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9 筏板基础施工筏板基础由整块钢筋混凝土平板或板与梁等组成。这类基础,整体性好,抗弯钢度大,可调整和避免结构物局部放声显著的不均匀沉降。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七层或七层以下横墙较密集的筏板基础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用 425 号或 525 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2砂子用中砂或粗砂,混凝土低于 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 5;高于 C30时,含泥量不大于 3。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 540mm ,混凝土低于 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 C30 时,不大于 1。4掺合料采用 II 级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减水剂、旱强剂应符合有关部门标
2、准的规定,其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6钢筋品种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并应2取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火烧丝、垫块火烧丝规格 1822 号;垫块用 1:3 水泥砂浆埋 22 号火烧丝预制成。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皮带输送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自卸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输送泵车(泵送混凝土用)等。2主要工具大小平锹、串筒、溜槽、胶皮管、混凝土卸料槽、吊斗、手推胶轮车、抹子。三、作业条件1已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处理、深基坑降水和支护、支模和混凝土浇灌程序方法以及对邻近建筑物
3、的保护等。2基底土质情况和标高、基础轴线尺寸,已经过鉴定和检查,并办理隐蔽检查手续。3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4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划或弹好混凝土浇筑高度标志,每隔 3m左右钉上水平桩。5埋设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3已安装完毕,各专业已经汇签,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办完隐检手续。6混凝土配合比已由试验室确定,并根据现场材料调整复核;后台磅秤已经检查;并进行开盘交底,准备好试模。7施工临水供水、供电线路已设置。施工机具设备已进行安装就位,并试运转正常。8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方法、质量要求已进行详细的层层技术交底。四、施工操作工艺1地坑开挖,如有地下水
4、,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 50m以下部位,保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2基坑土方开挖应注意保持基坑底土的原状结构,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坑底面以上 2040cm 厚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或破坏基土。如局部有软弱土层或超挖,应进行换填,并夯实。基坑开挖应连续进行,如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在基底以上留置150200mm 一层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时再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以免基土被扰动。3筏板基础施工,可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具体条件及要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1)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和上部柱插筋,先浇筑路底板混凝土,待达到 25以上强度后,再在
5、底板上支梁侧模板,浇筑完梁部分混凝土;(2)采取底板和梁钢筋、模板一次同时支好,梁侧模板用混凝土支墩或钢支脚支承,并固定牢固,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但两种方法都应注意保证梁位置和柱插筋位置正确,混凝土一次4连续浇筑完成。4当筏板基础长度很长(40m 以上)时,应考虑在中部适当部位留设贯通后浇缝带,以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便于进行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对超厚的筏形基础,应考虑采取降低数年水化热和浇筑入模温度的措施,以避免出现过大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基础底板裂缝。5混凝土浇筑,应先清除地基或垫层上淤泥和垃圾,基坑内不得存有积水;木模应浇水湿润,板缝和孔洞应予洞应予堵严。6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应使用
6、串筒、溜槽(管) ,以防离析,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厚度为 250300mm。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铁件、预留孔洞和管道有无走动情况,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停止浇筑,在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后,再继续浇筑。8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应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抹子压光。9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1d,必要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并防止浸泡地基。10在基础底板上埋设好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分析,作好记录。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5符
7、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的规定。4基础中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二)基本项目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不大于 400 2。孔洞面积不大于100 2。2无缝隙、夹渣层。(三)允许偏差项目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234标高上表面平整度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截面尺寸10101515 1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六、成品保护1模板拆除
8、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护表面角不同受损坏时,方可进行。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上,方可在其上行人或进6行下道工序施工。3在施工过程中,对暖卫、电气、暗管以及所立的门口等进行妥善保护,不得碰撞。4基础内预留孔洞、预埋螺栓、铁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后凿混凝土。5如基础埋深超过相邻建(构)筑物基础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七、安全措施1基础施工时,应先检查基坑、槽帮土质、边坡坡度,如发现裂缝、滑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推放材料应离开坑 1m 以上,深基坑上下应设梯子或坡道,不得踩踏模板或支撑上下。2片筏(箱型)基础浇灌,应搭设牢固的脚手平台、马道,脚手板铺设要严密,以防石子掉下;采用
9、手推车、机动翻斗车、吊车、吊斗等浇灌,要有专人统一指挥、调度和下料,以保证不发生撞车事故;用串筒下料,要防堵塞,以免发生脱钩事故;泵送混凝土浇灌应采取措施,防堵塞和爆管。3操纵振动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接电要安全可靠,并设专门保护性接地导线,避免火线跑电发生危险。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使用电线如已有磨损,应及时更换。4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软底鞋;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向基坑内运送混凝土,传递物件,不得抛掷。5雨、雪、冰冻天施工,架子上应有防滑措施,并在施工前清扫冰、7霜、积雪后才能上架子;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6现场机械设备及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以保证用电安全;夜间施工,应装设足够的照明。八、施工注意事项1混凝土应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和混凝土不密实;在吊帮(模、板)根部应待梁下底板浇筑完毕,停 0.51.0h,待沉实后,再浇上部梁,一面在根部出现烂脖子现象。2在混凝土浇捣中应防止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造成露筋。3为严格保持混凝土表面标高正确,要注意避免水平桩移动,或混凝土多铺过厚,少铺过薄;操作时要认真找平,模板要支撑牢固等。4对厚度较大的筏板浇筑,应采取预防温度收缩裂缝措施,并加强养护,防止出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