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骨科技能操作学习记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08080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技能操作学习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骨科技能操作学习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骨科技能操作学习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头皮裂伤清创缝合术的操作步骤病例:李,男,24 岁,左颅顶部刀砍伤半小时,急诊病历,拟行清创缝合术。物品准备:清创缝合包,无菌手套,3%过氧化氢 500ml,无菌冲洗盐水 500ml,2% 利多卡因10ml,注射用水 10ml,碘伏球,发剪操作方法:1.体位:患者平卧,头过床少许(坐位亦可) ,术者于患者头顶部2.以无菌纱布压住创口,以发剪剪除创口边缘头发(范围距切口缘 23cm)3.消毒创口周边,1%利多卡因于创口周作侵润麻醉,暴露创口(如有活动性出血,且量较大,可先予止血钳止血) ,以 3%过氧化氢冲洗,随以冲洗盐水冲洗,术者可持纱布辅助创口深面冲洗4.彻底清除创口内头发及组织碎屑(

2、二) 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适应证1、 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2、 腹腔内给药。3、 大量腹水时放液以减轻压迫症状禁忌症1、 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2、 肝昏迷前期。3、 包虫病、卵巢囊肿。操作步骤1、 术前嘱患者排尿,以免刺破膀胱。2、 病人处侧卧、半卧位或坐位。3、 常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侧卧位可取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界处;坐位可取脐与耻骨连线中点偏左或偏右 1-1.5 厘米4、 穿刺点常规消毒,术者戴手套,铺洞巾,用 2%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麻,当针尖进入腹腔后阻力常突然消失时提示进入腹腔,并可抽到腹水。5、 术毕拔针,针眼盖以消

3、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大量放腹水后应用宽布带或多头腹带扎腹,以防腹压聚降。注意事项1、 严格无菌操作2、 术中密观病人,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脉速,或诉头晕,心悸、恶心等,应停止抽液,并作相应处理。3、 放液不易过快,肝硬化者一次性放腹水一般不易超过 3000 毫升。(三)胸膜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适应症1、 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2、 抽液减压3、 胸膜腔内给药。禁忌症1、 剧烈咳嗽患者2、 有出凝血机制障碍者(血小板低于 60109)、3、 严重衰竭者操作步骤1、 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2、 穿刺点选取:

4、穿刺点应根据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选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 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 6-7 肋间或腋前线第 5 肋间穿刺前应结合 x 线或超声检查定位。3、 穿刺点常规消毒,术者戴手套,铺洞巾,用 2%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麻,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致胸膜壁层局部浸润麻醉。4、 术者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点,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软后进行穿刺,再将穿刺针缓慢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进入胸腔,再接上注射,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5、 术毕再次夹闭止血钳,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术中密观病人,如出现面色苍白

5、、出汗、脉速,或诉头晕,心悸、恶心等,应停止抽液,并作相应处理。3、放液不易过快,过多,诊断性穿刺抽液 50-100 毫升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 600 毫升,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 毫升。(四)导尿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适应症1、 尿潴留导尿减压2、 留尿做细菌培养3、 不明原因的少尿、无尿并可以尿路梗阻者4、 膀胱病变,如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颈狭窄时用以测定残余尿量、膀胱容积和压力5、 膀胱病变诊断不明时,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6、 泌尿系统手术后及急性肾衰者7、 盆腔器官术前准备操作步骤1、 清洁外阴部,患者昂卧位,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塑料布。患者先用肥皂

6、液清洗外阴,男患者翻开包皮清洗。2、 消毒尿道口,用消毒棉球,由内向外,自上而下消毒外阴3、 戴无菌手套,铺洞巾在在患者右侧,以左手拇指、示指夹持阴茎,将阴茎提起使其与腹部呈钝角。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的导尿管慢慢插入导尿,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男性约进入15-20 厘米,女性月约进入 6-8 厘米) ,松开止血钳待有尿液自导尿管流出后接尿袋。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4、 对膀胱过度充盈着,排尿宜缓慢,以免居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5、 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时,拔管前 3 天硬定期钳夹尿管,每 2 小时放尿液一次,以利拔管时膀胱功能恢复。(五)换药的目的及操作步骤1、目的观察伤口变化,便于进一步处理改善伤口环境,保持引流通畅,控制局部感染保护促进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减少瘢痕的形成。保护伤面预防污染2、操作步骤严格无菌操作,a 操作时戴帽子、口罩。b 挟取敷料时,接触、敷料的镊子及接触伤口的镊子二者之间不能接触。c 换下的敷料切忌乱扔,特殊感染的敷料要烧毁。操作要稳、准确、轻柔、快,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出血,避免增加损伤。换药顺序:原则上先换清洁无污染伤口,然后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骨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