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38459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一、原方案使用带过零触发的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 MOC3061直接驱动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R5是触发器输出限流电阻,R3 用以消除漏电流,防止 BTA41-600B或 KP150的误触发。双向可控硅型号:BTA41-600B,电流:41(A),反向电压:600(V),IGT50mA,加热电阻丝的选择:24.8,2000W,可控硅触发电路中三极管及其周围电阻的选择。触发电流50mA。RC 电路中电阻选择 100 以内,电容选择 0.01-0.47f,则电路的阻抗是:318K-7K,1W-51.42W,即电容选的大,电阻的功率就大。建议电容选择不大于0.1f,则电阻的功率

2、就不大于 12W。如果电阻选择在2W,则电容选择应该是 0.01f。试验结果:1、通电后没有工作。进行一系列测量,感觉 LM311没有输出波形,MC14528 在管脚的理解上面有问题,至于 74LS00门没有输出。说明同步脉冲电路有问题。2、直接给 MOC3061的第二脚加地,试图工作未遂。为使光偶工作,不断地修正 R3的电阻值,直到从 1K到 0.2K。3、MOC3061 的输出去控制双向可控硅,按现在的参数,流入可控硅的触发控制级的电流达到 0.76A,可能已经烧了双向可控硅。4、调整同步脉冲电路,先将 LM311改成 LM358,又将 MC14528的外围连接改变,主要是 5P、12P

3、接法对换。调整 2P、14P 外围的电路参数,如将 0.33的电容改成 103(0.01) ,脉冲宽度发生了改变。使用二极管作为或门,有 0.7V的压降,改成用 74LS32或门。在修改后的电路图中的 A点,测的同步的脉冲波形(下降沿)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可控硅这里了。BTA41-600B的触发电流小于 50 mA,R5 是触发器输出限流电阻,简单计算,R5 应该在 4.4K以上。晶闸管的工作条件: 1. 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关短状态。2.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3.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

4、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 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5、脉冲宽度大于 20微秒。改进方案一 第一步,检查光电偶合电路,按下图进行,给 MOC3061一个输入,使其输入二极管端的电流在 10 mA左右,让其工作,输出接 24V继电器。继电器 J线圈电阻是 1.1K,流过的电流是 21.45mA。继电器 J的常开触点闭合,表示工作正常。R5 选 100 电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取消。第二步,改变负载用 36VA安全灯(20W) ,驱动电流约是 36mA,检查等的工作情况。如按功率计算,电阻上面消

5、耗 1.3W。现手头有 7201W 电阻。双 向 可 控 硅 的 检 查 方 法 :用万用表电阻 R*1 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 A1和控制极 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 A2。确定 A1、G 极后,再仔细测量 A1、G 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 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 A1,此时万用表指针不应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 A2、G 极瞬间短接,给 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

6、间阻值约 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 A2、G 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 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 A2,黑表笔接第一阳极 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 A2、G 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 G极加上负的触发电压,A1、A2 间的阻值也是 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 A2、G 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在 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说明被测双向可控硅未损坏且三个引脚极性判断正确。检测较大功率可控硅时,需要在万用表黑笔中串接一节 1.5V干电池,以提高触发电压。改进方案二此电路中的 R电阻选 1W的功率。改进方案三在使用时发现图 A,当可控硅有故障如开路时、接触不好,当 MOC3081导通时由于负载电流没有流过可控硅,而通 R17,MOC3081,R23 流过,这样当负载功率比较大时会将R17,R23,MOC3081 烧坏,冒烟, 但如果使用图 B,即去掉 R23,就不会出现图 A那种冒烟现象。 两个电路都可触发,提倡用 B哪一种。并把负载放在 N 那端。我也一直用 B的,不過應把 R17加大,再 R23改為一電容的。加 R23那个电阻是为了降低可控硅的灵敏度防止误动作。MOC3041 datasheet 推荐 A。烧电阻是用的电阻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信息 > 电子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