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408156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于 1999 年 10 月跨入老龄化社会,占全国总人口的 10%(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 7%) 。至 2004 年,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11%。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7%以上的人口形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呈现“老年型人口” 的城市或社区就称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区” 。更为严重的是,据统计 2000 年我国 80 岁以上的高龄人口的总数已达1100 万人,占老年总数的 10%,且以每年 5%的速度增长,我国人口

2、老龄化、高龄化的迅猛到来,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老年型城市居住区规划存在很多问题:一、居住区内的小型养老设施少,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养老设施基本上为非盈利性的,开发商和管理部门可能更重视高盈利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从人口比例的指标上界定居住区内有多少老人需要以托老所或养老院的这种日托或全托的护理方式。而且与托儿所和幼儿园相比,这种需求的人口比例在一定时期内是累加的,从而导致了养老设施在居住区规划和实施中的困境。二、居住区住宅选型单一,住宅内无障碍设计考虑少。目前,我国居住区的住宅选型相对单一,尤其是中小城市单户住宅面积过大,导致用地和能源的浪费,花费高,居民可选择余地小

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以在宅养老为主,但据调查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和老年人同住,大部分老年人也愿意选择独居方式,但均愿意与同住一个居住区。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 “父母在,不远行” 已经成为历史。出现了空巢老人现象,家庭户均人口下降,而住宅户均面积却盲目求大,造成利用率不高。三、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特别是老年活动场所等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服务的设施少。以住宅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要求城市社区提供舒适、方便、周到的服务。但由于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匮乏,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单一,甚而产生“老而无用”心理。尤其是年轻老年人,离职往往带来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他们需要与同龄人交往、交流

4、与慰籍,更迫切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诸文化娱乐活动设施。目前能为老年人提供书报阅览、书画、文娱、茶座等的社区服务设施很少,即便是有的高档社区提供这种场所收费也是比较昂贵,使大部分老人对这种服务望尘莫及。四、规划中忽视小游园和组团绿地的建设管理。人类对绿色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混凝土丛生的喧嚣城市,老年人有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需要一个绿色、宁静的场地去晨练、溜鸟、呼吸新鲜空气或与他人交流。而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规划和管理者常重视居住区公园的建设,而忽略小区和组团绿地的建设管理,开发商往往在小区或组团绿地内插建一些其它的小型公共设施或市政设施,虽然公共绿地的指标满足了要求,但小游园或组团绿地内的活

5、动设施或场地就被挤占,丧失了小游园和组团绿地的作用。五、城市基层医疗保健设施不健全,缺乏管理。目前,我国居住区的医疗保健设施尚不完善,疏于管理,虽然一些居住区建有卫生站、门诊所、护理院等,却门庭冷落,究其缘由主要是卫生站和门诊所等的设备简陋,医护人员良莠不齐,使需要就诊的病人望而却步。而就城市而言,基层医疗保健设施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方便广大居民,又能缓解目前大医院就医难、住院难的问题。老人们体质较弱,身体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但病情并不严重,不一定前往距离较远的大医院就医,他们更希望能在社区内就近得到治疗或由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六、忽视了居住区空间设计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由于老年人

6、活动范围缩小,其在居住区驻留时间要较其他年龄段的人长。利用居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可增强老年人现实和精神上的安全感和私密性。现在有些居住区的主要户外空间常常因为午后的高温和炫光或风太大或冬季过冷而限制了老年居民的使用。户外空间的整体布局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会影响户外空间的使用、吸引力以及安全感、方向感、服务的有效性,甚至是居民对社区的印象。而且空间的雷同,也往往使老年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使其丧失独立生活的信心。所以确保户外空间的安全性、私密性、标志性、舒适性和流通性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七、居住区内部无障碍设计缺乏。目前人们对城市交通和城市一些大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已有一定的重视,而对居住区内部的无

7、障碍设计却往往被忽略。一些与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居住区食品店、百货店、浴池、饮食店、邮电局、医疗站等服务部门实现无障碍通行,对于老年人生活自理,很有必要。还有居住区内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无障碍设计也很重要,因为联系住宅、道路、公共绿地和居住区公共设施的道路不通畅,就会限制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八、社区养老专业队伍缺乏统一管理,业务水平偏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引起老龄产业的革命,为老年人服务的一些行业会应运而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监督,否则会导致盲目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社区内为老年人服务的业务队伍,没有统一的管理,也未经专业培训,业务素质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8、。为了搞好老年型居住区规划,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合理配置老年型居住区内的养老设施、医护设施及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设施,并留有发展余地。养老设施在小区内的平面布局,可选择在小区中心。在经济发达国家,社区住宅设计中早就提出所谓“太阳系”的建筑格局。以老人住宅为中心,在周边建设为老人服务的医疗、娱乐、学习、健身设施。二、丰富住宅选型,增加住宅无障碍设计的强制性内容。1、无障碍住宅的位置选择。无障碍住宅的位置应以方便老年人出入为前提。目前居住区内无电梯住宅不超过六层,而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一般要求选择位置较低的住宅如首层、二层或三层。即便是设有电梯的高层也存在对老年人的种种不利,如停电、电梯故

9、障、供水压力不足等,还有不可预见性的火灾、地震等。另外,从社区服务方面考虑,距地面越高,服务上门越不易。所以,有必要把无障碍住宅的位置尽可能放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由于我国老年家庭已接近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在建设管理中也应加强管理,将住宅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以满足老年家庭为主。目前,有些居住区将多层住宅的首层作为停车库使用,这样就缩小了老年家庭选择低层住宅的范围,而且这种停车方式与地面停车库或地下停车场相比没有可发展的余地,又使住宅楼前的宅前路成为交通的集散点,对居住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居民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所以笔者不赞成这种住宅首层作为停车库的停车方式。2、住宅内无障碍设计的原则。老年人在家

10、中活动时间较在室外活动时间长,且在行动中的失误率要高于健康人,在无人照料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一般住宅的无障碍设计应考虑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安全、方便的居住条件,增强其自理能力。据国外统计,老年人在卫生间和厨房事故率较高。三、严格控制居住区内小游园和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四、注重老年型居住区的空间设计,满足老年人生活和生理上的需求。在老年型居住区的空间设计上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增强环境的识别性:空间的秩序、等级、方向性、标志性等。第二,创造既适合于正式社交的大的开放空间,又要提供非正式社交的隐蔽和私密的环境小角落,适应老年人对小空间的特别喜好。第三,利用环境细部设计增

11、加老年人对环境的综合感知能力:即充分利用环境部件所产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补偿老年人感知能力的衰退,促进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和社会参与。如:利用照明、铺地和树木引导行走的方向和保障安全。第四,创造安全、方便的空间节点。五、加强老年型居住区环境的无障碍设计。1、 “点”的无障碍设计。公共服务设施若采用旋转门,需要另设老年人和残疾人入口。公共绿地内的地面铺装要采用防滑设计,平滑地面应坡度平缓。为老年人设计的步行的防滑道或需要设置台阶的地段要限定台阶级数、添设扶手或护栏。公共绿地内设置使用座椅者无需起立就可使用的公用电话亭,灯光的设置要避免引起炫光等。2、 “线”的无障碍设计。道路设计应考虑在人行道局

12、部设置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必须设置台阶的地段要限定台阶级数并设护栏。同时社区内的道路系统总体上应便于识别,在道路和住宅楼设置显著的标示牌。道路的坡度不宜大于 5%,主干道设置应最大限度地阻挡强风和太阳辐射,并应有可靠的安全监察视线。限制机动车在小区路和组团路上行驶,限制居住区外的居民穿越区内的便捷小道。此外,应明确居住区边界的闭合性,增加居住区监察防范和管理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宁静、方便的居住环境。总之,在大力提倡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也提倡老年人为社区服务,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强责任感,如:居住区绿地的种植养护、健身设施的维护、社区治安的监管以及临时看护邻家的儿童等,增加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机会,同时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从编制城市规划开始,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历史赋予规划师的重任,我们必须按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把这一任务完成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