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4410358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析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析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析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来源:凯德利网站 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在管内走水,制冷剂在管簇外面蒸发,所以传热面基本上都与液体制冷剂接触。一般壳体内充注的制冷剂量约为筒体有效容积的 55%65%,制冷剂液体吸热气化后经筒体顶部的液体分离器,回入压缩机。其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传热系数较高。其缺点是: 冷系统蒸发温度低于 0时,管内水易冻结,破坏蒸发管;制冷剂充灌量大;受制冷剂液柱高度影响,筒体底部的蒸发温度偏高,会减小传热温差;蒸发器筒体下部会积油,必须有可靠的回油措施,否则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干式壳管式即非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水在管簇外流动。制冷剂流动通常有几个流程,由于制冷

2、剂液体的逐渐气化,通常越向上,其流程管数越多。为了增加水侧换热,在筒体传热管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折流板,使水多次横掠管簇流动。来源:凯德利网站 其优点是:润滑油随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一般不存在积油问题充灌的制冷剂少,一般只有满液式的 1/3 左右;t0 在 0附近时,水不会冻结。但使用这种蒸发器必须注意: 冷剂有多个流程,在端盖转弯处如处理不好会产生积液,从而使进入下一个流程的液体分配不均匀,影响传热效果;水侧存在泄漏问题,由于折流板外缘与壳体间一般有 13mm 间隙,与传热管之间有2mm 左右的间隙,因而会引起水的泄漏。实践证明,水的泄漏会引起水侧换热系数降低20%30%,总的传热系数降低 5%

3、15%。类别 干式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流体布置 制冷剂走管程,冷冻水走壳程 制冷剂走壳程,冷冻水走管程充液量制冷剂充注量少,其充液量只为管内容积的 40%左右即可 2,为相同制冷量满液式蒸发器的三分之一 1制冷剂充注量多,一般液面高度为筒径的 55%65%,上部留 12排换热管露出液面。(制冷剂充注液面过高,蒸汽中易夹杂液滴,来源:凯德利网站 若分离不完全易造成压缩机液击;液面过低,传热面积不能充分利用) 1冷冻水量 1 冷冻水需求量相对较大在保持同等效率前提下,满液式传热温差较干式小,水需求量大幅减少过热度/蒸发温度有一定过热度,蒸发温度相对较低无需过热度,蒸发温度可大幅提升 1回油性能由

4、于制冷剂走管内,流速较大,故无需回油装置就能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 2回油难且不稳定,因此必须靠可靠的回油措施。(专门的分油措施和回油管路是满液式机组的关键技术)气液分离器由于有一定的过热度,一般不需气液分离器大多设置气液分离器,分离气态和液态冷媒,以免造成液压缩分液现象容易造成各管子制冷剂分配流量不均匀现象,尤其多流程 1不存在气液分相不均现象冻结危险被冷却液体在管外,冷量损失少,可缓解冻结危险 2当蒸发温度过低或载冷剂流速过慢,载冷剂可能结冰而冻坏管子换热性能换热管表面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略低 1折流板与壳体等泄露,降低水侧换热效果 1换热管表面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较高 1当壳体直径较

5、大时,受液体静压力的影响,底部液体的蒸发温度有所提高,减少了传热温差,尤其是氟利昂密度大,影响更显著3制冷剂侧阻力 相对较大 相对较小结垢性能壳侧冷冻水结垢易附着在换热管外表面,不易清洗冷冻水结垢在换热管内表面,相对容易清洗膨胀阀大都以感温式膨胀阀(电磁或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通过压缩机吸气过热度调节开度,控制性能良好电子膨胀阀,通过液位传感器和压缩机排气过热度控制阀的开度(成本太高);或蒸发器换热温差和排气过热度控制开度COP1 COP 相对较低,性能一般 COP 较高,性能较好可靠性 可靠性一般 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1冷媒替换 干式蒸发器一般可直接更换冷媒无法替换冷媒,只能更换制冷机组结构结构紧凑,制造加工较难(折流板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制造安装方便来源:凯德利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