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15227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系统安全评价,第7章 安全对策措施,第7章 安全对策措施,7.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 7.2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7.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7.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1.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危险和危害; (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7.1.2安全对策措施遵循的原则,(1)应按照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来制定。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任何事

2、故和危害。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当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或实施时,须采用安装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7.1.2安全对策措施遵循的原则,预防或减弱技术措施。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和危害的发生,则应采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发放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或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制定安全技术对策措施的原则,

3、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等。 连锁。当操作者失误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

4、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7.2 安全技术措施,7.2.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7.2.2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7.2.3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7.2.4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7.2.5 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7.2.6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7.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7.3.1 建立制度 7.3.2 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 7.3.3 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 7.3.4 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 7.3.5 实施监督和日常检查,7.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 爆炸着火事故,杨栋梁在总局调度会议上强调:深刻吸取福建漳州古雷

5、石化事故教训,全面开展石油化工和危化品隐患排查专项整治。 应急救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认真总结事故救援经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科学布局,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救援处置方法研究,强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为救援提供科技保障。要加快大型救援装备配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与调运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建立完善事故现场救援统一指挥制度,加强协调组织,提升救援处置能力和水平。,一要深入开展理论创新研究,用先进理论指导引领应急管理工作。 二要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继续抓好以应急管理条例立法为重点的法规体系建设,认真宣传贯彻企业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6、深入推动执法检查。 三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加强机构职能建设,督促落实责任,抓好发展规划制订。 四要全面推广大亚湾化工园区试点经验,进一步加强园区应急管理。 五要大力夯实基础,抓好标准化建设、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力量优化布局和预案实战化运用。 六要积极加强科技支撑,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推广应急关键技术装备,推动全国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另外,还要注重强化组织领导,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能力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应急预案编制准备,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

7、预 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资料收集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

8、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15第74号),一、必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

9、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二、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三、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危险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四、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五、必须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六、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七、必须落实从业

10、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八、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九、必须每年对应急投入、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6.5 对策措施建议 6.5.1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不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6.5.2 对策措施建议应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措施和建议可分为应采纳和宜采纳两种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