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410387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解析: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的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1933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了一项著名的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因历时长达八年(19341942) ,故人们称之为“八年研究” 。1942 年评价委员会发表“史密斯一泰勒报告”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泰勒也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因此,答案为 C。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

2、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解析: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和课程管理的需要,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修习的角度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因此,答案为C。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解析:美国课程的实践活动和日本的综合活动都讲求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接触到事物或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直接感知的经验,反映了课程注重直接经验的趋势。因此,正确答案选 C。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

3、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解析: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是包含七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注重分科的学习;工业革命后,按照社会的需求,开始设置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分学科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内容的学习,都属于学科课程。因此,正确答案选 A。排中的“ 心理逻辑原则”与“学科逻辑原则” 。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解析:结构注意课程理论是由布鲁纳在 20 世纪 60 年代

4、提出来的,布鲁纳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根据学科结构再来掌握具体的只是。因此,正确答案选 D.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解析: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理论,被称之为泰勒理论,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 ,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正确答案选 A.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解析

5、: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因此,正确答案选 A.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解析:活动课程,认为课程是活动,它区别于以往的学科课程。将课程和活动相结合,注重直接经验的学习,改变以往教学过程教育无儿童、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因此,正确答案选 D.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解析:我国中小学仍然实行学科课

6、程体系。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分科设置;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逻辑结构,但是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动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课程即知识的表现” 。因此,正确答案选 A。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儿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解析: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

7、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正确答案选 C。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解析: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评价理论。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的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正确答案选 A。 12.( )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解析: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批判,主张用直接

8、经验取代间接经验,活动课程来取代知识课程,以儿童中心来代替教师为中心。他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因此,正确答案选 D。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解析: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教育阶段,并且为各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此外,他还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因此,正确答案选 D。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解析:泰

9、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他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讨论展开的,这四个基本问题可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 、 “选择教育经验” 、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根据这四个步骤来进行课程的编制。因此,正确答案选 B 。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解析:课程标准又被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

10、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选 A。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解析:教科书的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内容的基础性,对学校的适用性,体现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兼顾学科内容和各级教材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因此,正确答案选 C。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

11、途径,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正确答案选 B。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因此,正确答案选 B。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解析: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因此,答案为 D。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解析: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

12、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因此,正确答案选 A。 二、填空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 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 课程)。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7拓展课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9.制约学校课程

13、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 10.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 11.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 (操作性).1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 、 (对学科的研究). 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 、 (普遍性) 、 (基础性).14.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15.安排课程就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 (生理适宜原则).16.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 (稳定性) 、发展性、 (灵活性).1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4、(基础因素) 、 (内部因素) 、 (外部因素). 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IPP 评价模式. 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 。 20CIPP 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2.制定课程目标

15、的依据有哪些? 答: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将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答: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评价

16、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主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答: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他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其中课程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教育

17、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学习经验 5.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2)从“双基” 到“四基”的趋势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5)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6)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7)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必将进一步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6.简述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 答: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如下六种趋势:

18、(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7如何正确实施课程评价? 答: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所做的各种形式的评定,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正确实施课程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程评价对象应多元化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还必须重视对

19、他们的情感的培育和心理发展水平(如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情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进取意识)以及动作技能发展水平的评价。 教师也应该是课程评价的对象,教师通过课程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课程目标也必须被评价,由于学生受到课程的影响以后所发生的变化,是课程目标所预料不到的,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变化,也可能有消极的变化。 (2)课程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3)课程评价标准应多元化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从对其他评价对象的评价来看 由于评价主体是来自不同阶层 (4)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应多元化 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的结合。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由

20、于评价对象的多重性和发展性,评价对象总是在发生变化,因此只用终结性评价不能看出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只有通过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才能使决策者随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最终保证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自评与他评的结合。在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中,利用自评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又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总之,如果在课程评价中能遵循以上几点,就不难得出客观、准确地结果。四、论述题 1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答: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科技发展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其发展的基本矛盾(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经

21、验与间接经验 从课程的功能上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即间接经验),是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二者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都极为重要。因此,关注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整合,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传授的被动局面,必然成为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极为重要的切入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 (2)知识与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学习目标已不再是获得知识和应考能力,而是追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学习内容

22、不再是课程限定的范围,而要涉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和自然科技问题;学习方式已不再限于课本、课堂和学校,而要走向社会和生活;学习手段也不只是语言、图像,而是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要确立“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重,学生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的课程改革思想。重视劳动课、艺术课、体育课、计算机课等非考试科目的开设,使学生发展特长。 (3)分科与综合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23、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在课程的发展中,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分科课程的缺陷可以在综合课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克服,综合课程的优点正是分科课程所必须吸取的,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对课程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科学主义提倡的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科学主义在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人们才重新意识到人文主义的意义,希望在课程的制定和发展中,引入人文主义的因素,对课程的发展起到一种补充

24、完善的作用,从而努力寻求两大哲学思潮的融合。 (2)学科逻辑原则 学科逻辑原则强调教育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一面,认为人类总体知识的性质和结构以及各领域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即学科间逻辑和学科内逻辑是课程编排的内在法则,学校课程和教材应该全面地反映迄今为止人类的所有认识成果,反映学科知识本身内在逻辑联系。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科学性、突出学术性。 按学科逻辑原则编排课程的优点:当考虑到教育的文化承传功能的时候,学科逻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它也确实反映了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编排要反映科学发展的真实面貌,这是“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性格” 。学科中心课程基本上就是按这一方式构建起来的。 当考虑到课程的实施对象时,就会发现按这一原则编排课程的缺陷:首先,由于这种课程恪守严格的科学性,而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会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困难。课程编排者把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科学学习的逻辑混淆了。其次,这种课程实施时,只强调学生心理认知方面的参与,而忽视了情意方面的参与,不能完成学校教育情意方面的目标,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再次,这种课程体现对科学知识尊重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儿童认识活动主体性的尊重。 鉴于学科逻辑原则和心理逻辑原则各自的缺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改造现代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