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省施工图审查结构专业疑难问题及答复一 地 基 基 础1.1 .因基础持力层较好,裙房部分(独立基础)不设置地下室底板,该怎么处理1.1 答:满足防水要求。1.2. 载体桩适用于建筑物的何种结构型式,房屋高度?1.2 答:参见 武汉市夯扩桩设计施工技术规定。 WBJ8-971.3. 试桩标准不明确,甲方与设计院一般皆定为 3 根(不管桩径等之差异)1.3 答:参见 建筑地基及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DB42-269-20031.4. 房高 75m 采用预应力管桩者,是否需见论证文件后方能出审图合格报告。1.4 答:是。1.5. JGJ94-2008 中桩顶箍筋加密区不分大桩小桩均用 5d 控制不合
2、理,应该有所区分。1.5 答:按规范执行。1.6. 挤土桩中的饱和粘性土,宜有明确界定(饱和度控制在多少?饱和性粘土层在桩身土层中占多少比例时应按饱和粘性土控制桩间距)。21.6 答:规范未查到,建议 Sr95%。平均层厚3m 考虑。1.7. 联合基础的顶板面配筋最小配筋按 0.15%,或是 0.2%?1.7 答:按 0.15% 。1.8. 异形承台,即承台平面非规范的标准平面,一般不能按规范公式进行配筋计算,设计院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应明确规定。1.8 答:按柱边延长线的截面计算弯矩,剪力。1.9. 规范 GB50011-2010 第 6.1.14-2 条中,其要求为“ 宜”,考虑到外
3、围回填土的侧限作用,是否一定要执行。1.9 答:一般设计顶板与周边墙相连(车道除外)。1.10. 摩擦起主要作用的嵌岩桩,如何界定其端承型桩或摩擦型桩。 1.10 答:按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荷载的传递特征,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大类。其中摩擦型桩又分别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端承型桩又分为端承型和端承摩擦桩.摩擦桩:桩顶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长径比大于 100 的超长桩。端承摩擦桩: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较大,但不大于 30%的桩。摩擦端承桩: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分担的比例不超过 50%。端承桩:桩顶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
4、,桩侧阻力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如支承于岩层上长径比小于 10 的短桩。31.11. B42/489-2008 管桩规范 7.1.1.2 采用一柱一桩时管径不应小于500,多层局部一层门廊柱下用单桩承载力足够了,要用 500 吗1.11 答:考虑偏位、确保桩的刚度和强度不低于柱,如一层门廊柱荷载很小也可考虑基础挑梁支承柱。1.12. 湖北省地基规范 11.1.10 基础底板配筋对于矩形基础,是台阶宽高比不大于 2.5 推出来的,是否一定要满足台阶宽高比不大于 2.51.12 答:见国标 GB50007-2011.8.2.11 条文说明。基础台阶宽高比小于或等于 2.5 是基于试验结果,旨在保证
5、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1.13. 基础设计等级和桩基设计等级的判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3.0.1 条规定: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 10 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 3.1.2 条规定: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 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两者之 间的描述存在差异。对这两条规范条文的判定经常存在以下疑问:地下室和其上的主楼算不算高低层。天然地基时高低层的层数是否不计算地下室的层数。1.13 答: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或桩基设计等级时算高低层连体。这类建筑由于荷载与刚度分布极不均匀,抵抗适应差异变形的性能较差,为严格
6、控制差异变形乃至沉降差。41.14. 桩基规范中的连体建筑是不是指高低层为一体的建筑。1.14 答:是的。1.15. 体型复杂的判定条件是什么?单纯指外形还是从位移比等参数来进行判定,具体数值能否按大于 1.2 来判断。 1.15 答:对地基基础设计体型复杂,指荷载、刚度分布不均匀,应指外形。1.16. GB50007-2011 第 5.2.7 条中表 5.2.7 中 Es1/ Es2 的比值列出3;5;10 时地基压力扩散角 的值, 对于 Es1/ Es2 的比值小于 3 时又如何取值?1.16 答:扩散角 按湖北省地标取,DB42/242-2003 第 5.2.7 条。1.17. 规范指出
7、体型复 杂、层数相差超过 10 层的高低连成一体的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按甲级,如何理解体型复杂?30 层以上的高层地基基础按甲级,这类建筑一般有大地下室,主楼以外大地下室的地基基础也按甲级设计还是按其他,规范没有明确的界定。1.17 答:主楼外扩 20m 或 3 跨范围。1.18. 试桩如按极限承载力计算桩身强度不够(混凝土及钢筋均用强度标准值),是否作为问题提出;1.18 答:参见武汉市规定。1.19. DB42/242-200311.3.4-5,筏板基础 h2000 时板厚中间钢筋网片影响施工操作,可否不设;51.19 答:要设。1.20. 抗震墙基础如何设计才能满足 GB50011-201
8、0 第 6.1.12 条要求?1.20 答:6.1.12 条文说明:当地基土软弱,基础刚度和整体性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将产生较大的转动。采取措施减少转动。1.21. 对于灰岩地质条件,应定出更详尽的设计及施工的勘探要求,如建议桩型、离开此地段的距离等。1.21 答:参见武汉市规定。1.22. 关于用“钻芯法” 检测大直径灌注桩(D800)的问题:鄂建文【2011】 152 号文规定此法用于端承桩和嵌岩桩,而武汉市建委关于“地基设计若干 问题技 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包含所有大直径灌注 桩,是否有必要。 1.22 答:有必要。1.23. 勘察报告未推荐、论证刚性桩复合地基,但设计单位采用刚性桩复
9、合地基,设计单位是否违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设计单 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 进行建设工程设计” 的规定。1.23 答:要求勘察单位认可并补充该类型1.24. 湖北省鄂建文【2011】152 号提及“嵌岩桩”要用钻芯法检测,有一种理解桩嵌入软岩不叫“嵌岩桩” ,也有人认为桩入中(或强)风化6岩都叫嵌岩桩,请在规定中明确“嵌岩桩”的定义 。1.24 答:JGJ94-2008 第 5.3.9 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由表 5.3.9可知入极软岩中也是嵌岩桩。1.25. 高层钢 筋混凝土结构基础Fw9.6 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G/SK (7.1.2)K=1.05 G结构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 载标准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