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雏鸡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育雏期只注重成活率而忽视了体重要求。,育雏料的营养水平不能满足雏鸡发育的需要。 育雏期确保成活率在98-99%,但质量参差不齐。 不进行体重检测,6周龄即换成育成料。,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根据品种特点,配制全价饲料,满足雏鸡营养需要。 提高育雏成活率。 重视育雏质量,随时进行体重监控。 根据体重更换育成饲料。体重不达标,继续饲喂育雏料直到达到体重为止。,褐壳蛋鸡体重变化曲线,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育成鸡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育成期没有产出,是降低饲料成本的主要阶段。 因营养水平跟不上,育成鸡普遍达不到品种的推荐体重。 育成期体重控制不力
2、,开产时均匀度低,产蛋高峰维持期短。,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育成鸡饲养管理要点,育成前期重视蛋白和氨基酸水平,育成后期重视能量,建议不低于2750Kcal/kg。定期检测体重,控制10-18周龄均匀度在70-80%,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不超过5。改变根据日龄换料的方法。当胫长达到83mm,即可换用育成料,努力在开产前体重达标。 体重达到1450-1500g,蛋鸡饲料逐渐掺进青年鸡的饲料中,有助于顺利开产和避免产后瘫痪。,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产蛋期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产蛋期盲目追求产大蛋和短期高产,营养水平严重不平衡或超标,长期经济收益差。产蛋期营养水平普遍高过品种的推荐标准。 重视蛋白质水平,忽视
3、能量水平。 超量使用当地便宜原料,造成因氨基酸不平衡的浪费。 长期高蛋白,氮排泄量大,给肾脏造成巨大的压力。,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1. 根据品种的营养需求,给予高品质的蛋鸡高峰期饲料。 保持高峰期饲料质量的稳定性,不轻易更换饲料。 控制原料质量,确保饲料品质的稳定。 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控料 2. 刺激蛋鸡良好食欲,保障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 要保持正常的食欲,需要从后备母鸡培育时开始。 选择合适的原料和粉碎粒度是促进食欲的关键。,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3. 产蛋高峰和产蛋后期分开(阶段饲养),有针对性制作饲料,降低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饲养目标不同。 阶段饲养在欧美使用效果很好。4. 坚持合理淘汰,提高鸡群整体的效率和效益。 在育成和整个产蛋期都要坚持淘汰病残寡产鸡,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效率。,蛋鸡饲养管理新技术,5. 采用合理饲喂模式,减少饲料浪费。 争取让大部分饲料在一天中的后半段或夜里消耗。6. 减少产蛋期间的应激,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应激的因素包括温度、卫生状况、噪音、疾病、饲料质量等。 冬季恶劣空气的应激高于低温应激。,褐壳母鸡的饲喂方案(供参考),产蛋鸡饲料配制(讨论),加油(玉米水分下降1%,加0.4%的油,油的种类) 豆粕质量 蛋白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