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4395761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填空题(10分)选择题(15分)看老师以前帮大家复习的就行,这里不能给复习题的简答题(自己找答案吧)(20-25分)1、花键联接和平键联接相比,有那些优缺点?2普通螺栓联接和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试写出二者的计算准则3齿面点蚀一般发生在何部位?为什么? 防止或减小点蚀的措施有哪些?4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5、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6、简述带传动的优点?7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有哪些?8、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9、简述摩擦和润滑的种类?10、那些因素影响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11、螺纹联接的常用防松方法有那些?计算题 (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好好查书)(40分)1、有

2、一钢制液压油缸,如图所示。缸内油压3mpa,缸体内径D=160mm,螺栓分布直径D0=200mm,。为保证气密性要求,残余预紧力取为工作载荷的1.6倍,螺栓间弧线距离不大于100mm。已知螺栓的许用应力为180mpa。试计算: (1)最少的螺栓数目; (2)单个螺栓承受的总拉力; (3)螺栓小径。 1、解:(1)设螺栓弧线距离为P 0,则螺栓数 (2)螺栓的受力分析 在压强P的作用下,螺栓联接承受轴向力 在轴向力P V的作用下,各螺栓所受的轴向工作载荷为 单个螺栓承受的总拉力 (3)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螺纹小径d 1)为 22、螺栓组联接的二种方案如图所示,已知外载荷R ,L=300mm,a=

3、60mm,求: (1)螺栓组在两个方案中受力最大螺栓的剪力各为多少?(剪力以R的倍数表示)(2)分析哪个方案较好,为什么? 2、解:方案(a):设通过螺栓组对称中心并与接合面相垂直的轴线为回转轴线(螺栓2的轴线)。在工作载荷R的作用下,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工作剪力R 以及由R产生的转矩T=RL的作用。 在转矩T的作用下,薄板在各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 在工作剪力R作用下,薄板在各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 (方向与 相反) 因此 方案(b):设通过螺栓组对称中心O 并与接合面相垂直的轴线为回转轴线。 在工作载荷R的作用下,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工作剪力 R以及由 R产生的转矩T=RL的作用。在转矩T的作用下,薄

4、板在各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 在工作剪力R作用下,薄板在各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 (方向与 相反) 由图显然 与 的合力最大 3因此 则螺栓所受最大工作剪力 。 由上面分析计算可以看出:方案(b)螺栓最大工作剪力较小,而且各螺栓受力相对( a)方案较均匀,方案(b)较好。(与 同向) (与 反向) (与 反向) 则螺栓所受最大工作剪力 3、悬臂梁由四个普通螺栓联接固定于立墙上的两个夹板间,如图所示,已知载荷P=1000N,螺栓布局和相关尺寸如图示,试选择螺栓直径d注:(1)螺栓材料45钢的 =360mpa; (2)板间摩擦系数f=0.15,可靠性系数Ks=1.2;(3)螺纹标准见下表;螺纹外径 d(m

5、m) 5 6 8 10 12 14 16 螺纹内径 d 1(mm) 4.134 4.917 6.647 8.376 10.106 11.835 13.835 43、解:在横向力作用下,悬臂梁不滑移的条件为 则悬臂梁在y向摩擦力 预紧力也可用符号 表示0F4、某优质碳素钢的性能为: =307 15MPa, m=9, 。现用此材料制作试件进行试验,以对称循环变应力 =500 6015N 1MPa作用 次, =400 MPa作用 次。试计算该试件的计算安全系数。如以后再以42510=350 MPa作用于试件,还能再循环多少次才能使试件破坏?34、解: 14.52.7/30 52.7)40150(11

6、9 959460 camzimicaS mpanN计 算 安 全 系 数 为 6(101mN)=470000)22=1550000m)3103(如要使试件破坏,则有 970315041625nn5、钢制零件,其 =560MPa, =280 MPa, =250 Bs 1MPa。承受工作变应力 =155 MPa, =30 max minMPa。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1.65,绝对尺寸系数 =0.81,表面状态系数 0.95k,如取许用安全系数=1.5,按无限寿命校核此零件的强度。5、解:1)计算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MPaa5.62minxm.9ia2)计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654.11maks3)

7、计算静强度安全系数 81.mas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和静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需用安全系数 ,故零件强度足够。5.1s6、一开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a=150mm,z1=23,z2=97,齿宽b2=30,b1=35, 小齿轮及大齿轮均为钢正火,许用应力 =270Mpa(已考虑是开式齿轮),21F=420Mpa, 查得 =4.45, =3.93, =1,21H1SaFYSaY=475 , =1, =1.8,n1=1440r/min,EZKvA该齿轮传动为单向运转,试求它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mZuKTdHEd3 211 )(*2 mYzTFSad3216、解:开式传动用弯曲强度计算。 YzKTFSad3

8、21)(221Zma m5.2)973(150.57301bd11950nPT取 代入公式27093.2704.2FsaFsaYY45.3158. PKWP965.107、直齿圆锥齿轮减速器的主动轴采用一对30207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已知轴的转速n 1=1450r/min,轴承的径向支反力R 1=600N,R 2 =2000N,圆锥齿轮啮合时的轴向力Fa=250N。计算轴承内部轴向力的公式S=R/2Y,载荷系数7fp=1.2,温度系数ft=1。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r=29.4kN, e=0.37, 当(A/R)e时, X=1, Y=0; 当(A/R)e时, X=0.4, Y=1.6. 现要

9、求轴承的使用寿命L h=20000h, 试校核该对轴承是否合用?7、解: 1、轴承受力分析:派生轴向力: NYRS625.102.87.1轴承受到的轴向力:NSAFa62537212、当量动载荷:eR.01 6.140YX325.622NAYRXP0842211寿命计算取 计算 合格hPfCnLpth4870)(60128、 图示由一对正装的7206AC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轴。已知:径向载荷 , NFR201, NFR302轴向外载荷 Fx=1000N,轴承转速n=200r/min,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22.5KN,工作温度8小于120 0C,载荷平稳;试问哪个轴承的寿命较短?FR2FR1FX

10、1 28、解:F s1=0.7FR1=0.72000=1400N,方向如图Fs2=0.7FR2=0.73000=2100N,方向如图Fs2+Fx=2100+3000=5100N Fs1轴承1压紧,轴承2放松FA1=5100N,F A2=2100NFA2/ FR2=2100/3000=0.7=e,X 2=1,Y 2=0FP2=FR2=3000NFA1/ FR1=5100/2000=2.55e,X 1=0.41,Y 1=0.87FP1= X1FR1+ Y1FA1=0.412000+0.875100=5257NFP1FP2轴承1寿命短。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参数见表。试:(1) 比较哪个齿轮

11、易点蚀;哪个齿轮易折断?(2) 齿宽系数 等于多少?d(3) 若载荷系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3.1K FSaFFzbmYKT12齿轮允许传递的最大扭矩 等于多少? 1T齿轮 mzbFaYsaFH1 3 17 60 2.97 1.52 390 500 12 3 45 55 2.35 1.68 370 470 19、解:(1)因为 21H所以齿轮2相对更易点蚀。MpaYSaF 4.865.197301aSF.93.22FA /FRe FA /FRe内部轴向力Fs e X Y X Y0.7FR 0.7 1 0 0.41 0.879因为 21aaSFSFYY所以齿轮1易弯曲疲劳折断。(2)

12、08.17351db(3)按齿轮1计算弯曲强度 11121FSFFzbmYKTa所以 mNzaSF 3.27960515.9723.02ax111即最大扭矩T为279605.3Nmm10、已知某支承结构(如图所示)两端均采用7307AC轴承,n=960r/min, 如果R1=1320N,R2=3010N,轴向载荷 ,试计算其工作寿命Lh 。载荷系数 =1.3,温度系数NFa10 pf,C=23.45KN、S=0.68R、e=0.68 、当 时、 X=0.41、Y=0.87、当 时1.tf eRAeRA、X=1、 Y=0、 A为轴承所受的轴向力、S为轴承所受的派生轴向力。1210、解1)求解派生

13、轴向力(画出派生轴向力的方向1分) NRS6.89713206.8.011 422Fa轴承1受压,轴承2放松NSAa8.3046212) 求解当量动载荷1068.0321.046RA NYXP 9.318.0467.1e.2 NA302hPfCnLpth36)(01hh 67.410)925(963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下面是你可以参考的答案)(10-15)如:1、联轴器轴向和周向均未固定;2、齿轮周向未固定;3、套筒轴向固定齿轮不可靠;4.联轴器与轴承盖接触5.轴与轴承盖接触;6.箱体端面的加工面积过大7.轴承盖无退刀槽8.轴承盖外端面的加工面积过大9.轴头伸出过长,增加了加工和装配长度10.缺少台阶,轴承装拆不便;11.套筒过高,轴承装拆不便;12.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13.整体式箱体不便装拆;14.轴与轴承盖之间缺少密封;15.缺少挡油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模具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