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437859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理必修1(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例:读水循环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C,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分类 (1)按性质分类: 暖流(低纬高纬)、寒流(高纬低纬); (2)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1)中低纬大洋环流: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反气旋型) 北顺南逆; (2)中高纬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气旋型) 北逆南无;

2、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洋流,洋流的影响: 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影响海洋生物;(形成大型渔场) 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 影响海洋污染物;(加快净化,扩大污染),第三章 地球

3、上的水,2、洋流,例:(1)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中低纬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C南纬3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利于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海水净化速度 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渔场 ,C,B,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例:(1)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

4、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D,B,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外力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例:若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B丁代表岩浆岩 C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代表变质作用,C,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质构造,如何区分 背斜与向斜?,根据形态 根据岩层 根据地

5、貌,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质构造,良好的 储油构造,良好的 储水构造,断层,地垒,地堑,山岭高地,谷地低地,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质构造,华山 庐山 泰山,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大型工程建设要避开断层或采取工程加固措施,例: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质构造,B,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地球岩石圈的板块划分,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东非裂谷带,大西洋,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地球岩石圈的板块划分,例: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把陆地分为六大板

6、块 D.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D,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5、河流地貌,山前 洪积扇平原,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入海口 三角洲,A,B,C,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5、河流地貌,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水分,水热 状况,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低纬和高纬地区 (非洲),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高山地区 (珠穆朗玛峰),地带性规律,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例: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B C D,D,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例:下列叙述中符合大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产生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大陆自然带的分布 B乘火车从广州到北京看到的沿途植被变化 C沿陇海、兰新铁路线自然带的分布 D从地中海沿岸到波罗的海沿岸植被的变化 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始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