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407868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石墨厂试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导热石墨材料项目石墨化工序试车大纲中机工程(西安)启源工程有限公司2013 年 12 月11 说明本试车大纲针对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导热石墨材料项目石墨化工序单机和联动试车。2 工程概况2.1 内容及范围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导热块状石墨装置石墨化工序工程。2.2 工程地点内蒙古兴和县瑞盛石墨应用产业园。2.3 工程概要及范围2.3.1 6 台固定式艾奇逊石墨化炉2.3.1.1 炉窑的技术参数:2.3.1.1.1 有效导电截面:12001200。2.3.1.1.2.炉体有效体积:1200028002400。2.3.1.1.3 最高使用温度:28002900。

2、2.3.1.1.4 炉芯工作区温度不均匀10%。2.3.1.1.5 制品规格:360360400。2.3.1.1.6 装炉量:20 吨/台。2.3.1.2 炉体结构:2.3.1.2.1 炉头(尾):内墙采用石墨化炉头(尾)块砌筑。2.3.1.2.2 炉侧墙:炉侧墙为固定式墙体。采用耐火材料砌筑。2.3.1.2.3 炉底: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耐火材料砌筑。2.3.1.2.4 填料:采用人造石墨粉填充。2.3.2 供电形式:整流变压器直流供电2.3.2.1 供电及设备技术参数:2.3.2.1.1 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 1 台;整流柜 2 台(可根据需要实现串、2并联切换运行) 。2.3.2.1.2

3、整流变压器直流供电功率:2500KVA。2.3.2.1.3 最大直流输出电流:35 kA。2.3.2.1.4 最大直流输出电压:110V。2.3.2.1.5 调压级数:27 级。2.3.2.1.6 整流相数:12 相。2.3.2.1.7 电源电压:10kV2.3.2.1.8 平均功率因数:0.92.3.2.1.9 电源频率:50Hz。2.3.2.2 送电母线短网及导电电极2.3.2.2.1 母线短网:采用铝电工母线,以最短路径及最小线损布置。2.3.2.2.2 导电电极:采用 IP(或 RP)电极作为炉体导电电极。导电电极各端 4 只,均布于炉头(尾) 。保证电流分布均匀,导通炉体。2.3.2

4、.2.3 膨胀处联接:采用软母线焊接联接方式。2.3.2.3 导电电极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夹套闭路强制带压冷却。进、回水总管路分设:压力表(进) 、温度表(回) 、流量表(回) ;各冷却夹套进、回水支路分设截止阀门;联接采用耐压绝缘软联接。2.3.3 装、出炉及立体物料输送作业(业主负责)2.3.3.1 吸(放)料天车 1 台;承载:10 吨15 吨;带 5 吨起升挂钩;车载料仓容积:35M 3;吸、放料能力15 吨/小时。2.3.3.2 挂钩天车 1 台;承载:5 吨。配备装出、炉抓料斗:4 只。2.3.3.3 天车在厂房内布局2 台天车厂房内布局合理,满足任意一台因临时设备故障停用时,另一台,

5、对石墨化工序各工位作业空间及间距要求。32.3.4 辅助原料破碎、筛分、分类、加工系统2.3.4.1 辅助原料破碎、筛分、分类、加工系统布置2.3.4.2 辅助原料种类石英砂:粒度组成 0.50.3mm;SiO 2含量95%;安息角45;水份5%;粒度纯度80%;煅后石油焦(或冶金焦):粒度组成 208mm、粒度纯度90%;粒度:82 mm;粒度纯度85%;安息角45;水份5%;灰份8%2.3.4.3 辅助原料处理能力各类辅助原料处理能力58 吨/小时。2.3.4.4 辅助原料分类各类(种)辅助原料,经系统加工后,分级、分类进入各自料仓,通过料仓过渡,依靠自然重力,放置于各自料槽内,以备配料或

6、装炉填充。2.3.4.5 料槽设置根据各辅助原料,在石墨化工序生产中的用量,在地面设置相应混凝土结构料槽 6 个。料槽种类:冶金焦粒槽、石墨化焦粒槽、石英砂槽、冶金焦粉槽、返回料槽和配料槽。2.3.4.6 系统通风辅助原料破碎、筛分、分类、加工系统采用配套独立收尘通风净化系统;在所属系统各粉尘发生点,设置相应的粉尘通风捕集净化点,对系统作业时所产生的粉尘实施捕集净化,并将捕集的粉尘集中分类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不同种类粉尘相互混料。将可采用吨袋分类收集。2.3.4.7 装、出炉工位石墨化辅助原料地槽处,为坯品一次焙烧预留装、出炉及待石墨化4品工位。满足一次焙烧装、出炉及清理;待石墨化坯品卸车堆放及

7、经石墨化后制品清理堆放。2.3.5 软化水、冷却循环水共用设施2.3.6 配、供电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2.3.6.1 动力配电:2.3.6.2 工业自动化 PLC 控制电气控制系统可完成实现:按工艺编制的,石墨化炉送电、功率升降调整(调整电流、电压) 、停电。自动生成:功率、二次电压、二次电流、送电时间、送电量、功率因数等工艺技术参数曲线或表格。石墨化工序工艺技术运行情况,即自动生成各相关工艺运行参数。通过接口,反馈至控制室生产运行监控机上。电气控制系统可完成实现:辅助原料破碎、筛分、通风联锁自动控制操作;电气控制系统可完成实现:软化水、冷却循环水自动控制操作;机组设备的操作、安全保护、自动控

8、制、故障报警等功能,主要由GGD 型低压控制柜、PLC 控制柜、工控机、显示器、操作台、控制箱、现场检测元件、电缆等组成。PLC 控制系统是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PLC 控制器和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 S7-300 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市场应用广泛,性能稳定可靠,在 PLC 系统的控制器配置足够的内存,有一定的备用空间。为有效保护PLC 模块,在连接现场元件的所有开关量输入点(DI)进入 PLC 前,用中间继电器隔离;所有开关量输出点(DO)输出 PLC 后,用中间继电器隔离。通过 PLC 程序控制,可实现关键动作机构的联动控制和连锁控制,保证极大的提高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性

9、能。2.3.7 风动力管网。52.3.8 流程简要说明(参见附图 1)2.3.8.1 石墨化工段工艺焙烧后的制品用吊车装入石墨化炉内,加入电阻料和保温料,进行石墨化,石墨化后的制品用吊车吊出,清理表面,进入下一个工序。电阻料和保温料为石墨化后的旧填料,需要经过筛分处理。2.3.8.2 填料处理系统2.3.8.2.1 将需处理的新石油焦(或冶金焦)倒入加料斗(104)内,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经过大倾角带式输送机(107)送入反击式破碎机(110),破碎后流入斗式提升机(113)的接料斗内,提升后经三通阀门(114a)的 a向进入三层直线型振动筛( 115a )中筛分,筛后 02mm料经过三通阀门(1

10、14b)的a向流入焦粉料仓(116),28mm 料通过螺旋输送机(112a)进入返回料斗(108)后继续破碎,820mm 料通过三通阀门(114c)的 b 向和三通阀门(114d)的a向进入焦粒料仓(118),20mm以上的料通过螺旋输送机(112a)进入返回料斗继续破碎。另外,为了防止焦粒料仓填满系统进入死循环,当料位指示器(121c)发出信号后,通过将三通阀门 (114c)由 b 向切换到 a 向,可将焦粒切换通过螺旋输送机(112a)溜入返回料斗。2.3.8.2.2 将需处理的石墨化后的旧填料倒入加料斗(104 )内,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经过大倾角带式输送机(107 )送入反击式破碎机(11

11、0 ),破碎后流入斗式提升机(113 )的接料斗内,提升后经三通阀门(114a)的 a向进入三层直线型振动筛( 115a )中筛分,筛后 02mm 料通过三通阀门(114b)的 b 向进入石墨化后焦粉料仓(120 ),28mm 料通过螺旋输送机( 112a )进入返回料斗( 108 )后继续破碎,820mm 料通过三通阀门(114c)的 b 向和三通阀门( 114d )的 a 向进入石墨化后焦粒料仓( 119 ),20mm 以上的料通过螺旋输送机6(112a)进入返回料斗继续破碎。另外,为了防止石墨化后焦粒料仓填满系统进入死循环,当料位指示器( 121d )发出信号后,通过三通阀门(114c)

12、由 b 向切换到 a向,通过螺旋输送机( 112a )溜入返回料斗。2.3.8.2.3 将石英砂倒入加料斗(104 )内,由磁振动给料机经过大倾角带式输送机(107)送入反击式破碎机( 110 ),破碎后流入到斗式提升机( 113 )的接料斗内,提升后经三通阀门(114a )的 b 向进入单层直线型振动筛( 115b )中筛分,筛后 00.5mm ( 03mm )料进入石英砂料仓(117 ) ,大于 0.5mm ( 3mm )料通过螺旋输送机( 112b )进入返回料斗( 108 )。石墨化料和焙烧用填料的粒度不同,筛分两种粒度的石英砂前需要换筛网,并清空石英砂料仓。7附图 1:2.4 建设情

13、况本工程于 2012 年 7 月开始设计,现场安装于 2013 年 5 月份开始施工,到 2014 年 3 月份安装与整改工程全部完成。3 总体试车方案编制的依据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3.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石化股份建2008268 号)3.3 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 (HGJ231-1991)3.4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原化学工业部1991化劳字第 247 号)3.5 内蒙古自治区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内安监危化字201056 号) 3.6 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导热块状石墨项目石墨化车间

14、设计合 (合同编制号2012011-1)3.7 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导热块状石墨装置石墨化工序总承包合同 (合同编制号2013001)3.8 高导热石墨材料项目石墨化厂房设计图纸4 试车的指导思想和应达到的标准4.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安全稳妥,力求一次成功。整体试车过程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批准的试车方案和程序进行,坚持应遵循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减少、应达到的标准一点也不能降低、应争取的时间一分钟也不能放过的原则。4.2 针对瑞盛高导热石墨化工序的特点,本着经济、合理、实用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简化有关的试车程序和内容要求,以满足工艺技术要求。94.3

15、充分考虑瑞盛公司人力资源在结构上存在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的现状,合理组织、积极引导开车人员积极参与试车工作,试车指导人员及技术顾问一般情况下只进行指导而不直接进行操作,以达到对操作者强化配训的目的。4.4 通过试车要达到下列标准: 4.4.1 试车主要控制点正点到达,连续运行产出合格产品。通过试车使本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业主方对本工序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技术性能要求 4.4.2 试车过程不发生重大设备、操作、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环保等事故。 4.4.3 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卫生做到“三同时” ,监测指标符合标准。4.4.4 生产出合格产品后连续运行 72 小时以上。 4.4.5 做好物料平

16、衡,控制好试车成本。5 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5.1 依法取得安全生产方案备案手续。5.2 中间工程交接完成5.2.1 工程质量初评合格施工单位自检工程质量合格,由质量检查小组组织的工程质量专业验收组对工程质量按规范进行验收初评合格。5.2.2 初评存在问题整改消缺完毕,检查验收合格。5.2.3 影响工艺的设计变更项目已施工完毕。5.2.4 已办理中间交接手续。5.2.5 工区内施工用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现场无杂物、无障碍。5.2.6 设备位号、标牌标识、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标志齐全。105.2.7 系统吹扫、清洗完成,气密实验合格。5.2.8 在线分析仪表、仪器经调试具备试用条件、计算机仪表联校等

17、已完成并经确认。5.2.9 检测、控制、联锁、报警系统调校完成,防雷防静电设施准确可靠。5.2.10 事故处理预案已经制定并落实,对预案已进行学习、考核,做到人人通过。5.2.11 保运装备、工器具齐全。5.2.12 保运工作实行 24 小时值班工作已落实。5.2.13 保运后备人员已落实。5.2.14 物资供应服务到现场,实行 24 小时值班。5.2.15 机、电、仪、维修人员已上岗。5.3 供电系统已平稳运行5.3.1 工艺要求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已实现。5.3.2 仪表电源稳定运行。5.3.3 保安电源已落实,事故发电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5.3.4 电力调度人员已上岗值班。5.3.5 供

18、电线路维护已经落实,人员已开始倒班巡线。5.4 化工原材料、润滑油(脂)准备齐全 5.4.1 化工原材料、润滑油(脂)已全部到货并检验合格。 5.4.2 “三剂”装填完毕。 5.4.3 润滑油三级过滤制度已落实,设备润滑点已明确。 5.5 备品配件齐全5.5.1 备品配件可满足试车需要。5.5.2 库房已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出库及时准确。115.6 通讯联络系统运行可靠5.6.1 指挥系统电话畅通。5.6.2 岗位、直通电话已开通好用。5.6.3 调度、火警、急救电话可靠好用。5.6.4 无线电话、呼叫系统通话清晰。5.7 安全、消防、等急救系统已完善5.7.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人员经安全

19、教育后已取证上岗。5.7.2 动火制度、禁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已建立并公布。5.7.3 道路通行标志、防辐射标志齐全。5.7.4 消防管理制度已制定,消防方案已落实,消防道路已畅通,并进行过消防演习。5.7.5 岗位消防器材、护具已备齐,人人会用。5.7.6 现场人员劳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职工急救常识已经普及。5.7.7 安全阀试压、调校、定压、铅封完成。5.8 其它有关内容5.8.1 物流运输系统已处于随时备用状态。5.8.2 生产调度系统已正常运行。5.8.3 环保工作达到三同时。5.8.4 化验分析准备工作就续。5.8.5 现场保卫已落实。5.8.6 生活后勤服务已落实。6 试车的组织与

20、指挥系统6.1 试车领导小组组 长:张 勇副 组 长:韩 伟12组 员:苟长德 樊 昆 郭文革 (生产、机修、安保、后勤)职 责:6.1.1 负责试车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决策、指挥。6.1.2 统一协调各部门有关试车的工作,6.1.3 统一调遣相关资源为试车顺利进行提供保证。6.2 试车小组组 长:韩 伟 组 员:瑞盛公司:苟长德 郭文革 布日古德 启源工程:姜来勋 安永欣 吴伟华 杨养楼 徐亮亮 张 莹安 全 员:(分厂安全员)职 责:6.2.1 在试车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具体试车作业。6.2.2 负责编制试车大纲。6.2.3 负责召集试车工作会议。6.2.4 负责掌握试车进度。6.2.5

21、试车工作具体安排和有关方面的工作联络。6.3 运行班组大班长:一班班长:二班班长:三班13班长:主操岗位:配料岗位:天车岗位:6.4 试车保运机构及人员(瑞盛公司自行安排)7 基本工具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用途1常用工具(扳手、螺丝刀、刻丝铅等) 常用规格 2 套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检查设备加油情况、拆装联轴节2 听音器 1 个 判断轴承故障3 大扳手 24” 18” 各 1 把4 大榔头 18p 1 把5 加油枪、加油桶 各 1 个6 百分表 1 套 检查联轴节安装偏 差7 游标卡尺 1 把8 远红外测温仪 MX4 1 台 测量轴承温度9 手持式测振仪 VA-80 1 台 测量设备

22、的振动情 况10 计时器 1 台11 钳型电流表 T301-A 1 台12 万用表 1 台1413 接地电阻测量仪 STD-114 CO 分析仪 测量现场 CO 浓度15 压力泵 多级离心泵 1 台8 试车方案与进度8.1 单机试车8.1.1 整流变压器系统8.1.1.1 试验前的检查工作和交接试验 8.1.1.1.1 试验前的检查 8.1.1.1.1.1 检查分接开关位置是否准确,三相是否一致,带有载调压开关变压器应检查快速机构,操动箱及远程显示器,动作数据是否一致。8.1.1.1.1.2 检查变压器外部空间绝缘距离,应不小于下表规定。8.1.1.1.1.3 检查储油柜的油面高度,有无假油位

23、。 8.1.1.1.1.4 检查接地系统是否可靠正确,如:电容式套管末屏,自藕变压器公共中性点,有载调压开关中性点。 8.1.1.1.1.5 检查铁芯接地,必须保证一点接地,不能形成回路。 8.1.1.1.1.6 检查油箱是否可靠接地。 8.1.1.1.1.7 检查应投入运行组件阀门,是否呈开启位置, (事故放油除外) ,须再次排气(如气体继电器, 升高座等) 。整流电源试车流程158.1.1.1.1.8 油水冷却器按照说明书要求通电,察看油压、油温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渗漏,各个泵组投切是否正常,各电气装置控制、保护是否正常。8.1.1.1.1.9 纯水冷却器按照说明书添加阴阳离子树脂,清洗管道

24、污垢,直至循环水清澈为止,通电后,察看水压、水温、水质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渗漏,各个泵组投切是否正常,各电气装置控制、保护是否正常。8.1.1.1.1.9 纯水冷却器按照说明书添加阴阳离子树脂,清洗管道污垢,直至循环水清澈为止,通电后,察看水压、水温、水质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渗漏,各个泵组投切是否正常,各电气装置控制、保护是否正常。8.1.1.1.1.10 高压开关柜由电力公司或有相应资质部门进行开关柜相关参数及保护值的整定及设定,耐压及绝缘值的检验试验,试验位的分合操作,就地及远方操作试验,故障锁定试验。8.1.1.1.1.11 操作控制台按照操作台用户手册检查以下内容:a、有载调压升降停控制是

25、否正常;b、各电流电压功率电度温度显示是否正常;c、各路故障保护及报警是否正常;d、触摸屏各项功能监控是否正常;8.1.1.1.2 交接试验 8.1.1.1.2.1 测量各侧线圈绝缘电阻不少于出厂值的 85。 8.1.1.1.2.2 测量各侧线圈的直流电阻,并与出厂值比较。8.1.1.1.2.3 测量各分接位置的变压比。 8.1.1.1.2.4 从油箱底部取样装置处,取油样进行试验。8.1.1.1.3 整流电源试车168.1.1.2 投入运行前的检查及空载冲击合闸 8.1.1.2.1 运行前的检查 8.1.1.2.1.1 检查变压器电源侧中性点是否已可靠接地(冲击时应直接接地) 。 8.1.1

26、.2.1.2 检查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整定值和同步灵敏度是否良好。 8.1.1.2.1.3 检查继电保护,如气体继电器、温度计、压力释放阀及套管式电流互感器测量回路,保护回路与控制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必要时进行短路联动试验。 8.1.1.2.1.4 检查套管式电流互感器不带负荷的是否已短接,不允许开路运行。 8.1.1.2.1.5 强油循环冷却器,检查控制系统自动投入和退出是否可靠。8.1.1.2.1.6 检查储油柜呼吸器是否畅通。 8.1.1.2.1.7 重复 8.1.1.1.1 项的检查工作。 8.1.1.2.1.8 查对保护装置整定值,系统电压不稳定时,适当调整保护系统整定值,以便有效的保护

27、变压器。 8.1.1.2.1.9 空载冲击合闸时,气体继电器信号接点,须并入重瓦斯动作接点上, (即电源跳闸回路上) 。 8.1.1.2.2 空载试验 8.1.1.2.2.1 在上述检查及试验项目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下列试验。 8.1.1.2.2.2 变压器应由电源侧接入电压,因电源侧装有保护装置,以便在非正常下切断电源。 8.1.1.2.2.3 将过流保护时间限值,整定到瞬时。 8.1.1.2.2.4 变压器接入电压后,由零徐徐上升至定额电压,保持20min,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与出厂值比较。 178.1.1.2.3 空载冲击合闸 8.1.1.2.3.1 检查变压器中性点是否已可靠接地(应

28、直接接地) 。 8.1.1.2.3.2 母线保护断路器合闸时,三相同步时差不应大于 0.01S。 8.1.1.2.3.3 冲击合闸电压为系统额定电压,合闸次数最多为 5 次。在冲击时,如果电压值有一次达到最高工作电压值时,可不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视为合格。 8.1.1.2.3.4 如果具备条件有必要进行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出厂值的 85%。 8.1.1.2.3.5 试验结束后,将气体继电器在信号接点,接回报警回路,调整过流保护限值 。 8.1.1.2.3.6 运行前,应把冷却系统开启后,待运转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8.1.1.3 运行与维护8.1.1.3.1 运行 8.1.1.3.1.1

29、在试运行阶段,经常查看油面温度,油位变化,储油柜有无冒油或油位下降现象。 8.1.1.3.1.2 查看、视听,变压器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有无爆裂等杂音和冷却系统运 转是否正常,冷却器,备用冷却器应能自动投入和切除。 8.1.1.3.1.3 经试运行无异常现象发生,则认为变压器已正式投入运行。8.1.1.3.1.4 变压器运行,参照水电部变压器运行规程 。8.1.1.3.2 维护 8.1.1.3.2.1 新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在第一个月内,不少于 5 次取样进行试验,如耐压值下降快应进行过滤,如下降到 35kV/2.5mm 时,应停止运行如发现油内有碳化物时必须进行吊罩检查。 188.1.1.3.2.

30、2 强迫油循环的冷却器,如果冷却系统故障停电,切除全部冷却器时,在额定负载下允许运行 20min,若油面温度未达到 75,允许上升到 75但最长运行时间不得超过 1h。 如果仅风扇停止运行,潜油泵继续工作,允许按油面温度控制时间。 8.1.1.3.2.3 测量铁芯接地电流,反映铁芯接地情况,注意避免瞬间开路。 8.1.1.3.2.4 在载调压开关,每三个月取一次油样试验,必要时应过滤油或更换,并记录操作次数。 8.1.1.3.2.5 检查净油器,吸湿器内硅胶,受潮率达 60%时,应更换。 8.1.1.3.2.6 定期检查风扇电机,潜油泵运转是否正常,如果有扫堂现象应立即退出运行,进行检查或更换

31、。8.1.1.3.2.7 水冷却器油压应大于水压 4.910 pa ,并查看水内有无油迹。 8.1.1.3.2.8 测量绝缘油电气强度、介损(tg) ,含水量、酸值与原始记录比较,如果油穿电压低于 35kV/2.5mm,介损(tg)值超出原始记录的 130%,含水量大于 30ppm,酸大于 0.4KOH/g,应更换绝缘油,并检查其原因。 8.1.1.3.2.9 检查继电器保护(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等)和差动保护接点回路,接线否松动、牢靠、接线端予电缆有无发热老化现象。 8.1.1.3.2.10 定期检查,装配螺栓是否松动,密封衬垫有无老化及渗漏油情况。 日常维护时如发现以上问题时,应立即修复

32、或通知制造厂协助修复,并作好记录。 8.1.2 管路系统8.1.2.1 管路试压198.1.2.1.1 压力试验流程试压施工准备试压室制作、测试管线内注水排空气通过加压曲线判断管内空气是否超过 0.2%空气含量合格?否卸压试压结束是稳压 15 分钟降压,打开排气阀排空管线加压试压合格?是检查阀门接头否208.1.2.1.2 试压方法8.1.2.1.2.1 试压准备8.1.2.1.2.1.1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8.1.2.1.2.1.2 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仪表元件等已经拆下或加以隔离。8.1.2.1.2.1.3 用封头封堵管的两端,并对该处焊缝进行磁粉探伤。8.1.

33、2.1.2.1.4 将试压设备与试压的管道系统相连,试压用的各类阀门、压力表安装在试压系统中,在系统的最高点安装放气阀、在系统的最低点安装泄水阀。8.1.2.1.2.2 注水8.1.2.1.2.2.1 打开放气阀门,开启水泵注水,使管道内的气体自然从管道上端排气排除。管道注水时水流速度不可太快,应使管道的进水量与排气量相匹配,如进水量大,而排气少,管道内气体就会滞留在管道内,形成的气囊会影响水压试验效果。8.1.2.1.2.2.2 排气阀连续出水后关闭排气阀,关闭水泵及泵前阀。8.1.2.1.2.2.3 系统充水完毕后,满 水 管 道 放 置 72 小 时 。 在 此 期 间 检查系统有无渗水

34、漏水现象。8.1.2.1.2.3 升压8.1.2.1.2.3.1 升压时要对通过试压泵注入管线中的水量进行控制。8.1.2.1.2.3.2 升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在管线压力达到 75%以前,升压速率不大于 0.1MPa/min,在管线压力达到 95%以后,升压速率应小于 0.01MPa/min;8.1.2.1.2.3.3 应分级升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稳压 15分钟,观察管线有无泄漏,压力有无明显下降;当压力无明显下降时,21继续进行升压;8.1.2.1.2.3.4 在升压的过程中,要对注入管线中水的体积、时间、水温度、环境温度和相应的压力进行全过程记录;8.1.2.1.2.4

35、 稳压8.1.2.1.2.4.1 当管线的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关停试压泵,拆开相关的注水软管,并静止一段时间(约一小时) ;8.1.2.1.2.4.2 管线内的压力平衡并稳定后,管线要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5 分钟;稳压过程中,管线的压力变化情况要用压力记录仪、压力显示器进行记录;8.1.2.1.2.4.3 温度的变化对管线中的压力有一定的影响,稳压过程中要定时(15 分钟)测量和记录水温度、环境温度及管线压力,必要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图;8.1.2.1.2.4.4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在 15 分钟内压力下降满足规范标准,检测管道外观无渗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8.1.2.1.2.5 卸压8.1

36、.2.1.2.5.1 试压完成后,管线的卸压要缓慢进行;卸压速率不大于0.1MPa/min;8.1.2.1.2.5.2 打开排气阀放水降压;8.1.2.1.2.5.3 试压完成后,及时提交试压报告给各方会签。8.1.2.1.2.6 排水22增设临时蓄水池,将试压用水进行回收利用。附表: 水利水电工程表 3.40-4 管道试验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检验日期 2010 年 3 月 12 日质量标准项次 试验项目 试验性质试验压力(Mpa)试压时间(min)要求标准试验记录 结论1 1.0MPa 以上的管件及阀门 强度0.9 Mpa( 1.5P

37、并 大于0.4)10 无渗漏 无渗漏 合格 2 1.0MPa 以上的管件及阀门 严密性 0.75 Mpa( 1.25P) 30 / / / 3 系统管路 严密性 0.6 Mpa( 1.0P) 10 无渗漏 无渗漏 合格 注:P额定工作压力, Mpa P=0.9Mpa检验结果 共检验 项,合格 项,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 %评 定 意 见 质量等级一般检查项目 项,全部合格,其中优良 项。管道系统试验符合要求 23测量人年 月 日施工 单位年 月 日建设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管道试压现场记录市政施-35工程名称: 承包单位:施工部位 里程桩号管材及规格 管道工作压力 (MPa)

38、 管道试验压力 (MPa)设计要求记录项目 试 压 情 况 记 录1 管道类型、口径、长度2 加固墩后背土3 加固墩混凝土龄期(养护时间) (d)4 管道排气阀类型、数量5 管道进水方式6 管道进水时间(min)7 压力表编号、量程8 压力表检定及有效日期9 升至试验压力时间(min)10 升压分段压力(Mpa)11 10 分钟压力下降(MPa)24备注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年 月 日8.1.2.1.27 给水管路设计工作压力为 0.40MPa,试验压力为 0.60Mpa,试压方法应按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2-2002 的规定,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

39、降不大于 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8.1.2.1.2.8 室内消防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为 0.70MPa。试验压力为1.40MPa 保持 2 小时无明显渗漏为合格。8.1.2.1.2.9 循环系统一管路设计工作压力为 0.30MPa 试验压力为0.60MPa。循环系统二管路设计工作压力为 0.40MPa 试验压力为0.60MPa。试压方法按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的规定,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8.1.2.1.2.10 压缩空气管道试验压力为 1.05MPa,试验介质为

40、洁净水。试压方法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路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的规定进行。8.1.2.1.2.11 排水立管做灌水试验,注水高度为一层楼高,30min 后液面不下降为合格。8.1.2.1.2.12 排水立管、横干管还应按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的要求做通球试验。258.1.2.2 管路冲洗8.1.2.2.1 给水管道在系统运行前须用水冲洗和消毒,要求以不小于1.5m/s 的流速进行冲洗,并符合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的要求。8.1.2.2.2 排水管冲洗以管道通畅为合格。8.1.2.2.3 室内消火

41、栓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流量。8.1.2.3 水泵的试车8.1.2.3.1 水泵启动前检查8.1.2.3.1.1 泵的各连接螺栓及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8.1.2.3.1.2 轴承的润滑油是否充足。8.1.2.3.1.3 润滑、冷却系统做到畅通无阻、不滴不漏。8.1.2.3.1.4 均匀盘车,无摩擦及时紧时松现象,泵内应无杂音。8.1.2.3.1.5 电源接线是否正确。8.1.2.3.1.6 检查出水管上的闸阀启闭是否灵活。8.1.2.3.2 空负荷试车8.1.2.3.2.1 观察电动机转向是否与泵所要求的转向相同。8.1.2.3.2.2 滚动轴承温升一般

42、不得超过环境稳定 30-40。C,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70。C。若无合适的温度测量仪器,可用手触摸轴承座外壁,以不烫手为宜。8.1.2.3.2.3 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系统正常。8.1.2.3.3 负荷试车负荷试车的步骤:8.1.2.3.3.1 盘车:应注意轻重均匀,泵内应无杂音、擦碰。8.1.2.3.3.2 灌泵:采用灌水排气的方法。268.1.2.3.3.3 将进口阀开至最大流量,启动电动机,运转平稳后再缓慢打开出口阀,直至出口阀开至流量最大位置。注意切忌泵在起动时出口阀和入口阀处于开启位置,也不可关闭入口阀,开启出口阀启动,以防造成吸入管路真空度过大而导致泵的气蚀。水泵在闭闸情况下,运

43、行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2-3min, 。8.1.2.3.3.4 用出口阀调节泵的流量。8.1.2.3.4 负荷试车应达到的要求8.1.2.3.4.1 密封漏损应符合要求,填料密封的滴漏应小于 10-20 滴/分,机械密封滴漏速度应小于 5 滴/分。8.1.2.3.4.2 温升正常,运转平稳。8.1.2.3.4.3 流量、压力能够达到要求,并且较为平稳。8.1.2.3.4.4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8.1.2.3.4.5 连续运转 4 小时。8.1.2.3.5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8.1.2.3.5.1 泵内发生异常的声响;8.1.2.3.5.2 泵发生剧烈振动;8.1.2.3.5.3

44、 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8.1.2.3.5.4 泵突然不排液。8.1.3 填料系统8.1.3.1 大倾角连续输送8.1.3.1.1 试运转8.1.3.1.1.1 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进行 2 小时空载及 8 小时负载试运转,试运转前除一般检查输送机的安装是否符合安装技术要求外,尚需检查:278.1.3.1.1.1.1 各滚筒内按规定加润滑油。8.1.3.1.1.1.2 逆止器的安装方向是否与逆止方向相符。8.1.3.1.1.1.3 清扫器、电机减速机及主动滚筒组、改向滚筒组等安装情况。8.1.3.1.1.1.4 电气信号及控制装置的布置及接线正确性。8.1.3.1.1.1.5 点动传动滚筒,

45、观察滚筒转动方向是否正确。8.1.3.1.1.2 试运转期间应进行下列工作8.1.3.1.1.2.1 检查输送机各运转部位应无明显噪音。8.1.3.1.1.2.2 各轴承无异常温升。8.1.3.1.1.2.3 检查各滚筒、托辊的转动及紧固情况。8.1.3.1.1.2.4 清扫器的清扫效果。8.1.3.1.1.2.5 输送带的松紧程度。8.1.3.1.1.2.6 各电气设备按钮应灵敏可靠。8.1.3.1.2 调整:8.1.3.1.2.1 在头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头部滚筒.其方向如下图,调整好,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 滚筒轴承座调整方向跑偏方向V8.1.3.1.2.2 在尾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尾部改向

46、滚筒或螺旋拉紧装置,其方向如下图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滚筒轴承座调整方向 跑偏方向28V8.1.3.1.2.3 在中部输送带跑偏:调整上托辊(对上分支)及下托辊(对下分支),其调整方向如下图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连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度不宜过大。 调整方向跑偏方向 V 跑偏方向V上分支 下分支 调整方向8.1.3.1.2.4 滚筒表面粘结物料,使滚筒成了圆锥面,会使胶带向一侧偏离,造成胶带跑偏,因此必须经常检查清扫器和人工打扫。8.1.3.1.2.5 胶带一经加上负载就跑偏,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物料的下料点不在胶带中间,应调整下料点位置 。8.1.3.1.2.6 机架两

47、侧高低不一使胶带不水平,运行时胶带向低的一边移动导致跑偏,此时必须将机架重焊或将托辊组加垫片垫平。8.1.3.1.2.7 胶带无载时发生空车跑偏,而加上物料就能得到纠正,这种现象一般都是初张力太大造成的,进行适当调整即可。8.1.3.1.2.8 调整输送带的预拉力,使输送带在满载启动及运行时,输29送带与主动滚筒间不产生打滑。8.1.3.2 反击式破碎机8.1.3.2.1 空负荷试运转8.1.3.2.1.1 电动机启动后,机器运转平稳、无不正常的振动。8.1.3.2.1.2 轴承温升不超过 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80。8.1.3.2.1.3 空运转时间 2-4 小时,试车后,检查各处链结有无松动,并调整之。8.1.3.2.2 负荷运转试验8.1.3.2.2.1 在空负荷运转良好的基础上,方能进行负荷运转的试验8.1.3.2.2.2 机器运转应平稳,无不正常的振动。8.1.3.2.2.3 轴承温升不超过 40 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 80 摄氏度。8.1.3.2.2.4 各门的密封带处,各密封处及连接处不得有粉末飞扬。8.1.3.2.2.5 测定电动机的实际功率和电流,不的有不正常的波动。8.1.3.2.2.6 负荷运转试验连续 5-6 小时,当运转确认为正常无误后,才能正式投产使用。8.1.3.3 斗式提升机8.1.3.3.1 无负荷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