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名词计提计提:就是计算提取的意思,事先将预计要发生的费用或制度规定要提取的各项准备列入当期损益。可简单理解为企业把尚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支出计算出来列入费用。 如:有时候,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要计提。否则就虚增了利润。如: 按月提取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计提各项减 值准备(八项计提准备)等。 计提通常都没有实际货币资金支出发生。 坏账计提是按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来提取,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
2、款,应取得有关方面的证明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可在此账户支出。好账就没必要计提,税务部门是不允许的。八项计提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如前六项)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或净资产。 由于“八项计提” 存在着较大灵活性和可调控性,利用“ 八项计提 ”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手段。通常情况下,部分公司在业绩较差时少提准备可以“润色”业绩,有的则在经营较好时多提准备,以便为随后的会计期间做好“业绩储备”。而对那些急需恢复上市或“摘帽”的公司来说,计提和转回更是其跨年度调节利润
3、的捷径,在铁定亏损的年度“一次提个够”,在必须扭亏的年度“ 一次冲个够 ”的现象并不鲜见。计提,成了上市公司玩弄利润的遮羞布。计提对公司有什么作用呢?计提的作用是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做好资金应对准备,一旦出现问题可用这部分资金予以消解,使企业不致陷入财务和经营被动。为什么只有坏账计提,没有好账计提?通常企业出问题多是出在资金周转或资金紧张上,如在财务上表现为坏账,就需要预先安排资金作准备消除坏账。企业运转良好,财务账良好,没必要让资金沉淀下来不去赚钱,所以在好账情况下不必为好账计提。会计名词结转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
4、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结转的目的大体由四个: 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 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 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 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如本期就发生一笔财务费用(利息收入)1 万元。 银行结息时-借:银行存款 1 (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增加 1 万元)贷:财务费用 1 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0.25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0.25(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增加 0.25 万元) 期末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 借:财务费用 1贷:本年利润 0.75(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增加 0
5、.75 万元)所得税费用 0.25资产(增加 1 万元)=负债(增加 0.25 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 0.75 万元) ,这样资产负债表就平衡了月末结转一般是: (1) 从制造费用转生产成本 (2) 把库存商品结转进入生产成本(3) 结转工资进入成本(4) 将损益类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5) 结转本年利润至未分配利润。从这些业务你可以慢慢体会,需要结转的大致如下: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借: 生产成本 贷: 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 ,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
6、的库存成本结转,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收入类科目结转时肯定结转至借方(因为发生时在贷方)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 本年利润 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成本费用类科目结转时结转至贷方(发生时在借方) 。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在年终时做) ,盈利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 本年利润案例分析:(以制造业为例,不考虑增值税)一、供应过
7、程的结转 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例 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 5000 公斤,单价 10 元,采购费用 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 50500贷:银行存款 50500例 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 。借:原材料 50500贷:物资采购 50500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二、生产过程的结转 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
8、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 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 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 )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通常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核算不仅是为了成本控制,而且要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为此,制造费用必须按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产品成本。当然,若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制造费用可直
9、接计入产品成本,不存在分配的问题。 经过一定的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 账户的借方,该借方发生额并非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而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则生产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假定当月产品全部完工入库,这样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例 3:东方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单位成本 10 元) ,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 A:10000 元,B:20000 元,A 产品全部未完工,B 产品 2000 件全部完工,借:库存商品B 2 0000,贷:生产成本B 20000。生产完工之后,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料、工、费) 全部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中。 A 产品全部未
10、完工,则不予结转,留待下月继续加工。 企业的生产经营耗费需要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库存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实现货币的回笼,这样便进入下一环节销售过程。三、销售过程的结转 简单地说,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销售收入的增加-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注意:此处结转初学者在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有些同学编制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生产成本问题主要出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生产成本已结转至库存商品中去了,这样处理犯了重复结转的错误。销售的是库存商品,应该将库存商品转至销售成本。例 4:东方公司销售 10
11、00 件结转其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101000 制造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销售数量)贷:库存商品 10000此外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指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等) 等业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销售税金的结转。例 5:结转东方公司应上交的销售税金 1000 元。大多数初学者对此业务无从下手,企业负担的销售税金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应交未交税金形成一项债务计入应交税金的贷方,故分录为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000贷:应交税金 1000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与当期损益无关,所以增值税不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
12、。分录应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00贷:应交税金 1000至于销售过程发生的其他业务在此不作详述。 四、财务成果的结转 利润是工业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财务成果的结转主要是两笔分录: 各收入、收益类账结转至借方(因为发生时在贷方) ,转到本年利润(贷方)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 费用支出类账结转至贷方(发生时在借方) ,转到本年利润(借方) ,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对此结转分录,理解:收入类账户增加本年利润,故转至本年利润
13、的贷方,支出类账户减少本年利润,故转至本年利润的借方。理解:与本年利润账户发生关系的都是损益类账户,各损益类账户结转后都没有余额。收入类账产平时发生时登记在贷方,为将其转平,应该结转其相反方向借方,根据借贷记账规则分录应为-借:收入类账户贷:本年利润至于费用、支出账户的结转则与之相反,分录应为-借:本年利润贷:费用类账户利润总额:通过上述两笔结转分录,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与借方轧差,便可计算出若借方大于贷方则为亏损。结转所得税:以此为基础,便可计算结转所得税,所得税是一项费用,同样应冲减本年利润,即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净利润:经过此笔结转,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则为净利润。五、年终有关账项的结转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盈利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 本年利润 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账册登满一页时,发生额合计和余额转入下页,以及年终将旧账余额转入新账,亦称结转。