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具各結構名稱及其作用1.上固定板:使母模固定在注射機的固定工作台面上的模板.2.下固定板:使公模固定在注射機的移動工作台面上的模板.3.母模板: 主要用來裝置母模仁,亦用來裝置注道襯套、流道、澆口等.4.公模板: 主要用來裝置公模仁. 亦用來裝置流道、澆口、回位銷孔.5.模腳:用於支撐公模成型部分並形成推出機構運動空間的零件.6.上頂出板: 使成品頂出的方位正確,並使頂針、回位銷等確實定位.7.下頂出板:整個定出機構就是靠這塊板與上頂出板把頂出銷、回位銷等的位置確實固定而組成.8.定位環:整個模具是靠定位環與成型機固定側的定位環孔配合,而使模具固定在成型機上.9.注道襯套:塑料就是由它上面的
2、錐孔進入流道而順利進行成型操作. 注道襯套因直接與成型機噴嘴接觸,磨損比較大,容易損壞,因此做成襯套.10. 導柱:使公模板與母模板能迅速而確實的定位配合.11. 導套:亦是起到定位與導向的作用.12. 回位銷:使頂出機構能在頂出成品後,回到原來的位置.13. 支撐柱:用於增加公模成型部分的強度,防止在成型時公模支撐板彎曲變形的零件.14. 拉料銷:模具開啟後,將廢料從灌嘴中拉出,使注道附着在可動側與成型品同時被頂出.15. EGP:頂針分布不均勻或需要精密頂出時要裝 EGP,且其起到導正頂出板的作用,使頂針正確垂直的頂出成品.16. EGP 襯套:與 EGP 做滑動配合用.17. 一次頂出:
3、開模後在公模一側用一次推出動作完成塑件的推出.18. 二次頂出:成品內側或外側且有少許凸緣而形成少許死角場合,若使用一段頂出則將使成品無法順利脫模,甚至使成品凸緣部受到強制頂出而損壞,此時需要二次頂出.19. 二次頂出方式 利用彈簧作二次頂出:剝料板藉彈簧的彈力逕行一次頂出,但成品仍同着于剝料板內側,再利用頂針作二次頂出.利用頂出板作二次頂出:以頂出套筒逕行一次頂出,使成品脫離模板,但仍在頂出套筒上,再利用頂針作二次頂出.20. 強制回位:當頂針、斜銷太多時,頂出機構難以回位,則需要強制回位. 模具太大時在上下頂板上與 K.O 孔同心的位置出裝螺絲. 模具比較小時在 RP 下加優力膠或彈簧.2
4、1. 三板模:與二板模不同的是,增加了一塊流道剝料板,模具開啟時,除了公母板分開以便取出成品外,流道剝料板也在大小拉桿的作用下與母模板分開,流道也藉此作用分開.22. 大拉桿:導正母模板與剝料板.23. 小拉桿:定位母模板和剝料板,並控制行程.24. 模角定位銷:用于公模板與下固定板之間的定位銷,保證公模板與公模固定板間較高的相對位置精密.25. 熱流道:澆注系統內的塑料始終處于熔融狀態,壓力損失小,可以對多點澆口、多型腔模具及大型塑件實現低壓注射.且這種澆注系統沒有澆注系統凝料,實現無廢料加工.26. 熱流道的優點填充速度快節省材料有效控制流量27. 滑塊背板:位于滑塊與母模板的側面配合部分,便於磨損後更換.28. 斜銷定位塊:加強斜銷滑動時的穩定性.29. 斜銷座:斜銷座定位之滑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