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一轮导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质及季节移动规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97876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导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质及季节移动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一轮导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质及季节移动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一轮导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质及季节移动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编写: 姜太平 审核: 高三地理组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涡阳二中 2016届文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科目:地理 编号: 5 使用时间: 2015 年 8 月 日课题: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质及季节移动规律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 1.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性质及移动规律。2.初步学会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和应用。学习重点: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性质及移动规律。学习难点: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性

2、质及季节移动规律1.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是立体方向的,其垂直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分布立体图如下图所示:(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近地面形成的低、高气压,称为热力型气压。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气压称为动力型气压。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2.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1)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如下表所示: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气流运动方向性质极地高气压带( 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 个)副

3、热带高气压带(2 个)赤道低气压带( 1个)(2)风带风向风带 分布北半球 南半球 性质极地东风带(2个)中纬西风带(2个)低纬信风带(2个)3.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大致 510 个纬度。图示如下:自我检测请动手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涡阳二中 2016届文科一轮复习地理导学案 只有跌倒过才会更加明白想要坚持的是什么 刘可可。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和应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

4、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常见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有两种:平面分布图(图 1、图 2、图 3)和立体分布图(图 4)。这两种模式图既可以表示气压带和风带的静态分布,也可以显示其动态的空间移动规律。1. 判读技巧(1)看纬度位置:纬线 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因此结合 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是最主要的方法。(2)看相互间特点: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风带的分布也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3)看风向和气流:平

5、面图中,高气压带气流呈辐散状态,低气压带气流呈辐合状态(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下图中的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下图中的丙、戊)。立体图中,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2. 具体应用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可以判断以下问题:(1)根据所受气压带、风带的控制判断各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受来自低纬的风的影响,一般降水较多;受来自高纬的风的影响,一般降水较少。(2)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移动判断所示节气或日期。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6、自我检测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编写: 姜太平 审核: 高三地理组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涡阳二中 2016届文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科目:地理 编号: 5 使用时间: 2015 年 8 月 日读图完成 12 题。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 B. C. D. 2、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A. B. C. D. 读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 3题。3.甲地常年受该风带控制,则甲地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C.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_ 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