_ 黄骠马:_(3)文
7、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 。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_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_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其真无马邪 _ (2)安求其能千里也 _(3)策之不以其道 _ (4)执策而临之 _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0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11文章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2在作者看来, “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_03
8、 类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9、致远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 介:披上战甲。褫(ch):解除。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1)安求其能千里也?_(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_15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 “外见”的句子是:_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_文言文对照翻译世有 伯乐,然后 有千里 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祇()辱 于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好马,只能是屈辱于仆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
10、,不以千里称也。役的手中, (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常:经常。而:表转折的连词,可是。故:因此。虽:即使。祇:只是。辱:屈辱,埋没。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槽。称:著称。也:语气词。于:都是介词,在。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介词结构后置句。马之 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却不知道按千里马(的食量)去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之 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 美 不 外 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千里的本领, (由于
11、)吃不饱,力气不够,它卓著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达不到,又怎么求其能 千里也?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一食:吃一顿。或:有时。石:十斗为一石。食:喂养。下文“而食” “食之”的“食”,都念。而:连词,可译为“来” 。是:代词,这,这样。能:本领。才美:卓著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显露、表现。且:犹,尚且。与:跟,和。等:等同,一样。安:表反问语气,相当于“怎么”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策 之 不以其 道, 食之 不 能 尽 其 材, 鸣 之 而 不能通其鞭打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
12、充分发挥出来, (听到它)嘶叫却不通晓它意,执策 而 临 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 真 不 知 马 也。的意思,还手握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吧!策:用鞭子打;名词,马鞭子。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尽:竭尽。材:才能、才干。通:通晓。执:拿、握。临:面对。之:代词,代千里马。助词,无义。而: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表诘问,岂、难道;表猜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 。【参考答案】1. (1)zh (2)pin co l (3)sh s dn (4)s s 2. (1)退之
13、文学 文起八代之衰 唐宋八大家 韩柳 昌黎先生集 (2) 伯乐 千里马 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3)古代一种文体 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 (1)只是辱没 (2) 卓著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3) 以,凭、凭借;称,著称 (4) 即使(5)等同,一样 (6) 有时 4. (1)的 代词,它,代指千里马 (2)吃( 动词) 喂养( 动词) 5. B 6.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牛头
14、不对马嘴 人奔家乡马奔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吕布( 关羽) 项羽 刘备 秦琼 (3)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8. (1)难道 (2)怎么 (3) 正确的方法 (4)面对 9.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0. (1)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达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11. 对统治者辱没人才的不满与愤懑。 12.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13. (1)等同,一样
15、(2) 及,等到 14. (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15.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16. 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乙文参考译文】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吃不喝。给它披上战甲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