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习本课堂理念 习本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4403877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本课堂理念 习本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习本课堂理念 习本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习本案例分析习本课堂理念是以学生“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的教的效果比不上学生的习。而学生的习可以分为课前习、课中习和课后习三部分。课前习是让学生能够熟悉教材,课中习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教师上课所讲内容。课后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前习: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给学生定了“直角三角形”的主题,许多学生做的思维导图非常出色。学生能够联想到许多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例如:勾股定理(边与边的关系)互余(角与角的关系)以及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边与角的关系)。以下是王蕾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快速完成计算题是检验学生是否有效掌握所学知识的很好办法。我选取了几道经典的中考计算题 和0238(

2、2sin4521)(tan60)2 2 + ( )0 + 2sin30 和 12 1 si3cos453ta通过这几道计算题,学生迅速复习了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达到了课前习的目的,也为课中习“解三角形”打下了基础。课中习:有效启发学生,要反复提醒学生同样的解题步骤,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条件反射。我们要不停地问: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和条件(包括明显的和隐藏的)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如何在限制的条件内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未知呢?(实际是函数问题)这些关键式的发问,重复地提醒,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会给学生适当的帮助。当学生在这些步骤的提醒下完成题目后,我们在总结的时候归纳出解题步骤:1.设出未

3、知数 2.利用已知条件和数据列出关系式(函数或方程等)3.写出限制的条件(不等式或不等关系)4.给出问题的解答。1. 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 AB 的高度,在 C 处测得ADG30,在 E 处测得AFG60,CE8 米,仪器高度 CD1.5 米,求这棵树 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1.732).2. 如图,在ABC 中,A=30,B=45,AC= 32,求 AB 的长,习得:解直角三角形,常用的辅助线是:钝角三角形作公共高,作出辅助线后就要引导学生找到等量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启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课后习:精选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我选择了一些较基础的题目,学生通过这些题目掌握了解题方法和思想。AGBFECD 30604530 BA第 19 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理论/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