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算乘法九九表 、 小学生学习好习惯的 16 条标准小学生在家读私塾教学大纲(初稿) 并请加入私塾群 42442161 该贴在家长学校及在家上学,这里不再重复发表。在家读私塾群 42442161 我已于今天创办,有新成员申请加入“在家上学群 40495578”的,请管群理员告知该群人已满,请加入分群“在家读私塾群”。重要讨论及资料两个群互通有无,如在一个群里。一、手算乘法九九表。方法是,一把手就是一个小算盘,用大拇指表示 5,其余四指表示 1。左手表示十位数,右手表示个位数。先算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这一横行。根据凑十法的原理,右手伸展表示一九得九,然后右手减一变成八,左手进一表示十,两手合起来
2、表示二九一十八;右手减二变成七,左手进二表示二十,两手合起来表示三九二十七。如此进行下去,右手由九递减变成一,左手由零递增变成八。算完九的一行再算八的一行,用凑十法,右手减去两指,与八相加变成十,左手进一表示十。有意思的是五的一行的手指算法,右手拇指竖起又倒下,竖起又倒下,竖起表示五,倒下表示俩五一十右手要进十。为了很好地理解九九表的含义,要用大乘法九九表,而且象上述横着理解,比竖着理解更好。我还把九九表延长为十十表,十一表。你看,十个九是九十,十个八是八十;十一个九是九十九,十一个八是八十八,以此类推。二、摆出乘法九九表为了更好地理解九九表,在床上摆珠子,吃罢桂圆把核洗净保留,用桂圆的核表示
3、数。十个珠子一小堆,摆十一小堆并排成一列,表示由一十排到一百一十。然后从每个小堆里拿出一个,与前一列一一对应地在旁边排出一列,表示从一到十一。这就可以讲解九九表中一九得九这一行的含义了。你看,一九得九,就是一十减一;二九一十八,就是二十减二;。 。 。 。九九八十一,就是九十减九。十九,就是一百减去十个一,得九十。依次拿出二个,三个。 。 。摆出并讲出其他九九表的含义来。三、画出乘法九九表找一张纸,按照上面十一表画出 99 个小方格,然后根据九九表数方格,在方格里填数字。同时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了,学习了数轴的知识了。四、用小棍算两位数加减法例如算 57-48+35。给文丽分 5 根小
4、棍表示 50,我拿 7 根表示7。爸爸要带文丽上街,爸爸怕小偷把钱偷去,所以把整钱让文丽保管,因为小偷不防小孩装钱,就不偷小孩的钱。爸爸拿零钱,小偷偷去就偷去,损失不大。走了一上午,什么东西也没有买,中午到饭店吃饭,吃罢饭一结账,吃了 48 元。和人家柜台说给人家 47 元,咱正好还剩 10 元,人家柜台不同意,就要 48 元,一分也不能少给。你说,给 47 元,咱正好剩下 10 元,再多给人家 1 元,咱还剩几元?给钱的方法是先给 40 元,从文丽那里拿走 4 根小棍。再给 8 元,方法是从文丽那里再拿 1 根小棍,柜台找回 2 根小棍,加上我手里原来的 7 根小棍,只剩下 9 根小棍了,表
5、示九元零钱。或者先从文丽那里拿走 1 根小棍,柜台找给我 2 根,然后再从文丽那里拿走剩下的 4 根。最后剩下我手里的 9 根。坐车回了家,王老师要还 35 元钱。那就给文丽 3 根,表示 30 元,给我 5 根,表示 5 元。我手里的 9 元加上王老师给的 5 元,成了14 元。那就拿出 10 根小棍表示 10 元零钱,向王老师换个整 1 元,给文丽一根小棍。最后,文丽有 4 根小棍表 4 欧元,我有 4根小棍,表 4 元。最简单的就是干脆用钱,不用小棍。或者既用钱,又用小棍。五、课本的错误。课本讲乘法,可以说是绝对错误的。把被乘数与乘数,都说成是乘数,而且还自由换位。这是大错特错的。例如,
6、课本绘出4 个豆角,每个豆角里有 5 颗豆,问一共有几颗豆,应该是 5X4=20。可是课本说,还可以写成 4X5=20。真不知道后者的含义是什么。六、课本的不足首先书的目录就很操蛋,应该写得清楚,例如认什么数,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而不是认数,加法和减法。在课本里,应该把标题写清楚,例如在第一页,应该写清楚是(一)十几减九,十几减八。十几减九有 4 种算法,然后列出这 4 种算法。还要把文字题写清楚,让学生淡出读图思维,不能半图半文,不伦不类的。因为没有文字,就没有思维,好比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到天空。书编的不适合阅读,不适合自学,不贯穿不提示数学规律,所以在培养自学成才这方面,很失败,我很
7、愤怒。在巩固满堂灌方面,可以获得 10 吨重的金牌奖的。首先,九九表应该是大九九表,不应该是小九九表,最好是扩展到十一表。其次,在第二册 13 页的减法表,应该是从10 减几列起,再增补 11 减 1,11 减10,11 减 11,19 减 9,20 减 9。另外应该提示出 11 减 9 就是 10-9 再加 1,最后,归纳出十几减九就得 1 加几,十几减八就得2 加几,依次类推。综归得出,此类减法的得数就是个位数加减数的大朋友(例如,7的朋友是 3,是根据 7+3=10 定大朋友,3+2=5 定小朋友) 。从而,横向得数的规律是顺次加 1,因为减数顺次减一;竖向得数的规律,在第一列是被减数的
8、个位上顺次加 1(加 2、加 3.)因为竖向被减数是顺次加 1,第二列的得数是被减数的个位顺次加2,因为减数是 8,被减数顺次加 1。小学生学习好习惯的 16 条标准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
9、专心听他人讲话。2学习卫生的习惯(1)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2)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左侧采光;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3)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3.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
10、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4.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5.认真听课的习惯会听课是搞好学习、提高素质的关键。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 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 5
11、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 80%。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有所创造,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8.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要宏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要先把问题想好
12、。“想”是“说”的先导,只有“想”的周密, “说”得才有条理,才透彻。9.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研讨,使自己在叙述、解释、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调整看法,实现对知识的科学建构。10.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11.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
13、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不迁就、不谅解,不拖延时间。12.阶段复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可以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13.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对我们学习知识、发展智能起着重要作用。为此,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变无意为有意。要养成观察兴趣,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设计观察程序,并且把所学知识与观察对象联系起来,做到边观察边思考。14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对每一个实验,每一件学具都要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既锻炼了手和脑,又能帮助理解,使知识记忆深刻。15.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要做到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生活和实践中验证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16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学习用品是学习生活必需品,来之不易,应当爱惜。对学习用品要珍惜、保护,小心使用,不乱扔、不故意损坏。要敢于向任意损坏学习用品的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