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93限时训练时间:40 分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 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 ”又曰:“即围邯郸乎?”日:“然。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
2、为武安君功也。 ”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孥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秦王使王龅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
3、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到,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遂自杀。(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白起迁为武安君 迁:升迁B且诸侯救日至 且:而且;况且C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怨:埋怨D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 乃:于是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3 分)白起攻魏,虏三晋将 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今赵亡,秦
4、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 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武安君言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B秦王派王龁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赞颂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
5、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 分)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3 分)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3 分)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3 分)【答案】1C2B3B4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赶到黄河里淹死。 (3 分)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们割地求和,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 (3 分)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打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 (3 分)【解析】1怨:怨恨,仇恨。2其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白起“善用兵
6、”的特点。是预测武安君将升迁。是说苏代挑拨应侯,成功地离间了武安君和应侯。是说武安君假装有病而不肯率军出征。3秦王派应侯去请武安君在王龁率军攻打邯郸之前。4“与战” “河” “沉”各 1 分, “沉”的活用可以通过译成“把”字句体现“因”“割” “无以”各 1 分“绝” “应”和状语后置各 1 分。译文:白起,是郿地人。他善于用兵。秦国把郢地设为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前 273) ,白起进攻魏,俘获了赵、魏将领,斩敌十三万人。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赶到黄河里淹死。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十月,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到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劝
7、说丞相应侯说:“武安君擒杀赵括了吗?”应侯回答说:“是。 ”苏代又问:“就要围攻邯郸吗?”应侯回答说:“是的。 ”于是苏代说:“赵国灭亡,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武安君当封为三公。武安君为秦国攻占夺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军队,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如果赵国灭亡,秦王君临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无疑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即使不甘心屈居下位,可已成事实也就不得不屈从了。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 ”听了苏代这番话应侯便向秦王进言道:“秦国士兵太劳累了,请您应允韩国、
8、赵国割地讲和,暂且让士兵们休整一下。 ”秦王听从了应侯的意见,割取了韩国的垣雍和赵国的六座城邑便讲和了。武安君听说这些情况后,从此与应侯有了感情裂痕(嫌隙) 。九月,秦国曾再次派出部队,命令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当时武安君有病,不能出征。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部队。武安君进言道:“邯郸委实不易攻下。再说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消灭了长平的赵军,可是秦军死亡的士兵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打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这个仗不能打。 ”秦王亲自下令,武安君不肯赴任;于
9、是就派应侯去请他,但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赴任,于是称病(不起) 。秦王(只好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没能攻下来。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领数十万士兵攻击秦军,秦军损失、伤亡很多。武安君有了话说:“秦王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秦王听到后,怒火中烧,强令武安君赴任,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于是(秦王)就免去武安君的官爵,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武安君已经上路,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秦昭王与应侯以及群僚议论说:“令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的样子还不满意,不服气,有怨言。 ”秦王就派遣使者赐给他一把剑,令他自杀。武安君拿着剑就要抹脖子时,仰天长叹道:“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
10、果?”过了好一会儿,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 “随即自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语数千言 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
11、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 二君日:“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 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
12、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节选自史记日者列传
13、)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听先生之辞:推辞 B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陋:浅薄 C.公且安坐 安:安心地 D余志而著之 志:记录,记述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所贤者何也? 所高者谁也? B.擅言祸灾以伤人心 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C.吾闻古之圣人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 D.卜于长安东市 游于卜肆中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贾谊之所以同宋忠到卜肆,是因为他想见识一下卜者中圣人的风采。 B、宋忠、贾谊听了司马季主的理论,认为都是自己从未听过的,因此很不以为然。 C、司马季主认
14、为,从披发童子不能解释日月之食这件事,可以说明能识别贤与不肖的人太少了。 D、司马季主的话说中了当官者的要害,所以宋忠、贾谊二人神情惆怅,说不出话来。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3 分) (2)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4 分) (3)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 (3 分)【答案】5A6C7B8 (1)尊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高尚的,是贤能的人占据的。 (2)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3)古时候的卜者之所以不被记载(
15、或译为“不被记载的原因” ) ,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不在文献中出现。【解析】5辞:言辞。6C 项前句“之”为助词,译为“的” ;后句“之”为动词,译为“到去” 。A 项, “所”在两个句子中用法一致,与后面的词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的人” 。B 项, “以”都是国家连词,表目的。D 项,都是介词,译为“在” ,表处所。7B 项宋忠二人“不以为然”错。8 (1) “所高” “处”各一分,句子通顺 1 分。 (2) “恨” “虽” “累辱”各一分,句子通顺 1 分(3) “所以” “ 载”各一分,句子通顺 1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司马季主是楚国人。他在长安东市卜卦宋忠时任中大夫,贾谊任博士,
16、一天二人一同外出洗沐。贾谊说:“我听说古代的圣人,如不在朝做官,就必定在卜者、医师的行列之中。现在,我已见识过三公九卿朝中士大夫,对他们的才学人品都可以说了解了。我们试着去看看卜者的风采吧。 ”二人就同车到集镇去,在卜筮摊馆聚集的地方游览。司马季主闲坐馆中,三四个弟子陪侍着他,正在谈论天地的规律。日月的运行,阴阳吉凶的根源。讲了数千言,无不顺理成章。宋忠、贾谊十分惊异而有所领悟,整理冠带,端正衣襟,恭敬地坐着,说:“我看先生的容貌,听先生的言辞,晚辈私下观看当今之世,还未曾见到过(先生这样的人)。现在,您为什么地位如此低微为什么职业如此污浊?”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两位士大夫好像是有道德学术
17、的人,现在为什么会说出这种浅薄的话,为什么措辞这样粗野呢!你们所认为的贤者是什么样的人?所认为的高尚的人是谁?现在凭什么将长者视为卑下污浊的人呢?”两位大夫说:“高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的高尚的、贤能的人占据的。如今先生所处的不是那种地位,所以说是低微的。所言不真实,所行不灵验,所取不恰当,所以说是污浊的。卜筮者,是世俗所鄙视的。世人都说:卜者多故作庄严地用夸大之辞来迎合人们的心意,虚假抬高人们的禄命来取悦人心,编造灾祸来使人悲伤,假借鬼神来骗人钱财,贪求酬谢来利于自身。 这都是我们认为可耻的行径所以说是低微污浊的。 ”司马季主说:“二位暂且安坐。你们见过那披发童子吗?日月照着,他们就走路;不熙
18、。他们就不走。问他们日月之食和人事吉凶,却不能解释清楚。由此看来,能识别贤与不贤的人太少了。“大凡贤者居官做事,都遵循正直之道以正言规劝君王,多次劝谏不被采纳就引退下来;他们称赞别人并不图其回报,憎恶别人也不怕其怨恨,只以对国家和百姓有利为目的。所以。官职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就不担任,俸禄不是自己功劳所应得到的就不接受;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然居显位也不敬重他;看到有污点的人,虽然他高居尊位也不屈就他;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现在你们所说的贤者,都是些足以为他们感到羞愧的人。他们低声下气地趋奉,过分谦恭地讲话;凭权势相互推荐,以
19、利益相互引导;被委任官职后,不肯让贤者陈述功劳,(却自夸其功,)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没有的变成有的,把少的改为多的,来求得权势尊位;大吃大喝,策马四处游乐犬马声色,无所不为,不顾父母亲人死活,专做犯法害民的勾当,肆意挥霍,虚耗公家:这其实是做强盗而不拿弓矛,攻击他人而不用刀箭。虐待父母而未曾定罪。杀害国君而未被讨伐的一伙人。凭什么认为他们是高明贤能的人呢?”宋忠和贾谊听得精神恍惚而若有所失,茫然失色,神情惆怅,闭口不能说话。过了很久,宋忠出使匈奴,没有到达那里就返回了,因而被判了罪行。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粱怀王不慎坠马而死,贾谊引咎绝食痛苦悔恨而死。这都是追求华贵而断绝性命的事啊!太史公说:古时
20、候的卜者,之所以没有被记载,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不在文献中出现。待到司马季主,我便将其言行记述成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 分)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
21、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
22、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注 媐(x):嬉戏。 瘗(y):埋葬 窭(j):贫穷。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人濒行 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C
23、.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D.遽薄京师 薄:逼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B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
24、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碗。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4 分)(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 分)(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3 分)【答案】9C10C11C12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 (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
25、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解析】9卒,通“猝” ,仓猝。10B 代词,代指“八阵图”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 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 C 介词,凭借。D 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11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26、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12 (1)注意 “复” , “故” , “乞”名词用作动词, “师”名词作状语。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数” “以” , “见”表被动。 (3)注意“于是”古今异义, “咎” “讥” 。参考译文申甫,云南人,好为行侠仗义之事,口才很好。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曾在路上用绳子系着一只老鼠玩耍。有一个道人路过此地,就教申甫戏耍老鼠。他叫申甫从路边捡来几块石头,四散摆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到四散的石块之中,老鼠多次奔逃,都逃不出去。不久,一只狸猫被吸引过来,狸猫想抓老鼠,也始终无法进
27、入石阵,狸猫和老鼠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道人于是在申甫的耳旁悄悄地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八阵图,小孩子你想学吗?”申甫此时还小,不懂道人的话,当即回答说:“不想学。 ”道人就走了。明代天启初年,当时申甫已经做了和尚,在河南、山东一带来往,在佛法上没有什么造诣。他来到嵩山,又遇见自己小时候见到的道人,就要求学习道人的法术,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道人临走时,丢给他一卷书,就告别而去,不知到哪里去了。申甫打开这卷书,看到书里讲的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对车战的介绍非常具体。申甫就留在嵩山,学习了一年多,不再钻研佛学了。 不久,申甫把兵书埋在嵩山下,前往颍州,在颍州人刘廷传处,做了他的门客。刘廷传,原先是
28、颍州的大侠,门下有几百名食客,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刘廷传资助申甫,让他前往京城。申甫多次拜见朝廷公卿,向他们介绍自己学到的兵法,然而始终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明愍帝即位,元兵从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门白天都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形势紧迫,就向朝廷推荐申甫。明愍帝在便殿召见申甫,用温和恳切的言语慰劳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台阶下磕头,大声呼喊:“我没有什么才能,愿意以死效忠陛下。 ”愍帝就当即授刘之纶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声以御史的身份任参军,而申甫任京营副总兵,然而实际上没有给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让他自己去招募士兵。过了三天,只招募到
29、少量的兵员,都是城里的穷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兵器,而申甫学到的兵法,是擅长车战,仓促之间不能操练。申甫正要选个日子部署军队,还没来得及备战。正当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权贵们都不熟悉兵法,与刘、金二人的很多意见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本来是个百姓,却得到越级任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送来兵符,催促申甫出城迎战,而正逢武经略满桂在安定门外战败身亡。满桂,原先是大同总兵官,是知名的老将,因为支援朝廷赶往京城,明愍帝正倚重于他。满桂兵败以后,京城朝野震惊,恐慌的情绪弥满全城。在这种情况下,申甫不得已,痛哭,趁着夜里带着手下的士兵用绳子吊下城墙,出了城,还没到卢沟桥,士兵就逃得所剩无几了
30、。申甫亲自肉搏迎战,中了数十支箭,就这样被杀了。于是权贵们争相把责任推给申甫,而且嘲讽刘、金二人荐人不当。等到元兵撤退后,竟然没人理会申甫战死这件事。距离申甫死后几天,刘之纶又分八路出兵,赶往遵化,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安营扎寨,遇见伏兵袭击,刘之纶监督将士拼死迎战,打了一天一夜,各路援兵没有赶到,刘之纶也战死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1 分)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
31、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伙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问。曼卿隐于酒,秘演臆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因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袁,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胜其橐山,
32、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峰,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遭其盛时以悲其衰。(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注】胠(q0):打开;橐(tu):袋子。峍(1):高峻陡峭。1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 一:统一B往往伏而不出 伏:埋伏C庶几狎而得之 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D无所合,困而归 困:困顿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A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然喜为歌诗以自娱以勇气闻于诸侯C东之济、郓奚以之九
33、万里而难为D其胸中浩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5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3 分)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蚌,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独其诗可行于世状貌雄杰。其胸申浩然A B C D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的人,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昧的好作品。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
34、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答案】13B14C 都是动词,到,往。15A16D17 (1)所以我常常喜欢和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3 分)(2)当他们尽情饮酒而大醉时,长歌吟诗欢笑狂呼,来求得天下最大的快乐,那种情景是多么豪壮啊!(3 分)(3)在他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因此说到他盛年时的情景来悲叹他的衰老。(4 分)【解析】13伏:蛰伏(3 分)14A
35、 连词,表顺承,就,便;连词,表假设,那么。B 连词,来;介词,凭。D 形容词词尾,无实意;助词,的样子。 (3 分)15写他要到东南游玩;是贤士喜欢和他交往;写他的诗作流行。16 “在曼卿的诗作至上”无根据。17 (1) “故” “游” “阴”各 1 分(2) “适” “何其” “壮”各 1 分(3) “叙” “因” “悲”“衰” 。【参考译文】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屠宰贩运,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
36、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
37、。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末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
38、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 ”起家除新安王法曹。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 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
39、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丈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广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
40、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 ”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1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 推:审问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 候:等候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 阙:空缺19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善心哭尽哀,人房改服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善心不舞蹈而出A B C D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2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3)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