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库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0201010000 基础工程0201010200 原状土基础0201010201 岩石锚杆基础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细石,粒径 515mm 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7)允许偏差。1)锚杆孔深:+100mm,0mm;2)锚杆孔倾斜:0.8%;3)锚杆孔径:+20mm,0mm;4
2、)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5)钢筋保护层厚度:-5mm;6)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7)基础顶面高差:5mm;8)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2)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锚杆孔必须采用压缩气体二次清孔。3)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2)锚杆的理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保护和固定措施。(3)锚孔内混凝土或砂浆灌注时,应分层捣固。(4)对浇灌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检验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
3、应每基取一组。(5)对锚孔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措施减少收缩量。(6)承台浇筑应在锚杆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7)承台和立柱混凝土浇筑、养护须满足规定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8)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9)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0201010201-T1 岩石锚杆基础成孔0201010201-T2 岩石锚杆基础成孔后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0201010202 岩石嵌固基础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碎石,粒径 204
4、0mm,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护面浇筑必须与基础浇筑同步实施。如有护面,厚度不得小于 100mm。(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8)允许偏差。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6)基础顶面高差: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8)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
5、基础在基岩内的嵌固深度不小于设计值。(2)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3)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4)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5)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6)成孔与浇筑须连续作业。(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10)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11)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12)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
6、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 300mm0201010202-T1 岩石嵌固基础下钢筋笼后0201010202-T2 岩石嵌固基础浇筑后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0201010203 掏挖基础 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采取适宜的护壁措施。(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8)允许偏差。1)
7、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6)基础顶面高差: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8)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埋深不小于设计值。(2)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3)掏挖施工均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4)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5)钢筋保护
8、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7)成孔与浇筑须连续作业。(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10)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11)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12)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13)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 300mm0201010203-T1 掏挖基础成孔后0201010203-T2 掏挖基础下钢筋笼后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
9、0201010301 人工挖孔桩基础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7)允许偏差。1)孔径不小于设计值:2)桩垂直度一般不应超过桩长的 3,最大不超过 5Omm;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5)钢筋笼直径:10mm;6)主筋间距:10 mm;7)箍筋间距: 20mm;8)钢筋笼长度: 50 mm;9)基础
10、根开及对角线: 1.6;10)基础顶面高差:5mm;11)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12)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采取适宜的护壁措施。护壁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节混凝土护壁不超过 lm。(2)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射,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和孔中心。(3)开挖土采用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手摇磨车吊离桩孔,严禁将土堆在井口。(4)若地下水丰富,须用水泵不间断排水,保证顺利挖掘。(5)扩底部分开挖:挖扩底桩应先挖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
11、而下削土扩充,扩底部分可不浇筑护壁。(6)终孔后应清理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孔底不应积水,必要时应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7)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 o(8)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11)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 300mm0201010301-T1 人工挖孔桩基础成孔0201010301-T2 人工挖孔桩基础浇筑工艺编
12、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0201010302 钻孔灌注桩 基础浇筑(1)水泥:应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粒径为 532mm 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孔底沉渣端承桩不大于 5Omm,摩擦桩不大于 100mm。(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一次成型。(8)允许偏差。1)孔径不小于设计值;2)孔深:设计深度;3)孔垂直度偏差:桩长的 1%;4)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5)
1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6)钢筋笼直径:1 Omm;7)主筋间距: 10 mm;8)箍筋间距: 20mm;9)钢筋笼长度:50 mm;10)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1.6;11)基础顶面高差:5mm;12)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13)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5mm(1)依据桩位中心确定护筒挖埋位置,其挖设直径比护筒外径大 200mm 左右,挖设深度为 1.0m。护筒顶端高出地表不小于 200mm。(2)钻机就位时,钻头中心对准护筒中心保证误差不大于 20mm。(3)护壁泥浆要进行现场调配,定时检测,并应根据穿越的地层条件适时调整。(4)根据地质条件和桩间距合理选择
14、成桩次序。(5)混凝土首灌量应保证理管深度 0.8m 以上,浇筑过程中理管深度应在 1.52m 为宜。(6)采用二次清孔法,即在钻进至设计层位深度后调整泥浆,进行第一次清孔,下入钢筋笼、导管后,进行第一次清孔,沉渣符合设计要求。(7)混凝土灌注最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超灌量要求。(8)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9)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0201010302-T 钻孔灌注桩基础开挖后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
15、0201010303 预制贯入桩 基础浇筑(1)预制桩要有厂家资质、出厂合格证、强度试验报告。(2)允许偏差。1)桩垂直度偏差: 桩长的 0.5%。2)桩位中心偏差: 5Omm(1)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报告选用合适沉桩机械。(2)根据地质条件和桩间距合理选择沉桩次序。(3)桩深及垂直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截桩应经设计确认,截桩应确保桩体完好。(5)桩头混凝土封堵应符合设计要求。(6)桩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承台施工0201010303-T1 预制贯入桩基础贯入0201010303-T2 预制贯入桩基础截桩后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0201010304 承台
16、及连梁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42.5 矿渣硅酸1hui.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 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6)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7)偏差控制要求。1)各断面尺寸:-0.8%;2)钢筋保护层厚度:-5mm;3)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4)基础顶面高差:5mm;5)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6)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
17、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2)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3)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低桩承台底部必须浇筑基础垫层,并保证承台钢筋保护层厚度,承台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4)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5)振捣:应沿承台及连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 3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 5Ocm 为宜,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按标高线,用抹子搓平。(6)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7)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里表温差不得大于 25。(9)浇筑连梁宜采用从一点开始双向浇筑,需要预留施工缝时必须经设计确认。(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0201010304-T1 承台及连梁浇筑0201010304-T2 承台及连梁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