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一 五 年 初 中 学 业 考 试 模 拟 试 题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共 22 分)1.C(2 分)2.A(2 分)3.C(2 分) 4.B(2 分)5.D(2 分)6.涵虚混太清; 荡胸生层云;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共 8 分)7(1)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或: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 分)(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或:这首诗借景抒情,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或: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2、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到即可,2 分)二、(共 48 分)(一)(14 分)8.(1)恳切,用心; (2)珍惜; (3)借; (4)跑。(共 4 分)9.(1)所以有看过的,就能了解、记忆。(2 分)(2)因此,人家都愿意借书给我,我才有机会博览群书。(2 分)10.都有强烈的读书、学习的愿望。 都因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求书心情极为迫切。 读书非常勤奋。(写出其中 2 个要点即可,共 2 分。)11.【甲】文通过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得出“借者之用心专”的结论,勉励黄生珍惜光阴,专心读书。 【丙】文通过借书者借书前与借到书后情态、语言的对比,把借书者的丑恶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3、表达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无奈和厌恶、愤激之情。(意到即可,2 分)12.不相类。【丙】文中书主不是像张氏那样不愿意人家借书,而是怕人家借书不还。文中通过表面的自我贬低,幽默风趣地显示借书不还者的无理、可气,使读者在顿悟的乐趣中体会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愤激之情,从而领会其“借书必还”的主张。(意到即可,2 分)(二)(10 分)13.示例: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不足为奇等。(1 分)14.作比较、列数字(1 分);目的是说明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演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醒人们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 分)。15.说明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能避免增加大气
4、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意到即可,2 分)。“只有才能”表示条件关系,强调了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意到即可,2 分)16.少使用石油能源;少开汽车,尽量乘坐公交工具;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积极种植树木等植被;爱护森林树木等。(写出两点,意对即可,2 分)(三)(11 分)17.只有努力去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 (2 分)18.示例:比尔盖茨敢于挑战,创造了堆积如山的财富,终成世界首富。(2 分)19. (共 4 分)20.举例论证(1 分); 具体论证了 “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团队集体智慧来实现的”(1 分); 进而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1 分)。(四)(13
5、分)21.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 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每个要点 2 分,共 4 分)22.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2 分)23.运用比喻(1 分),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2 分)。24.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这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华; 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每个要点 2 分,意到即可,共 4 分)三、(共 50 分)25.作文分项打分表:项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内容、表达 45 分 4539 3833 3228 28 分以下卷面 5 分 根据卷面,分 5 分、4 分、3 分、2 分四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