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五)肾脏疾病检验血尿素(Urea、BUN)【参考范围】 儿童:1.86.3 mmol/L ;成人:2.37.8 mmol/L。【临床意义】1增高:生理性升高:高蛋白饮食。肾前因素或全身性疾病:如急性大出血造成低血压和休克、脱水症(呕吐、幽门梗阻、长期服泻等) ,或循环功能衰竭引起尿量显著减少,甚至尿闭症,使血中尿素氮升高;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累及肾功能、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蛋白分解代谢过甚,也可使 BUN 升高。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及肾结核晚期等。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
2、膀胱肿瘤等使尿路梗阻,因尿液排出障碍而使 BUN 上升。2降低:生理性降低:妊娠。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血清肌酐(Cr)【参考范围】儿童:2762mol/L ; 成人男性:44133mol/L;女性:50105mol/L。【临床意义】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形成的肌酐量是恒定的,肌酐在体内不能重复利用,并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排出,因此血液循环中的肌酐含量完全依赖于肾的排泄速度。测定肌酐主要用来评价肾功能状态。1增高:严重肾功能损害或尿液排泄障碍: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潴留、尿毒症等。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其他: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治疗、-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2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 、白血病、多尿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参考范围】 1.31.7mls-1/1.73m2(80120ml/min/1.73m2)【临床意义】 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1当患者 CCR 低于 80ml/min 时,表示肾功能有损伤。2当患者 CCR 低于 5080ml/min 时,表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当患者 CCR 低于 25ml/min 时,表示肾功能衰竭期。4当患者 CCR 低于 10ml/min 时,为尿毒症终末期。血尿酸(UA)【参考范围】儿童:0.120.32mmol/L;成人 男:0.1180.420mmol/L;女:0.150.
4、35 mmol/L。【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2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胱抑素 C(Cystatin C)【参考范围】 0.591.03mmol/L【临床意义】1不受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2监测肾小球滤过率不用考虑炎症、药物及饮食影响,比内生肌酐清除率更准确、直接。3其他同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 (mAlb)【参考范围】 成人:220mg L ; 儿童:1.722.9mgL【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
5、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 NAG 酶(NAG)【参考范围】 10.310.9U/L【临床意义】1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脏损害升高,早于肾功能的改变。2对药物毒性反应强烈,用药后升高,提示有肾脏损害。3尿中浓度升高反映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的发生发展。4肾移植后,排异反应的敏感、可靠指标。2-微球蛋白(2-m)【参考范围】 尿:0.030.14mg/L;血:1.281.95 mg/L【临床意义】1近端肾小管损伤,尿 2-m 升高。2肾小球虑过功能下降,血中 2-m 升高3恶性肿瘤和各种炎症时血尿 2-m 均升高。体液免疫学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 G、A、M
6、 检验(IgG、IgA、IgM)【正常参考值】 各年龄组健康人血清中 1gG、 IgM、1gA 含量(g L) (速率散射比浊法)年龄 IgG IgM IgA新生儿 6.6 17.5 0.0l0.06 0.060.2l 3 个月 2.05.5 0.050.34 0.170.66 6 个月 2.66.9 0.080.57 0.26l.00 l 岁 3.69.5 0.140.91 0.371.50 2 岁 4.712.3 0.2l1.45 0.411.75 4 岁 5.413.4 0.301.88 0.431.93 6 岁 5.914.3 0.382.22 0.452.08 8 岁 6.315.0
7、 0.462.5l 0.472.20 12 岁 7.015.5 0.582.91 0.492.40 16 岁 7.215.6 0.673.14 0.502.55 18 岁 7.315.5 0.703.21 0.512.61 成人 7.016.0 0.703.00 0.402.80【临床意义】增高: 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清中各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均增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时血 IgG 可升高,宫内感染时,脐血或新生儿血清中 IgM 含量可增高;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
8、患者以 IgG、IgA 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 IgM 增高为主。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某种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而其他种类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多为 IgG 型、其次为 IgA 型) 、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和良性单株丙球血症等。降低: 常见于各类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三种免疫球蛋白全缺或缺 12 种) 、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如剥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中毒性骨髓疾病等) 、联合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单一 IgA 降低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体液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免疫球
9、蛋白的含量较成人低。血清免疫球蛋白 E 检验(IgE)【正常参考值】0100IU/ml(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增高: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药物及食物过敏等 IgE 常升高。部分与 IgE 有关的非过敏性疾病也可升高,如IgE 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急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时也可见血清 IgE 升高。降低: 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G、A、M 检验(CSF IgG、IgA 、IgM)【正常参考
10、值】 IgG 5 61mg/LIgA 0 15mg/L IgM 019mg/L (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 CSF IgM 升高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感染的指标;多发性硬化症及血脑屏障功能发生损害的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病、脑血栓等)CSF 中 IgG 升高,SLE 脑病的CSF 中 IgG、IgA 正常,IgM 升高。血清 M 蛋白检验【正常参考值】 阴性 (蛋白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或免疫电泳法)【临床意义】 血清中检测到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 蛋白) ,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以 IgG 型最常见,其次为 IgA 型;IgD 和 IgE 型罕见。多发性骨髓瘤
11、中约 50的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BJP)即免疫球蛋白轻链( 或 ) 存在。巨球蛋白血症: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 IgM。重链病:其 M 蛋白的实质为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合成异常增多。现已发现有 重链病、 重链病和 重链病等。轻链病:出现单克隆游离轻链( 或 ) 。半分子病:由免疫球蛋白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构成的半个 Ig 分子的单克隆蛋白片段异常增生而导致的疾病,现已发现有 IgA 类和 IgG 类半分子病。恶性淋巴瘤:血液中可发现有 M 蛋白。良性 M 蛋白血症:是指血清或尿中存在单一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原因不明,长期观察未发现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证据。老年人中发现良性 M 蛋白血症者较多,应注意
12、与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血清总补体 CH50 检验【正常参考值】50100U/ml【临床意义】主要反映补体九种成分(C1C9 )的综合水平。CH50 活性增高: 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某些恶性肿瘤及妊娠等。CH50 活性降低: 常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肝病、肝硬化、Graves 病、艾滋病、严重烧伤、冷球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血清补体 C3 检验【正常参考值】 9001800mg/L (BN ProSpec)8802010mg/L (I
13、MMAGE) (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增高: 补体 C3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如皮肌炎、关节炎、心肌梗死等) 、传染病早期(如伤寒、风湿热急性期等) 、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移植物排斥反应时增高。降低: 更有意义,见于:补体合成能力降低,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营养不良(多见于儿童 );补体消耗或丢失太多,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基底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疟疾、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化疗后、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后、大失血、大面积烧伤等;先天性补
14、体缺乏,如遗传性 C3 缺乏症。血清补体 C4 检验【正常参考值】 100400mg/L (BN ProSpec)160470mg/L (IMMAGE) (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 基本与 C3 相似,其含量降低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IgA 肾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遗传性 C4 缺乏症、遗传性 IgA 缺乏症等。血清补体 C1q 检验(C1q)【正常参考值】 0.1970.04g/L ( 单向免疫扩散法)【临床意义】 基本与 C3 相似,其含量降低还见于活动性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度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正常参考值】男:015mm/h; 女:02
15、0mm/h。儿童较成人略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略有增快。【临床意义】1增快:(1) 生理性:妇女月经期、中晚期妊娠至产后 1 个月及 60 岁以上高龄者,可因生理性贫血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而血沉加快。婴幼儿血沉也常轻度增快。(2)病理性:结核病和风湿病的活动期,恶性肿瘤,胶原性疾病,铅中毒等。在各种血沉增快的病例中,往往器质性疾病高于功能性疾病,炎性疾病高于肿瘤,恶性肿瘤高于良性肿瘤。(3)观察结核、风湿病、内脏慢性出血等病理变化,以及中医进行活血化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血沉增快表示病情活动或复发,病情稳定或好转时,血沉逐渐恢复正常。2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酸中毒、支气管哮喘等。细胞免疫学检
16、验淋巴细胞亚群检验 【正常参考值】 免疫荧光法 FACS:CD3T 细胞:6185;CD4T 细胞:2858;CD8T 细胞:1948;CD4CD8细胞比值:166033 ()。【临床意义】T 淋巴细胞总数变化的意义: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 T 淋巴细胞的表面,是总 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 CD3T 淋巴细胞升高: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CD3T 淋巴细胞降低: 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以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亦可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某些病毒感染 (如
17、麻疹、流感等),采用放疗、化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时。2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 CD4 分子是辅助、诱导 T 细胞的标志: CD4T 细胞下降,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 AIDS、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创伤、全身麻醉、大手术、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征、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 A)等。而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CD4T 淋巴细胞则T 升高。(2) CD8 分子是抑制、杀伤性 T 细胞的标志: CD8细胞下降,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Sjgren 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膜型肾小球肾炎等。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慢性乙型
18、肝炎,CD8T 细胞常升高。(3) CD4CD8细胞比值,更能反映免疫调节的变化。 比值下降:常见于 AIDS(显著降低) 、瘤型麻风病、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也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血吸虫病等。比值升高:则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jgren 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膜型肾小球肾炎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若移植后 CD4CD8的比值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则预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淋巴细胞毒检验(CDC)【正常参考值】 死细胞占 010为阴性。【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毒试验用于器官移植前判断受者对供者有无预存抗体。
19、在器官移植前检验受者是否具有抗供者抗原的预形成抗体(由于多次输血、妊娠和二次移植前) ,如有细胞毒抗体,能引起受体的超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因此,在移植前检验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必需的试验。组织相容性抗原 B27 检验(HLA-B27)【正常参考值】免疫荧光法 FACS:HLA-B27 为阴性。【临床意义】HLA-B27 与强直性脊柱炎( AS)的发生高度相关,其阳性可提示 AS。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 【正常参考值】 免疫荧光法: SmIg细胞总数:均值 21 (1628)SmIgG细胞: 均值 71 (413)SmIgM细胞: 均值
20、89 (713)SmIgA细胞: 均值 22 (14)SmIgD细胞: 均值 62 (58)SmIgE 细胞: 均值 09 (l.5)【临床意义】(1) SmIg细胞增高:常与 B 细胞恶性增殖有关,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等,且巨球蛋白血症以 SmIgM细胞增高明显。(2) SmIg细胞减低:主要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常见于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B 细胞分化抗原 CDl9 测定 【正常参考值】 FACS:CDl9细胞:1174373【临床意义】 CDl9 为全部 B 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B 细胞活化后不消失,因此是最重要的 B 细胞标记分
21、子。 CDl9细胞升高: 见于 B 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 细胞型)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 Burkitt 淋巴瘤等。CDl9细胞降低: 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后。免疫血清学检验白介素-2 检验(IL-2)【正常参考值】 515 kU/L【临床意义】 IL-2 主要刺激 T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毒作用;对 B 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明显加强对单核-巨噬细肥的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细胞毒性。IL-2 随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增高: 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排斥反应等。
22、降低: 见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恶性肿瘤、I 型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和老年人等。白介素-检验(IL-)【临床意义】 IL-主要功能为促使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活化的 B 细胞分裂增殖,但其作用远弱于 IL-2;能促使静止的 B 细胞表达 MHC类分子,增强 B 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对淋巴细胞的迁移具有一定意义。白介素-检验(IL-)【正常参考值】 8.44911.569pg/ml【临床意义】 IL-6 可促进 T 细胞表面 IL-2R 的表达,增强 IL-l 和 TNF 对 TH 细胞的致有丝分裂作用;在感染或外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中诱导
23、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IL-6 还能有效地促进 TNF 和 IL-1 诱导的恶病质。许多疾病中,IL-6 水平均可升高。多克隆 B 细胞激活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Reiter 综合征、硬皮病、洒精性肝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银屑病;淋巴细胞系肿瘤:多发性骨髓痈、淋巴瘤、霍奇金病、Kaposi 肉瘤、心脏粘液瘤、官颈癌;其他:烧伤、急性感染、移植排斥反应。白介素-检验(IL-)【临床意义】 其主要生物活性是吸引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也有一定作用。IL-升高见于慢性斑状牛皮癣患者的鳞屑中、类
24、风湿关节炎和麻风患者的滑液中、自发性肺纤维化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另外,IL-还与败血症休克、内毒素血症、输血溶血反应等密切相关。白介素-10 检验(IL-10)【正常参考值】 12462335g/ml【临床意义】 能够抑制活化的 T 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应答;还可刺激B 细胞分化增殖,促进抗体生成;可选择性地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的某些功能。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卵巢癌等患者血清 IL-10 水平升高。白介素-12 检验(IL-12)【正常参考值】 6.7936.43ng/ml【临床意义】 IL-12 主要由 B 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 T 细胞和 NK 细胞,可
25、刺激活化型 T 细胞增殖、促进 TH0 细胞向 TH1 细胞分化;增强对肿瘤细胞的 ADCC 效应。肿瘤坏死因子(TNF)【正常参考值】为 4.32.8g/L(ELISA 法)【临床意义】 TNF 有炎症介质作用,能阻止内毒素休克、DIC 的发生;有抗感染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有抗肿瘤作用,杀伤和破坏肿瘤细胞。正常人血清中通常检测不到 TNF 活性,但在慢性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恶性肿瘤及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 TNF。肾移植排斥时 TNF 增高。革兰阴性杆菌或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休克时可测出高水平的 TNF。病毒性暴发性肝衰竭外周血细胞诱生的
26、TNF 活性升高,且与病情程度相关。艾滋病患者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血清中 TNF 水平升高。血中 TNF 水平增高特别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情观察有价值。干扰素(IFN)【正常参考值】为 l4 kU/L(ELISA 法) 【临床意义】 IFN 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与 IL-相似, 增高:见于 SLE、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早期、急性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减低:见于乙肝及携带者、哮喘、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等。循环免疫复合物检验(CIC)【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自
27、身免疫病(自身抗原与抗体 )、感染(感染因子与抗体)、肿瘤( 肿瘤抗原与抗体)、移植( 移植抗原与宿主抗体)、变态反应( 变应原与抗体) 等。2辅助诊断免疫复合物病:如血清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血管炎、恶性肿瘤、肾小球肾炎和白血病等。免疫球蛋白轻链检验【正常参考值】 血清轻链 KAP: 1.73.7g/L血清轻链 LAM: 0.92.1 g/L/: 0.754 (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可与免疫球蛋白同时检验共同参考(参见血清M 蛋白检验) 。血清转铁蛋自检验(TRF)【正常参考值】.g/L【临床意义】 TRF 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治
28、疗的监测;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往往降低,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随着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时下降;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在营养不良及慢性肝脏疾病时下降。升高:妊娠末期、缺铁性贫血。降低:急慢性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血浆结合珠蛋白检验(HGP)【正常参考值】新生儿:.g/L;成人.g/L【临床意义】升高:急性时相性反应中血浆 HGP 增加,当烧伤和肾病综合征引起大量白蛋白丢失的情况下也可见增加。降低:溶血性贫血、血管内溶血、输血反应、疟疾、重肝。连续观察可用于监测急性时相反应和溶血是否处于进行状态。抗血小板抗体 IgG 检验(PAIgG)【正常参考值】023g/L【临床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29、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出血的疾病。95ITP 患者血清或血小板表面可检验到此类抗体,大都为 IgG,且 PAIgG 增高的水平与血小板数及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铜蓝蛋白(CER)【正常参考值】0.210.53g/L【临床意义】 CER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创伤和肿瘤(如肝癌、肺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等)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征时亦往往下降。血浆 CER 含量明显下降可协助 Wilson 病的诊断,Wilson 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血浆 -酸性糖蛋白检验(-AGP 或 AAG)【正常参考值】.g/L【
30、临床意义】 AAG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指标,在急性炎症、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时增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时降低。AAG 可以结合利多卡因和普茶洛尔(心得安),在急性心肌梗死时 AAG 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升高,而干扰药物剂量的有效浓度。2-巨球蛋白检验(2-MG)【正常参考值】 1g/L【临床意义】 在低白蛋白血症,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时,2 MG 含量可显著增高;在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恶性肿瘤、急慢性肾炎、妊娠时 2MG 也增高;可观察急性肝炎患者病情变化,若病程延长,2MG 升高,常提示转为慢性。前降钙素(又称降钙素原)检验(PCT)【正常参考值】 0.5ng/ml 【临床意义】
31、在局限性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手术创伤和慢性炎症时,其血浆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严重细菌感染或霉菌、寄生虫感染(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蜂窝组织炎、吻合口漏、肺炎、ARDS)时大量上升,特别是脓毒性休克时 PCT 时浓度成倍升高。因此,利用它能有效地评估感染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还能监测药物疗效,指导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抗生素正确应用。作为高危患者(如 ICU、器官移植术后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感染性疾病的监测指标;早期预测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F)的发生及判断疾病预后等。自身抗体检验类风湿因子检
32、验(RF)【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 RFIU/m1(速率散射比浊法)【临床意义】1约 90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 RF 呈阳性。RF 的滴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也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出现RF。RF 有 IgM、 IgG、IgA、IgE、IgD 五种类型。IgM 型 RF:IgM 型被认为是 RF 的主要类型,也是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规方法所测定的类型。在 RA 患者血清中 Ig
33、M 型 RF 效价80IU/m1 并伴有严重关节功能障碍时,通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IgG 型 RF:在 RA 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 IgG 型 RF 的出现与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的症状密切相关,此类 RF 常伴随高滴度的 IgM 型 RF 在同一 RA 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出现。正常人及非 RA 患者很难检测出 IgG 型 RF。IgG 型 RF 在关节软骨表面的沉积可激活补体引起关节的炎性损伤。IgA 型 RF:约有 10的 RA 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可检出 IgA 型 RF,IgA 型 RF 是 RA 临床活动的一项指标,与患者关节炎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骨质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IgE 型 R
34、F:在关节液、胸水中高于同一病人的血清水平。老年人 RF 可轻度增高。抗核抗体(ANA) 检验【正常参考值】 ANA (间接免疫荧光法) :阴性。【临床意义】1ANA 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最多见于未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阳性率达 80100;活动性 SLE 几乎 100阳性,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也可见于药物引起的狼疮、重叠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RA)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 ) 、进行性全身性硬化(PSS ) 、自身免疫性肝炎、桥本甲状腺炎等。ANA 检测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不强。很多自身免疫性疾
35、病以及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均可出现一定的阳性率。目前多用作过筛试验。抗核抗体滴度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活动性无相关关系。2荧光核型 细胞核荧光有四种核型:(1)均质型:高滴度均质型主要见于 SLE 患者,低滴度均质型可见于 RA、慢性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2)斑点型:高滴度斑点型常见于 MCTD,同时也见于 SLE、硬皮病、SS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3)核膜型:又称周边型,高滴度周边型几乎仅见于 SLE,特别是活动期 SLE,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很少见周边型,因此周边型对 SLE 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4)核仁型: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尤其是高滴
36、度核仁型对诊断硬皮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核仁型也见于雷诺现象者,偶尔也出现于 SLE。抗双链 DNA 抗体检验(抗 dsDNA 抗体)【正常参考值】 抗 dsDNA 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 :阴性。【临床意义】 抗 dsDNA 抗体阳性见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特别是肾炎活动期(狼疮性肾炎) ,阳性率 7090,抗 dsDNA 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有相关性,是SLE 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本试验特异性较高,达 95,但敏感性较低。抗 dsDNA 抗体的检测对于 SLE 的诊断和治疗监控极为重要,是 SLE 诊断标准之一。抗 Sm 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抗 Sm 抗体:阴性。【临床
37、意义】 抗 Sm 抗体为 SLE 所特有的标志性抗体,特异度达 95,但灵敏度较低,平均为 2040。相对抗 dsDNA 抗体而言,抗 Sm 抗体水平不与 SLE 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 SLE 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治疗后的 SLE 患者也可存在抗 Sm 抗体阳性。抗Sm 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 SLE 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检验 (抗 RNP 抗体,又称抗 U1RNP 抗体)【正常参考值】抗 RNP 抗体或抗 U1RNP 抗体:阴性。【临床意义】 抗 U1RNP 抗体阳性主要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相关,阳性率达95,是诊断该病的特征指标之一。该抗体
38、在 3040的 SLE 病人中也可检测到,并常与 Sm 抗体相伴出现。抗 U1RNP 抗体特异性不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干燥综合征(SS)2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PSS)10 15,皮肌炎 (PM)/多发性肌炎(DM)10,偶尔也可见于 RA 和药物诱发的狼疮,但滴度均较 MCTD 患者低。抗 SS-ARo 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抗 SS-ARo 抗体:阴性。【临床意义】 SS-A 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病相关,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病人(40%80%) ,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 、类风湿关节炎(3 l0 ) ,偶见于慢性活动性
39、肝炎。此外,100%新生儿红斑狼疮出现 SS-A 抗体,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其也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 SS-BLa 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抗 SS-B 抗体:阴性。【临床意义】 SS-B 抗体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10%20%)患者中,干燥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出现 SS-A 抗体和 SS-B 抗体。SS-B 抗体的特异性高于 SS-A 抗体,该两个抗体的同时检测可提高对 SS 的诊断率。5.抗 Scl-70 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抗 Scl-70 抗体:阴性。【临床意义】 抗 Scl-70 抗体特异性地出现于 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
40、化症(弥散性) (PSS) 患者中,并预示着预后不良,病人易出现早期严重的器官损害,如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肺炎、肢端脂溶解及小肠病变,但不出现于局限性硬皮病中。6.抗 Jo-1 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抗 Jo-1 抗体:阴性。【临床意义】 抗 Jo-1 抗体对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和肺间质纤维化有高度特异性,Jo-1 抗体于多肌炎的发生率为 25%35%。抗 Jo-1 抗体常与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验(ANCA)血管炎指以血管壁(主要是动脉 )发炎和坏死为基本病理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现已认识到ANCA 是一种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是诊断血管炎的一种特异性指
41、标。对血管炎的诊断、分类、疗效观察、病情活动、复发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 ANCA 分为胞浆型(cANCA)、核周型 (pANCA )和不典型(x ANCA)。cANCA(又称抗蛋白酶 3 抗体或抗 PR3 抗体)【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cANCA 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G),活动性 WG 患者在病变尚未影响到呼吸系统时 cANCA 灵敏度是 65,当病人已出现呼吸系统、肾脏损害时其灵敏度达 90以上。少数尚未治疗的活动性 WG 患者 cANCA 阴性,但随着病情的发展,cANCA 终将转为阳性。非活动性 WG 仍有 40cANCA 阳性。其他出现 cANC
42、A 的疾病还有坏死性血管炎、微小多动脉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pANCA (又称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 MPO 抗体) 【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多动脉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 pANCA 的阳性率较高,达 7080。pANCA 主要与多发性微动脉炎相关,在WG 患者中少见。pANCA 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pANCA 还见于风湿性和胶原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在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可见非典型 ANCA 。抗心磷脂抗体检验(ACA)【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
43、义】 ACA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磷脂综合征的关系较为密切,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患者,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抗磷脂综合征(包括血栓形成、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和 CNS 病变) 患者,以及肿瘤、感染(AIDS、麻风、疟疾等)、血小板减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患者。在风湿病中,以 IgG 型 ACA 为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血栓形成与阳性ACA 显著相关。在肿瘤、感染及药物副作用等情况下,以 IgM 型 ACA 为主。在脑血栓患者中,IgG 型 ACA 阳性率最高并与临床密切相关。约 70未经治疗的 ACA 阳性患者可发生自发性流产和宫内死胎,尤其是 I
44、gM 型 ACA 可作为自发性流产的前瞻性指标。ACA 阳性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者,以 IgG 型抗体多见,并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有关。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验 (抗 AchR 抗体)【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抗 AchR 抗体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标志性自身抗体,约 90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为阳性,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仅有眼肌症状者,抗体滴度较低;约 1/3 胸腺瘤患者可检测出该抗体;可用来监测该病的疗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用蛇毒治疗后可出现假阳性。八、抗线粒体抗体检验(AMA)【正常参考值】 阴性(主要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 ELISA 和斑点免疫法等方法) 。【临床意义】 许多肝
45、脏疾病时可检出 AMA。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AMA 阳性率可达 90以上,且抗体效价甚高。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药物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 AMA 也可阳性。胆总管阻塞性肝硬化、肝外胆管阻塞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 AMA 皆为阴性。据此,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道阻塞性肝硬化症的鉴别诊断。抗肌动蛋白抗体检验【正常参考值】 阴性(主要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临床意义】 抗肌动蛋白抗体见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也见于重症肌无力、克罗恩病、长期血液透析。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090有 IgG 型抗肌动蛋白抗
46、体,且效价高。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验 (抗 GBM 抗体)【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抗 GBM 抗体是抗基底膜抗体型肾小球肾炎特异性抗体,包括 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抗 GBM 抗体还见于药物诱导的间质性肾炎,抗 GBM 抗体阳性的患者约 50病变局限于肾脏,另 50有肾脏和肺部病变,仅有肺部病变者非常少见。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化学成分相似,两者具有交叉抗原性。抗胃壁细胞抗体检验(PCA)【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PCA 是器官及细胞特异性自身抗体,90的恶性贫血患者 PCA 为阳性,因而,抗体测定有助于恶性贫血与其他
47、巨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PCA 的阳性率与胃粘膜病变的进展程度相关,但抗体效价与病变进展程度不相关,也不与治疗效果平行。PCA 也见于许多胃粘膜萎缩、某些缺铁性贫血、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疾病、原发性艾迪生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患者。大约 1/3 的甲状腺炎或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有抗胃壁细胞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验(抗 TG 抗体或 TGA) 【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血清 TGA 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其阳性多见于桥本甲状腺炎(阳性检出率可达) 、甲状腺功能亢进,也见于突眼性甲状腺肿、萎缩性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肝病、糖尿病等,
48、较少见于甲状腺肿瘤。此外,有些正常人,特别是妇女,也可检出 TGA,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岁以上妇女检出率可达。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验(TMA 或抗-TPO 体)【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也见于甲状腺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SLE。正常人也有定的阳性率。TGA 及 TMA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阳性率,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抗平滑肌抗体检验(SMA)【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抗平滑肌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急性病毒性肝炎。F 型肌动蛋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G 型肌动蛋白与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波状蛋白与病毒感染、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相关。Desmin 可能与心肌炎相关:在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肝硬化、肝癌中,SMA 的检出率、效价均低,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